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压裂
  • 3篇压裂液
  • 2篇低伤害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油
  • 2篇乙烯
  • 2篇油田
  • 2篇酸压
  • 2篇凝析
  • 2篇凝析油
  • 2篇破乳
  • 2篇破乳剂
  • 2篇分子
  • 2篇储层
  • 2篇储层改造
  • 1篇低浓度
  • 1篇低伤害压裂
  • 1篇低伤害压裂液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机构

  • 8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0篇徐毓珠
  • 2篇周青松
  • 2篇刘炜
  • 2篇张炜
  • 2篇李保林
  • 2篇李少明
  • 2篇刘晓明
  • 2篇朱志芳
  • 2篇高婷
  • 2篇李奎东
  • 1篇吴仲岿
  • 1篇何祖清
  • 1篇方梦莉
  • 1篇刘建仪
  • 1篇韩玲
  • 1篇张寅
  • 1篇王国庆
  • 1篇唐芳

传媒

  • 3篇海洋石油
  • 1篇塑料工业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江汉石油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油井筒结蜡力学性能参数变化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特征
2024年
针对陆相页岩油气田井筒结蜡过程中蜡块力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nC_(5)H_(12)-nC_(24)H_(50)为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含蜡页岩油中蜡分子的扩散与聚集行为,并分析蜡块力学参数及其与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温度高于50℃时,蜡分子分布松散,含蜡页岩油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为0,随着温度的降低,蜡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含蜡页岩油的黏度、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升高,最终发展成蜡状晶体。在同一温度下,蜡块的剪切模量低于体积模量,此时蜡块更容易受到剪切力从管壁脱落。当温度低于50℃时,蜡的剪切模量大于0,说明此时井筒开始结蜡,需要进行清蜡操作。随着蜡的剪切模量增大,清蜡方式依次选择为热洗清蜡、化学清蜡剂清蜡、井筒通井刮蜡。该研究定量获得了页岩油气井结蜡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清防蜡措施方案的制订。
张炜徐毓珠文义民刘建仪郎东阁
关键词:结蜡分子动力学页岩油
同层补孔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坪北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整体上储层采用笼统压裂以动用油层产能,但是笼统压裂对厚油层的改造并不充分,测井显示剩余油富集,为进一步有效挖掘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通过分析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的难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优化了射开程度和压裂施工参数,充分挖掘了剩余油,该技术在现场成功应用9井次,平均单井增油量提升1.5倍,增油效果显著,保证了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
徐毓珠
关键词:特低渗透控缝高低伤害压裂液
镇泾油田油井腐蚀结垢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采出水水质、垢样/腐性产物检测和结垢饱和指数计算,分析了镇泾油田延安组油井腐性结垢原因,并优选了缓蚀剂和防垢剂的种类和投加工艺。结果表明,油井腐性结垢并存,腐性产物为FeS和Fe2O3,垢成分为CaCO3;结垢的主要原因是CO2分压降低;而腐性的原因为高矿化度的采出液,其次是溶解氧、细菌、垢下腐蚀及偏磨等;评选出HKWC-1阻垢剂及CJ缓蚀剂两种药剂。采用井下自动加药装置技术进行现场施工,取得了很好的缓蚀阻垢效果。
高婷徐毓珠唐芳
关键词:镇泾油田油井防腐阻垢
超分子压裂液的研究及现场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属于可逆交联的多元结构型聚合物,有别于胍胶和其他合成聚合物,此结构可随剪切速率、盐度和温度等条件变化而可逆变化。通过对该压裂液体系的耐剪切性能、流变特征、携砂,破胶等室内的评价分析,现场应用表明:该新型压裂液体系与常规压裂液相比具有组分少、施工配液简单、携砂优良、破胶彻底,对地层的伤害低,易于返排等优点,在改造低渗透油气藏及非常规油气藏中具有明显优势。
方梦莉高婷徐毓珠
关键词:低伤害储层改造
一种用于酸压后凝析油快速脱水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酸压后凝析油快速脱水破乳剂及制备方法。破乳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聚氧乙烯醚:10-15%;多乙烯多胺醚:12-18%;醇(C<3):20-25%;柠檬酸:4-10%;氯化钠:10-14%;其...
李奎东刘炜李少明李保林周青松徐毓珠刘晓明朱志芳
文献传递
