徐正浩
- 作品数:49 被引量:48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作用研究初报被引量:18
- 2002年
- 盆栽试验测定了 2 2份野生稻和 9份非洲栽培稻对无芒稗的抑制效果。发现野生稻 DY- 12和 DY- 16存在显著的抗性作用 ,它们对无芒稗的苗数抑制率分别达到 4 6 .1%和 4 7.0 % ,对无芒稗植株鲜重抑制率分别达到 6 6 .8%和 72 .3%。非洲栽培稻 FZ- 2 4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无芒稗效果 ,无芒稗苗数抑制率和植株鲜重抑制率分别达到 4 1.7%和 6 5 .7%。
- 余柳青徐正浩郭怡卿陶大云
- 关键词:野生稻非洲栽培稻无芒稗
- 三种栽植方式下不同株型和化感特性水稻对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作用被引量:15
- 2013年
- 以直播、小苗移栽和大苗移栽3种栽植方式为主处理,接种和不接种稗草为裂区处理,17份不同株型和化感特性水稻材料为再裂区处理,设计了对无芒稗干扰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直播和小苗移栽对无芒稗株高、分蘖和干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优势株型和化感特性水稻对无芒稗具有较好的干扰控制作用。在30株m-2无芒稗的竞争干扰下,3种栽植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杂草竞争干扰使水稻减产21.73%,化感作用水稻吓一跳、IR644-1-63-1-1、谷梅2号对稗草竞争力强,仍具一定产量水平。无芒稗竞争干扰对直播水稻株高、分蘖和植株干重影响大,与移栽水稻的差异显著。杂草干扰对供试水稻材料的农艺性状产生不同影响,水稻化感种质吓一跳中期分蘖强、植株高、干重大。无芒稗竞争干扰对成熟水稻株高无影响,但对分蘖、植株茎秆和穗干重差异显著。杂草竞争对3种种植方式的水稻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单株谷粒重以大苗移栽显著大于直播,移栽水稻的穗型较大,每穗总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大于直播水稻。化感作用水稻谷梅2号、IR644-1-63-1-1、TN1和PI312777每穗颖花数不高、每穗实粒数少,化感作用水稻吓一跳每穗颖花数不高,但结实率高。水稻材料中早27、早籼浙207、早籼浙101、中早22等拥有较高的千粒重,化感作用水稻谷梅2号的千粒重显著高于IR644-1-63-1-1、TN1和PI312777。早籼浙101、早籼浙207和中早22等拥有较高的单株谷粒重,化感作用水稻中156的单株谷粒重显著高于谷梅2号、吓一跳、IR644-1-63-1-1、TN1和PI312777。
- 徐正浩谢国雄周宇杰高屾
- 关键词:无芒稗化感
- 不同株型和化感作用特性水稻对3种稻田主要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接种无芒稗、水莎草和鸭舌草等3种田间主要杂草和不接种杂草为主处理,10份不同株型和化感作用特性的水稻材料为副处理,研究不同株型和化感作用特性水稻对3种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化感种质吓一跳对无芒稗地上部分干重的抑制作用最强,早杂中9A/602、早籼浙101和TN1也表现较好的抑制作用。中早22对水莎草的干扰控制作用最强,早籼浙101和吓一跳对水莎草也表现较好的干扰控制效果,中早27对水莎草的抑制作用较弱。中9A/602、早籼浙101、吓一跳、IR644-1-63-1-1对鸭舌草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强,谷梅2号和中早27对鸭舌草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弱。吓一跳对3种供试杂草的地上部分总干重抑制作用在50%以上,与IR644-1-63-1-1、PI312777、TN1和谷梅2号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早杂中9A/602和早籼浙101对3种供试杂草地上部分总干重的抑制作用达40%以上,显示了较强的干扰控制能力,与谷梅2号差异显著。杂草竞争干扰与无草对照间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差异显著,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与无草对照相比,吓一跳在3种杂草竞争干扰下,株高增加3.64%,而中9A/7491、TN1和谷梅2号的株高比无草对照降低10%以上。3种杂草竞争干扰下,10份供试水稻材料的有效穗数与无草对照相比均降低,其中TN1、谷梅2号、PI312777、中早22、中早27、中9A/602有效穗数均降低50%以上,吓一跳降低幅度最小,为16.86%。3种杂草竞争干扰导致水稻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 徐正浩谢国雄周宇杰高屾
- 关键词:水稻株型化感
- 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利用中 15 6 /谷梅 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 (RILs)所构建的包括 16 8个DNA标记 ,全长为 14 4 7.9cM ,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4个该群体的株系及其亲本对无芒稗进行了化感作用评价 .用无芒稗的植株干重作为表型定位水稻化感控制稗草的基因 .用QTLMapper 1.0 1b软件进行区间作图 ,检测到 1个与化感作用有关的主效应QTL .该QTL位于第 7条染色体上 ,解释了 32 .30 %的表型变化 ;检测到 6对上位QTL ,解释了 4 7.83%的无芒稗干重抑制的变化 ,主效应和上位效应QTL共解释了 80 .
