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博

作品数:33 被引量:13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皮肤
  • 7篇皮肤病
  • 5篇地震
  • 5篇细胞
  • 4篇念珠
  • 4篇念珠菌
  • 4篇白念珠菌
  • 3篇真菌病
  • 3篇周期
  • 3篇汶川地震
  • 3篇细胞周期
  • 3篇耐药
  • 3篇康唑
  • 3篇氟康唑
  • 2篇东海舰队
  • 2篇癣菌
  • 2篇应激
  • 2篇中毒
  • 2篇皮肤病调查
  • 2篇皮肤疾病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30...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309...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作者

  • 33篇梁晓博
  • 7篇廖万清
  • 5篇李志刚
  • 5篇吴建华
  • 4篇潘炜华
  • 4篇杨扬
  • 4篇何建苗
  • 4篇刘策
  • 3篇宋继勇
  • 3篇臧传波
  • 3篇孙继桐
  • 3篇胡蓉
  • 2篇林刚
  • 2篇张纯
  • 2篇赵荻
  • 2篇张显杰
  • 2篇马慧军
  • 2篇李淑琴
  • 2篇温海
  • 2篇徐红

传媒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2018全国...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南沿海某特种兵部队高发皮肤病的调查与防治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调查和防治东南沿海某特种兵部队高发皮肤病. 方法:对该部队共3 160人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种措施对皮肤病进行防治,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培训. 结果:3 160人中,患浅部真菌病共1 872人,患病率为59.24%;痤疮、湿疹皮炎、病毒及细菌性皮肤病也较为多见,其发病率依次为18.99%、17.97%、5.32%和1.77%.驻区环境、工作特点、生活设施及基层皮肤病防治知识缺乏等是皮肤病高发的主要因素. 结论:该部队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痤疮、湿疹皮炎和病毒、细菌性皮肤病,提示这些皮肤病可造成特种兵部队在执勤时发生非战斗减员.据此提出了特种兵部队皮肤病防治的建议.
车敦发倪容之曹扬戴甫春梁晓博倪通阮浩孟凡久沈献平廖万清
关键词:皮肤病浅部真菌病易患因素
东海舰队某部高发皮肤病调查防治研究
廖万清李志刚潘炜华梁晓博
关键词:皮肤病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21例手足口病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分析汶川地震灾区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地震灾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有口腔疱疹、溃疡,4例发热,16例合并有肛周及手足皮疹,5例合并有手足疱疹;诊断后除1例患儿转诊后方医院外,其余患儿均就地隔离治疗,1周后痊愈,局部无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结论:地震灾区手足口病仍以发热、口腔及肛周和手足疱疹为特征,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对症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多部门协同加强防疫管理,可避免暴发流行。
衣京梅任尉华梁晓博陈志强江朝光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柯萨奇病毒感染地震
637例甲真菌病临床类型及致病真菌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637例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类、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按甲真菌病诊断标准收集近3a来637例真菌培养阳性甲真菌病患者并临床分类,按真菌学分类标准诊断致病菌种类,分析各菌种在临床病种、年龄段、性别等的分布。结果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72.06%)。菌种构成为皮肤癣菌占69.39%、酵母菌占18.68%、非皮肤癣菌霉菌占11.93%。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353株(79.86%),酵母菌中白念珠菌67株(56.30%),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致病菌种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存在差异,但均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梁晓博李廷慧胡蓉杨扬吴建华
关键词:甲真菌病致病菌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
联合用药抗红色毛癣菌耐药的动物实验被引量:4
2003年
以豚鼠做成浅部真菌感染模型,选择氟康唑、环吡酮胺和特比萘芬等3种药物,以两两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比较其MIC值变化及疗程。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疗程中MIC值无明显变化,而单一用药组有明显升高;联合用药组的疗程比单一用药短。实验提示联合用药能有效防止耐药产生,并有效缩短疗程。
梁晓博
关键词:联合用药红色毛癣菌动物实验氟康唑环吡酮胺特比萘芬
结核分枝杆菌Rv3425-Rv1168c蛋白融合表达与血清学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评价重组蛋白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通过重叠PCR扩增得到Rv3425-Rv1168c全核酸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4b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通过ELISA检测100份确诊结核病人、20例非结核呼吸疾病患者、100份健康人血清,评价融合蛋白进行临床血清学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内获得高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经ELISA方法测定,在血清学实验中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95%。结论 Rv3425-Rv1168c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胡永亮孙卫国张灵霞梁晓博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诊断
秃发性毛囊炎1例
2011年
秃发性毛囊炎可导致永久性秃发,该病属于球菌感染性皮肤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杨扬梁晓博
关键词:感染性皮肤病
白念珠菌耐药性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关系
2006年
吴建华梁晓博温海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骨连接素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骨连接素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骨连接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骨连接素处理HaCaT细胞,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CND1和PCN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未加入骨连接素的HaCaT细胞相比,5μg/ml以上浓度骨连接素作用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10μg/ml骨连接素作用的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10μg/ml以上浓度的骨连接素作用后,HaCaT细胞CCND1和PCNA的mRNA水平显著减弱(P<0.05,P<0.01)。结论:骨连接素可能是通过抑制CCND1和PC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梁晓博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增殖
皮肤再生医学相关技术在皮肤科学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19年
人表皮干细胞主要来源于表皮,尤其在皮肤创伤后修复和再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皮肤再生医学是再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皮肤科学与再生医学的交叉学科,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作为皮肤再生医学的主要特色,表皮干细胞相关技术、基因治疗及3D生物打印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解决了当前和未来皮肤科学治疗领域,尤其在重症皮肤疾病和严重皮肤创伤等治疗方面的局限与不足,它们也是皮肤科治疗领域发展最有潜力的治疗技术。虽然皮肤再生医学仍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杨扬梁晓博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基因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