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秋芳

作品数:207 被引量:2,331H指数:30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篇农业科学
  • 19篇文化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7篇土壤
  • 36篇微生物
  • 29篇毛竹
  • 25篇雷竹
  • 24篇土壤微生物
  • 21篇有机碳
  • 20篇养分
  • 20篇土壤学
  • 20篇毛竹林
  • 20篇教学
  • 18篇施肥
  • 18篇肥料
  • 17篇群落
  • 16篇土壤养分
  • 15篇雷竹林
  • 14篇杉木
  • 14篇物量
  • 13篇微生物量
  • 11篇林地
  • 9篇森林土

机构

  • 124篇浙江农林大学
  • 77篇浙江林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省临安市...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浙江省安吉县...
  • 3篇杭州市临安区...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辽宁省第十地...
  • 1篇建德市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上海烟草(集...
  • 1篇杭州植物园(...

作者

  • 204篇徐秋芳
  • 84篇姜培坤
  • 48篇秦华
  • 29篇吴家森
  • 25篇李永春
  • 25篇周国模
  • 21篇叶正钱
  • 20篇李永夫
  • 16篇钱新标
  • 15篇曹志洪
  • 14篇孟赐福
  • 14篇陈俊辉
  • 9篇徐涌
  • 8篇邬奇峰
  • 8篇方伟
  • 8篇姚芳
  • 8篇程敏
  • 7篇钱孟波
  • 7篇俞益武
  • 5篇刘娟

传媒

  • 26篇浙江林学院学...
  • 20篇浙江农林大学...
  • 16篇土壤学报
  • 12篇浙江林业科技
  • 11篇教育教学论坛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林业科学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浙江农业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土壤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竹子研究汇刊
  • 3篇教书育人(高...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全自动多孔作业深施肥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孔作业深施肥器,包括安装成一体的车轮、施肥器壳体和把手,推动把手能使车轮转动,施肥器壳体内安装有发动机、传动机构和施肥执行机构,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施肥执行机构进行施肥作业,储肥箱固定在施肥器壳...
钱孟波徐秋芳褚炳彬
改良雷竹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肥料及其施肥方法
一种改良雷竹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肥料,每公顷雷竹园的原料及配比质量是:氮230-240kg,磷70-80kg,钾70-80kg,刚出栏的牛栏肥或猪栏肥56200-56300kg组成混配肥A;用氮200-210kg、磷60-...
姜培坤吴家森周国模叶正钱徐秋芳徐涌姚芳
阔叶林改种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后土壤固氮细菌nifH基因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毛竹是喜氮植物,土壤氮素水平对毛竹生长至关重要。生物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因此,探索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和土壤氮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毛竹林(100多年前由阔叶林改种而来)和阔叶林,每种林地在东北坡向位置随机选择4个10 m×10 m标准样地,每个标准样地选取5个采样点,分层采集0—20 cm(表层)和20—40 cm(次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p H、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等常规理化性质;采用引物对AQER和Pol F,以土壤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固氮细菌功能基因(nif H)片段,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了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丰度(nif H基因拷贝数)变化;通过基因克隆测序对土壤固氮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p H显著(P<0.05)提高;毛竹林土壤的含水量、碱解氮以及表层土壤的速效钾显著高于(P<0.05)同层的阔叶林土壤,而有效磷则显著(P<0.05)低于同层的阔叶林土壤。总体来说,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阔叶林土壤固氮细菌DGGE条带数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都高于毛竹林;基于DGGE条带信息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阔叶林和毛竹林区分为2个类群,而同一林分的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毛竹林土壤的固氮细菌nif H基因丰度显著(P<0.05)高于阔叶林土壤;通过克隆测序,14个阳性克隆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菌属,其中13个均为Bradyrhizobium,1个为Azohydromonas lata,条带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为93%98%。【结论】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的种类减少,而功能基因丰度却明显增加;土壤氮素水平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土壤固氮能力增强的结果。
沈秋兰何冬华徐秋芳程敏毛新伟李永春陈俊辉
关键词:毛竹
覆盖与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谢秉楼吴家森徐秋芳姜培坤
关键词:雷竹土壤有机肥化肥
一种持续干旱条件下提高番茄作物抗旱性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续干旱条件下提高番茄作物抗旱性的栽培方法,包括:番茄移栽前,在土壤中填埋块状农用岩棉,岩棉顶部距离土表5~10cm;所述块状农用岩棉的规格为长5~20cm,宽5~20cm,高5~20cm;块状农用岩棉与...
顾佳悦徐秋芳方伟高竟严淑娴冯歌林
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新世纪园林专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该文作者对园林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土壤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重新制订教学大纲、编写《岩石与土壤》教材、采用提问与启发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师生互动交流和优化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姜培坤徐秋芳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被引量:31
2004年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9mg·kg-1,0 093mg·kg-1,8 780mg·kg-1,0 026mg·kg-1和0 830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
姜培坤徐秋芳罗煦钦王俊奇
关键词:雷竹竹笋重金属化肥
液培杉木苗根系分泌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对1年生杉木苗培养液的pH,电导率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表明:经过杉木苗培养后的各营养液的pH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以硝态氮营养液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72),其次是缺锌营养液(下降1.68),最小为缺磷营养液。各种营养液的电导率变化较复杂,缺磷、缺锌和对照处理电导率增大,而硝态氮、混合氮和缺铁处理下降。杉木苗分泌有机联以对照组最多,缺铁培养的分泌最少。
徐秋芳钱新标余文忠
关键词:树苗根系杉木培养液
两种间作体系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及多氯联苯去除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植物与微生物的联合修复能够显著提高PCBs的降解率.以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M47V为供试菌种,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玉米/黑麦草间作、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以及玉米单作等3个处理(均接种AM真菌),研究间作对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及土壤中PCBs去除的影响.种植90 d后测定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率、生物量、土壤PCBs含量及同系物组成、16S rDNA基因丰度,并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间作对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率、玉米生物量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数量(P〈0.05);间作显著提高五氯联苯及总PCBs的降解率,此外玉米/黑麦草间作还显著提高三氯联苯的降解率;土壤PCBs同系物组分与细菌T-RFs片段中128 bp、148 bp片段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间作与AM真菌对提高玉米生物量具有协同作用,并通过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与丰度促进土壤中多氯联苯的转化与降解,同时改变其同系物结构组成,提高PCBs修复效率.
单明娟秦华秦华徐秋芳
关键词:多氯联苯间作丛枝菌根真菌细菌群落结构
一种用于改善丘陵地土壤保水性的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丘陵地土壤保水性的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岩棉形状的设计;步骤B、选择丘陵地的坡上、坡中、坡下的地方挖取一定尺寸的凹槽;步骤C、将步骤A制作的岩棉放入到步骤B中的凹槽中,在岩棉的顶部覆盖一定厚...
方伟徐秋芳顾佳悦高竞冯歌林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