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先驱——查尔斯·大卫·基林教授
- 2011年
- 科学观测是人类获取自然界普遍规律、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科学发展史中有多次重要科学观测促使人类的科学认知发生重大改变:第谷·布拉赫(TychoBrahe)关于行星的观测使得牛顿发现了重力理论,艾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关于光速的观测让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
- 王亚伟
- 关键词:气候变化爱因斯坦
- 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探究——以“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台风“泰利”信息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由互联网平台培育而出的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为广大公众提供了参与气象等新闻传受、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空间。公众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更加快捷,个人话语权之高,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为社会气象信息传播带来飞跃发展,也同时带来网络误读甚至谣言的无形困扰。本文以"中国气象爱好者"自媒体平台发布2017年9月台风"泰利"等信息为例,科学分析自媒体信息发布对于气象信息传播的优势与疑虑,也对有效引导和打造气象信息传播良好"生态圈"进行了深入思考。
- 何孟洁王亚伟
- 关键词:自媒体气象服务
- 京津塘高速公路大雾特征分析
- 利用1954-2002年逐日大雾资料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北京、天津和塘沽3站的大雾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京津塘沿线大雾的多年平均雾日在15-19天左右,北京、天津两站劣的年际变化一致,但在年劣日变化上北京雾日数呈逐年下...
- 田华王亚伟
- 关键词:大雾高速公路气候特征地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
- 奇妙预言家——智能气象显神通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开始进行深度融合,数据驱动的科学正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发展,而关乎亿万人阴晴冷暖、衣食住行的民生气象也走进了“智慧时代”。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 何孟洁王亚伟
- 关键词:气象数据驱动衣食住行
- 京津塘高速公路大雾特征分析
- 利用1954-2002年逐日大雾资料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北京、天津和塘沽3站的大雾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京津塘沿线大雾的多年平均雾日在15-19天左右,北京、天津两站雾的年际变化一致,但在年雾日变化上北京雾日数呈逐年下...
- 田华王亚伟
- 关键词:京津塘高速温度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不同特征居民对气候变化及冰冻圈变化的感知差异分析——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被引量:8
- 2011年
- 选择冰川典型发育的乌鲁木齐河流域,基于面向普通民众的657份调查问卷,将气候变化与冰冻圈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尝试分析不同特征民众对二者变化的感知差异状况,为因地制宜制定适应性措施以及普通民众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生产和生活策略,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等提供公众参与的社会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特征居民之间有着复杂的感知差异,针对不同的差异做了相应的分析,为该流域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供了基于社会属性差异研究的建议.
- 邓茂芝刘寿东张洪广王亚伟王英巍
- 关键词:气候变化乌鲁木齐河流域调查问卷感知差异
- 北京城区大气中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研究
- 2006年二月至十二月利用大流量空气采样器采集了北京海淀、朝阳、丰台城区的大气样品,研究了大气中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大气中多氯联苯ΣPCBs的浓度为26~1675pgm-3。与世界其他地区大气环...
- 李英明王璞王亚伟江桂斌张庆华
- 关键词: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
- 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秦大河院士代表中国科学家首获殊荣被引量:1
- 2013年
- 地球冰冻圈让他一生着迷其中;他深度参与IPCC评估,体现中国学者的国际责任;气象事业发展成就他的不渝追求。
- 王亚伟
- 关键词:气候变动气象事业冰冻圈IPCC国际极地年
- 计算气候——两本计算与模拟专著介绍
- 2011年
-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发明电子计算机,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对21世纪气候变化科学的认知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前计算机时代开始到现在。
- 王亚伟
-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能源结构化石燃料
- 2019年全国防汛抗旱气象服务工作
- 2020年
- 201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总)统一部署,精准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福祉,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 何孟洁王亚伟王亚伟肖潺
- 关键词:气象服务灾害防御汛情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