-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
- 关键词:水稻化感作用无芒稗QTL
-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徐正浩余柳青赵明张旭魏兴华郭龙彪郑康乐叶元林
- 关键词:生物检测方法农艺性状
- 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研究
- 大冠层株型水稻品种Ⅱ优2070显著降低无芒稗株高、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分蘖数、穗长和穗粒数.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力,以高秆大冠层株型最强,中秆中冠层株型次之,而矮秆小冠层株型最弱.在无芒稗干扰下,高秆大冠层株型水稻各产...
- 徐正浩余柳青
- 关键词:水稻株型无芒稗
- 水稻化感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被引量:9
- 2004年
- 水稻化感作用和竞争作用是水稻抑草的两个方面,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实现对杂草的生长抑制作用。水稻化感作用的物质主要有4大类: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和其他化感物质。水稻酚类化感物质的代谢物质为莽草酸和乙酸-丙二酸;类萜是由乙酰CoA经甲羟戊酸和异戊二烯焦磷酸(IPP)转化而来的,类萜生物合成中起作用的是IPP;含氮化感物质是由不同的氯基酸衍生来的。很多植物次生物质产生的酶基因已得到了克隆。紫外光处理水稻化感材料后12 h和24 h,被诱导的苯丙氨酸氨基裂合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A4H)和二萜环化酶的酶活力比紫外光处理的无化感作用水稻中的要高2-4倍。用胁迫相关酶的编码基因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进行基因调控研究是探明产生水稻化感物质基因的重要策略。
-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李迪赵明张旭余柳青
- 关键词:水稻化感物质代谢途径基因调控杂草防除生态防除
- 利用原色图谱和分子标记防治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研究
- 徐正浩林云彪陈再廖夏声广陆斗定方云英陈为民娄永根王嫩仙向珣杨赛军章初龙
- 浙江大学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于2010年12月31日组织专家组对“利用原色图谱和分子标记防治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研究”项目(计划编号:2008C23010)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以下意见:1...
- 关键词: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原色图谱
- 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研究
- 高秆大冠层株型水稻品种II优2070显著降低无芒稗株高、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分蘖数、穗长和穗粒数。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力,以高秆大冠层株型最强,中秆中冠层株型次之,而矮秆小冠层株型最弱。在无芒稗干扰下,高秆大冠层株型水...
- 徐正浩余柳青
- 关键词:水稻株型无芒稗
- 文献传递
- 不同食用桃品种果实的基本品质及糖酸含量
- 2019年
- 以果实套袋、不套袋以及不同生境特征的粘核毛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外表皮、外层果肉、中层果肉、内层果肉、果汁、果核等的基本特性、品质和果汁的糖酸含量。结果表明:5份供试材料外观色泽差异明显;外果肉层至内果肉层着色,由黄色系的白色至红色系的粉色、紫红色演变,且离果核越近色泽越深,但果汁主要呈黄色至黄褐色;果汁酸度材料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含量存在差异性,云雾仙桃糖浓度含量最高,与新川中岛和良方1的糖含量及显著性差异,良方2的糖含量明显大于良方1。
- 张萃一季卫东李余生徐正浩
- 关键词:果实糖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