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2篇地震
  • 11篇图像
  • 10篇卫星图像
  • 6篇地震活动
  • 6篇裂带
  • 5篇地表破裂
  • 5篇地表破裂带
  • 5篇地震地表破裂
  • 5篇地震地表破裂...
  • 5篇遥感
  • 5篇破裂带
  • 4篇断裂活动性
  • 4篇唐山地震
  • 3篇地震构造
  • 3篇地质
  • 3篇断层
  • 3篇遥感影像
  • 3篇影像
  • 3篇盆地
  • 3篇前兆

机构

  • 3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2篇李建华
  • 10篇单新建
  • 4篇胡玉台
  • 3篇马超
  • 3篇蒋溥
  • 3篇梁小华
  • 3篇郝书俭
  • 2篇叶文华
  • 2篇张家声
  • 2篇邓志辉
  • 2篇于之水
  • 2篇申旭辉
  • 2篇宋方敏
  • 1篇王克鲁
  • 1篇冉勇康
  • 1篇张桂芳
  • 1篇程滔
  • 1篇刘五洲
  • 1篇屈春燕
  • 1篇陈国浒

传媒

  • 11篇地震地质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震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北京地质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全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第九届全国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1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工程区活动构造研究及地壳稳定性评价被引量:7
1998年
北东向的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从北东到南西斜穿整个锦屏水电站工程区。在它的东南和西北分别有北北西走向的羊坪子-纸厂沟断层组和北西走向的前波、高牛场等断层。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的马山头-周家坪断层组、瓦科断层组和北西向前波断层等晚第四纪继续活动,但活动强度很弱。工程区新构造运动以整体抬升为主,兼水平滑移和旋转运动。历史至今,工程区地震活动微弱,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宋方敏蒋溥李建华叶文华殷秀华汪一鹏曹忠权申旭辉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壳稳定性
2001年我国大陆中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被引量:1
2002年
归纳总结了 2 0 0 1年我国西部 5级、东部 4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背景 ,研究表明 :2 0 0 1年中国大陆 5级以上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青藏一级地块内 ,华北地块仅发生几次 4级地震 ,其它地块内的地震也较少。发震断层均为各活动地块内的主要活动断层。其中 1998~ 2 0 0 1年 。
唐方头李建华邓志辉
关键词:中强地震活动地块华北地块
利用卫星图像研究西藏羌塘及邻区的断裂活动性被引量:31
1998年
利用1/50万彩色合成镶嵌的卫星图像,对羌塘块体及邻近大约50万km2地区的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判读。根据断裂的影像特征,将所判读的断裂分成全新世活动、晚更新世活动和第四纪早、中期活动3类。结合本世纪以来的地震活动,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性。例如位于羌塘盆地以北,全新世明显左行走滑的玛尔盖茶卡-若拉错断裂带上,1997年11月8日发生了玛尼7.5级地震,是该断裂带现代活动的表现。
李建华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卫星图片地震地质
利用InSAR技术研究黄土地区滑坡分布被引量:13
2008年
InSAR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连续、高精度的地表垂直形变信息,可用来监测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地表形变。文章介绍了InSAR技术在监测陕北黄土地区滑坡中的应用,首先进行野外地质勘察和TM光学遥感影像解译,接着通过EnviSat SAR数据差分干涉处理,获取研究区干涉形变场,提取出滑坡位移量,最后详细分析黄草湾至董家寺沿线一带的滑坡变形范围,并划定出了4个有一定变形的重点监视区。
程滔单新建董文彤李建华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黄土滑坡形变监测
大同二电厂扩建厂址工程区活动构造评价被引量:2
1998年
大同盆地西侧北北东-北东向鹅毛口-口泉断裂,属正平移性质,晚第四纪以来断裂继续活动,但北东、南西两段活动有明显差异。盆地东侧北东-北东东向六棱山北麓断裂,亦属正断层性质,至今仍在活动。距大同二电厂扩建厂址最近的水峪断裂,晚更新世末3~1.5万年以来已停止活动,对厂址稳定性不会有影响。
李建华宋方敏梁小华王克鲁蒋溥
关键词:盆地正断层地震活动稳定性发电厂厂址
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震级频度关系及其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通过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震级频度关系的确定及其参数b值与a值、ν值(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和Mmax(最大震级a/b)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说明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的地震活动性参数ν值与b值也应有某种相关性。当地震带未来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震级上限Muz和b值被确定后,未来地震活动的ν值的取值范围似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假设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的Muz为8级,b值为0.73后,相应的ν值若取13.943,可能偏小。
叶文华梁小华李建华蒋溥
关键词:震级地震活动性地震带
龙须岛外海底断裂
1989年
陆地卫星图象真实地记录了地质体的几何特征和光学特征,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运用卫星图象不但可以通过松散沉积物的岩性、结构、厚度、含水性的差异等所表现的形态和色调显示的线性影象,反映出地下一定深度的活动断裂形迹,而且卫星图象具有多波段性质,4、5波段图象,波长0.5—0.6μ。
李建华
青藏高原东北隅弧束断裂与南鄂尔多斯环形构造被引量:17
2001年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 ,青藏高原东北隅存在非常清晰的毛毛山 -南华山 -六盘山、香山 -天景山、烟筒山、牛首山 -罗山 4条弧形断裂带和南鄂尔多斯环形构造。分析了弧形构造的运动特征和南鄂尔多斯环形构造的形态 ,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隅弧束断裂的成因是印度板块向NNE俯冲导致青藏高原NEE向移动所产生的推挤力 ,受到南鄂尔多斯环形构造的阻挡 ,形成了 4条向固原、泾原收敛 ,向NWW、NW方向撒开的弧束断裂。造成撒开部分NWW—NNW向断裂左旋走滑、NW—SN向断裂右旋走滑、收敛部分逆冲挤压的特征。
李建华申旭辉
关键词:卫星图像青藏高原
利用卫星图像研究华北平原北西向隐伏活动断裂被引量:9
1996年
本文主要简介华北平原地区北西向隐伏活动断裂在卫星图像上的显示特征,并结合断裂通过处地面水系、地球化学特征及钻孔地质资料等方面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遥感图像指示的隐伏活动断裂的存在。
李建华
关键词:卫星图像隐伏活动断裂华北平原
大同盆地断裂活动性的卫星图像分析
李建华
关键词:卫星遥感地质遥感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