页岩油储层改造用压裂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江汉油田页岩油藏具有低~中孔隙度、低~特低渗透率、地质构造复杂、敏感性强等非常规油藏的特征,室内研制了羧甲基羟丙基胍胶低伤害压裂液体系,评价了羧甲基羟丙基胍胶压裂液的溶胀性能、耐温抗剪切性能、破胶性能和对储层的伤害性能,以及无机盐离子对基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压裂液的使用浓度为胍胶压裂液使用浓度的1/2时即可满足压裂施工的携砂要求,并且破胶后残渣含量低,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在潜页X井大规模压裂施工中应用成功。
徐毓珠张寅韩玲王国庆
关键词:页岩油储层改造低浓度
发泡处理对EVA树脂作为油田防蜡剂释放性能的影响
2023年
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防蜡剂进行了化学发泡处理,研究了发泡剂和成核剂对EVA防蜡剂泡孔结构的影响以及泡孔结构与释放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的用量在0.1~1.2 phr之间,随着AC用量的增多,泡孔平均直径和密度逐渐增大,泡孔平均直径与释放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指数关系。当AC的用量增加至1.5 phr,泡孔平均直径进一步增大,泡孔密度减小,释放速率减慢;经成核剂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处理得到的防蜡剂样品的泡孔形态保留完整,主要以开孔结构为主,在油相中的释放速率最快;当AC的用量恒为1.2 phr,随着Nano-CaCO_(3)用量的增多,泡孔的密度逐渐增大,样品中的泡孔几乎均为开孔结构,释放速率逐渐加快,而当Nano-CaCO_(3)的用量继续增加至7 phr,泡孔出现塌陷,释放速率减慢。
潘伟斌吴仲岿徐毓珠成保拓孙其勋陈嘉琪
关键词: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成核剂泡孔结构防蜡
一种用于酸压后凝析油快速脱水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酸压后凝析油快速脱水破乳剂及制备方法。破乳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聚氧乙烯醚:10-15%;多乙烯多胺醚:12-18%;醇(C<3):20-25%;柠檬酸:4-10%;氯化钠:10-14%;其...
李奎东刘炜李少明李保林周青松徐毓珠刘晓明朱志芳
文献传递
中低渗透稠油油藏清洁酸酸化增注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储层高孔-中低渗,黏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强,注水过程中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井增多、水井利用率低、常规酸化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注水合格率,研制了“清洁缓速酸+防膨增注液”体系,室内评价了该体系的缓速性、防二次沉淀和长效防膨等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深部酸化作用距离长,低伤害等特性。在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成功应用7井次,配注合格率为100%,应用效果显著。
徐毓珠
关键词:砂岩普通稠油酸化增注
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实验研究
2024年
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不明确,为闷井试采带来较大挑战,针对陆相页岩的渗吸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仍然欠缺。为此,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实验。首先,测试并分析了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物性差异;随后,以渗吸前后孔渗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参数,开展了不同岩性、流体介质、流体压力和黏土矿物含量对陆相页岩渗吸规律的影响分析,并评价陆相页岩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东岳庙段相比,凉高山组页岩平均孔隙度较小,平均渗透率较大;平均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过程中黏土水化诱导产生微裂缝,提供了额外的渗吸通道,灰岩渗吸能力弱于页岩,渗吸时无微裂缝产生,储层中的介壳灰岩夹层可能会阻碍页岩渗吸和微裂缝扩展;页岩在水相中诱导微裂缝后,油相可加剧微裂缝扩展,油水复杂相态渗吸可能对页岩储层渗透率的改善有利;与页岩常压渗吸相比,加压渗吸的诱导微裂缝和改善渗透率作用受限,虽然渗吸速率更大,但渗吸平衡时间更早,渗吸量更小,闷井期间须考虑上覆岩层压力对渗吸的影响;高黏土矿物含量页岩的水化诱导微裂缝更显著,改善渗透率的效果更明显;页岩在油相中渗吸速率和渗吸量小于水相,润湿性为亲水。实验揭示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和水化诱导微裂缝特征,为陆相页岩的闷井与返排试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朝何祖清秦星张炜徐毓珠曾星航
关键词:侏罗系渗吸核磁共振润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