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H指数:8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长短”“齐整”特征制约下的汉语动词的语体等级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对汉语动词内部的语体等级进行了考察,发现汉语动词在自身的单双、轻重、可否重叠、宾语中心语单双四个方面呈现出渐变性,这些特征其本质是动词的"长短特征"和"齐整特征"。与"长短特征"和"齐整特征"的渐变性相对应,动词的语体功能存在等级性,语法规则存在差异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动词在韵律上的"长短特征"或"齐整特征"的有无和多寡与动词的语体等级构成了"形式"与"功能"的对应,与韵律层次和语体等级的不同相一致,其语法规则亦存在差异,这充分反映了韵律、语体、语法的交互作用。
- 王永娜
- 关键词:动词语法差异
- 书面语体“V+向/往+NP”的构成机制及句法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文章认为"V+向/往+NP"是由"向/往+NP+VP"中的动词"V"经过介词引发的核心动词移位而构成的;论证了该结构表达正式语体的原因在于:经过句法移位以后大大降低了介词结构所表达方向的具体性,造成了结构所表达内容的泛时空化;通过对该类结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的分析,印证了"语体不同则语法也因之而异"的理论观点。
- 王永娜
- 关键词:书面语体
- 从“已经”、“了_1”的隐现看“已经”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首先对"已经"和"了1"的隐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其隐现可分为四种情况:1、"已经"必不可少,"了1"可有可无;2、"已经"不可出现;"了1"必须出现;3、"已经"和"了1"可互相替代或共现,但表达的意义有所差别;4、"已经"往往与"了4"或语气词"是"配合出现,"了1"不可出现。
- 王永娜
- 关键词:隐现规律
- 谈“着”语体、文体功能的语法机制被引量:5
- 2017年
- 该文从语体语法的角度讨论了'着'的口语非正式语体功能、书面正式语体功能和描写文体功能,提出:口语非正式语体功能的'着'和书面正式语体功能的'着'在动词的具体和抽象上,时间副词和处所词的选择上,语气词的有无上,呈现出了合法与非法的对立;在时空范畴上二者形成了'具时空范畴'和'泛时空范畴'的对立。口语非正式语体的'着'与描写文体的'着'在状语成分上差异明显,进而导致其时空范畴不同,描写文体功能的'V着'句是对非当下情状的再现。本文的研究再次证实语体、语法和时空特征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语体和文体互不相同,但又紧密相连。
- 王永娜
- 关键词:语法规则
- 基于单双音节对应名词内部类型的“韵律-语体-句法”对应性考察
- 2024年
- 汉语名词单双音节对应词至少存在20种语法对立。依据对立的异同,汉语名词单双音节对应词中的单音名词包括两个语法类型,双音名词包括四个语法类型。语体上,单音名词均属口语非正式语体,两类单音名词的口语非正式等级不同;音足调实的双音节名词均属书面正式语体,三类音足调实的双音节名词的正式等级不同;带轻声的双音名词属于口语非正式语体。句法上,CP结构中单音名词均居句法低阶,越口语位置越低;双音节名词越正式越高阶不受限制。DP结构中越正式越与低阶成分搭配,越口语越与高阶成分搭配自由。汉语单双音节对应名词呈现出音节单双、句法高低、语体正俗一一对应,是语体语法“拉距”机制的必然结果。
- 王永娜
- 关键词:句法分布
- 谈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的制约被引量:11
- 2008年
- 文章分析了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动词VV重叠的制约。在韵律上,动词词长会影响重叠的能力和重叠的形式,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分别为A.A和A.BA.B,三音节及以上的动词无法重叠;由于普通重音的作用,部分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在普通重音的作用下扩词为语,具有短语的性质而只能按照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重叠为A.AB,但当普通重音不作用于双音节动词的第二个音节之上时,只能重叠为A.BA.B。在语体上,动词重叠由于具有"轻松随便"的意味以及口语的韵律特征而归属于口语非正式语体,由于口语非正式语体单位不能在正式场合下运用,所以词的语体色彩会影响其重叠的运用。
- 王永娜
- 关键词:动词重叠韵律语体
- “NNVVN”、“VNN”、“VN的(N)”语体等级的鉴别被引量:10
- 2015年
- 本文从交际因素、组成要素、时空度三个角度,对"NNVVN、VNN、VN的(N)"三种语法形式的语体等级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三者正式程度依次降低:"NNVVN"主要用于正式交际,其组成要素正式度高,泛时空化特征强,具有很强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VN的(N)"主要用于非正式交际,其组成要素口语性高,具时空化特征强,具有较强的口语非正式语体功能;而"VNN"对各类语体交际环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各类语体属性的组合要素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时空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属于通用语体。
- 王永娜
- 论“当”“在”的语体差异——兼谈具时空、泛时空与超时空的语体属性被引量:22
- 2015年
- 本文从"时空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当"与"在"的语体差异,指出:"在"为具时空,"当现实"为泛时空,"当虚构"为超时空;"当/在"二者"时空度"的差异源自它们时空性质的不同,"在"表达的是绝对时空,"当"是引入非在场时空的另一时空;"在"和"当"时空特征的不同导致了其语体属类的不同:"在"属于口语非正式体,"当现实"属于书面正式体,"当虚构"则倾向于文艺体;最后,无论是时空度还是语体功能均基于特定的句法位置之上。
- 王永娜冯胜利
- 关键词:句法结构
- “NP+们”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成因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文章首先讨论了"普通名词+们"结构的书面正式语体性质;然后讨论了该类结构表达正式的原因,以及其对应的由限定性成分与名词所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表达非正式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该语法结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的研究对语体语法理论的意义。
- 王永娜
- 关键词:语法手段
- 语体标注对语体语法和叙事、论说体的考察与发现被引量:8
- 2017年
- 本文介绍作者主持和正在进行的语体标注和语体语料库建设的具体工作和目前在语体语法和文体分析上取得的一些新的发现。语体标注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证实了'语体不同,语法不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继而发现语体标注实践中考察的文体,均以通体要素为主体。据此,文章指出通体是构成各类文体的最基础的标体(或构体)要素,而文体之间最一般的区别是正式与非正式。正式体要素和非正式体要素的对立及其差距的大小,是区别文体正式度的核心要素。文章最后指出:语体标注和语体语料库的工作不仅是语料数据库建立的当务之急,同时在'语体'和'文体'的学科发展以及二语教学上,也均具有重要意义。
- 冯胜利王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