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觉 作品数:98 被引量:534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建筑科学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用能量法测定柱状样品的衰减Q值 被引量:5 1999年 对常用的测试衰减Q值的频谱振幅比法和波形反演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对样品几何形状和大小的严格要求是大多数实验室待测样品所不能满足的。因而,提出了用波形的能量来计算衰减Q值的方法,阐述了其原理、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讨论了QP和QE之间的关系,并对多种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测量。将本方法测得到的Q值与其它方法测试值进行了比较,认为本方法的Q值介于QP和QE之间。 施行觉 叶林 赵翠萍 李光泉 李伟东关键词:超声波 Q值 岩石 利用双频光栅的投影测量高度分布并用于岩石断口的分析 测量物体的等角线有许多成熟的方法,用于大物体测量的光学方法有影栅云纹和投影云纹法。本文不采用云纹法,而采用投影栅方法,将在物体上发生畸变的栅输入到图 伍小平 施行觉 鞠四阳 许和明关键词:基准面 腾冲火山区3个壳内岩浆囊的发现 赵慈平 姜朝松 上官志冠 叶建庆 施行觉 冉华 刘学军 施发奇 蔡绍平 李春光 孙自刚 陈坤华 解丽 胡可 该项目以揭示腾冲火山活动性、危险性、灾害性和形成长期的监测能力与灾害预防能力为目标,以火山岩浆活动产生的物理场和化学场及其变化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为手段,依托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空间对...关键词: 粘滑位移的直接测量和剪切破裂能的修正 被引量:2 1989年 从滑动弱化模型剪切破裂能G的计算公式出发,对三轴实验中常用位移测量方法作简要分析,认为改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直接测量断层位移比用位移传感器在容器外部测量更能真实地反映粘滑的动态过程.作如此技术上的改进以后,当频率响应和采样速率比粘滑动态过程高得多时,就能直接得到τ(Δu)积分曲线而无需进行弹性修正.对同一粘滑事件,分别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和位移传感器在高压容器的内外同时进行位移测量,在各种条件下,前者得出的G值总比后者高得多,约为3—10倍.初步的分析表明,后者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容器外的位移计不能及时地反映粘滑时的位移变化,而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点,因而更接近于用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G值. 施行觉 王其允岩石临破裂前波速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提高波速的测量精度以便能观测到岩石临破裂前波速的微小变化,采用了波形的数值化,波的叠加,波的互相关和DTE(Subsample delay time estimate)方法和cosine插值,使时间分辨率提高到0.001μs,波速分辨率达到1m/s.在较小的应力增量(0.17MPa)下测量了波的延迟时间,进而得到速度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0.98破裂强度时岩石波速最大,然后下降直到破裂,此期间的波速下降量约30m/s.同时对临破裂前波的主频能量进行了计算,其变化规律与波速相同,认为破裂前的有关变化与岩石膨胀有关.最后用涨落模型讨论了延迟时间的方差变化. 施行觉 赵闯 杨映希 温丹 李成波关键词:波速 延迟时间 岩石破裂 互相关函数 频谱分析 地层衰减数据体的建立 被引量:2 2001年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地震波传播距离的增大,其高频成分迅速衰减,并由此引起瞬时波形变化。描述岩石对地震波传播的吸收过程需要合理地确定波场中地层的吸收变化规律。本文论述了综合使用实验室测定、声波测井资料、VSP资料及地震资料,建立地层衰减数据体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结合实际资料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地层衰减数据体,给出了该数据体的两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地层衰减数据体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生杰 施行觉 忘宝善 叶林 孙道远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地层 地震波 地震资料 印度尼西亚巨震对华东地震形势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印度板块和缅甸次板块运动GPS观测资料,分析了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发震构造背景,震后印、缅板块的正应力减小,剪应力相对增大,剪应力是对华东地震形势产生影响的主要动力源。简单统计印缅板块地震后3年内华东地区发生中强震的对应组数为21组,利用概率增益公式得出印、缅板块地震和华东地区中强震的对应关系是有物理基础的对应,而不是随机的对应。通过β分布函数预测华东地区未来3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0.67,风险经验概率为0.65。 王行舟 陈宇卫 施行觉关键词:分布函数 流体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00年 为了深入研究流体对岩石中弹性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必须考虑到流体的分布和粘性 .引入气体包裹体模型来研究粘性流体的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用气泡平均半径来描述流体分布的不均匀性 ,计算了不同气泡半径和频率下P波速度和衰减随饱和度变化的曲线 ,并与有效流体模型作了比较 .由于流体喷流的存在会使Gassmann方程在高频下不适用 ,用干燥和饱流体的P波、S波速度修正了理论曲线 .测量了玻璃微珠中不同水饱和度下高频P波的速度和衰减 ,并尝试用峰值频率来计算衰减 .此方法求出的Q和频谱比法求出的Q在干燥或饱水时基本相同 ,随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 ,但衰减峰的大小有差异 .根据实测值来拟合经修正的波速和衰减理论曲线从而估算出气泡平均半径 ,认为P波速度和衰减不仅与饱和度有关而且也与介质内部气体 液体压力平衡有关 . 李光泉 李伟东 施行觉 温丹关键词:P波 岩石断面剖面的裂纹系分维 地震的空间分布和应变释放模式与断层几何的复杂性有关.断层几何是岩石断裂的主要表现之一.在不同比例的地质图上,由分形方法直接测量断层系的分维,结果表明断层系在0.1m-20km的尺度上存在自相似结构.为对断裂系的分形结构作... 许和明 施行觉 牛志仁关键词:分维值 岩石断裂 结合内时理论研究岩石衰减与应变振幅的关系 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将解决复杂弹塑性问题的有效工具内时理论,引入到岩石衰减的研究中来。根据内时理论,简要推导了在中等应变条件下,岩石衰减与应变振幅的用非弹性参数α表示的具体关系式。在MTS压机上,对砂岩、花岗岩等多种岩石样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循环加卸载实验。利用应力应变滞回曲线的面积,根据衰减的能量损耗的定义,计算了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岩石样品的衰减值。实验数据表明,在各次循环平均应力相等的条件下,岩石样品的衰减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增加,与内时理论的推导结果相一致。最后,对表示岩石非弹性的参数α进行了简要的讨论。砂岩的α值较为稳定,在0.5左右;而花岗岩的α值变化较大,但二者都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该实验结果对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衰减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温丹 施行觉关键词:平均应力 能量损耗 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