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
- 作品数:2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西游记》与《大话西游》的主题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西游记》与《大话西游》的主题一直是学界争论颇多的问题,而诸多评论者更是认为《大话西游》是对《西游记》的解构和颠覆,二者共通之处甚少。然而,通过二者的主题比较,可以看出《大话西游》在主题上与《西游记》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有所超越,它们都呈现了人类永恒的困境——自由与秩序的博弈。
- 田雯
- 关键词:《西游记》《大话西游》主题
- 广东话剧何去何从?
- 本论文将围绕广东话剧的发展现状,相关的对策研究以及对于广东话剧的前景展望这三个问题来展开论述。论述中,将结合《十三行商人》等具体话剧创作来进行阐发;同时,也会与话剧中心的北京、上海以及国外的话剧生存现状及话剧院团的体制等...
- 田雯
- 关键词:文化政策剧团管理
- 文献传递
- 清代宫廷演剧导演艺术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清代宫廷演剧是历代宫廷演剧的高潮,清代宫廷戏曲艺术的高度繁荣带来了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在清代宫廷演剧中,一般由总管、首领、教习担任着导演的部分职能,此外,深谙戏曲之道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会时而兼任导演一职。因为宫廷戏曲是一种以形式取胜的特殊样式演剧,它追求的是辉煌绚烂的皇家气象,故而在导演艺术方面也呈现出与民间演剧迥然有异的特点,装扮的设计、砌末的运用、场面的调度都力求奢华。这虽然与讲求虚拟性、写意性的古代戏曲精神有所背离,但是它确实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在导演艺术方面对于后世的戏曲舞台演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 田雯
- 关键词:清代导演艺术
- 论古代戏曲的场面调度
- 2017年
- 古代戏曲排演实践中并没有“场面调度”这个词语,老艺人往往将其称之为“排台位”或“拉地位”。场面调度是戏曲舞台上最为重要的舞台处理手段之一,它主要是指“人物在舞台上位置及其移动的路线”,还包括“人物的身段、表情以及人物间相互联系的动作和交流等等”;戏曲场面调度的运用与演员表演、音乐伴奏、舞台美术等结合在一起,“除能产生舞台演出画面连续不断运动的构成作用,传递富于表现力的形式美之外,对组织舞台行动,外化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心理以及导演的许多舞台技术处理等等,都具有积极的审美作用”。
- 田雯
- 关键词:场面调度古代戏曲人物情感戏曲舞台演员表演音乐伴奏
- 论中国古代鬼观念与戏曲的起源
- 2009年
- 在中国戏曲产生之初,鬼戏就随之诞生了。"巫"、"优"二者是戏曲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两大戏曲源头。无论是"巫"还是"优",都与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中国古代鬼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因而也直接促成了鬼戏的产生。
- 田雯
- 关键词:鬼戏
- 论刘勰对“知音”层次之疏略——读《文心雕龙》札记之一被引量:1
- 2006年
- 人之才力有大小,识见有广狭,情趣有雅俗,学养有高下,故“知音”有不同层次之分;然人之进化发展,又可致“知音”层次发生位移,是亦为“知音其难”一大成因,此乃刘勰一疏略之处,斯文仅作补充。
- 叶修成田雯
- 《大雅》文学特色浅探被引量:1
- 2006年
- 《大雅》的文学特色长期以来容易为研究者所忽略。力图还原《周礼》作为《大雅》文化背景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雅》的文学特色,从具体作品出发,仔细分析其中对赋法的运用,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大雅》中的赋法之美。
- 田雯
- 关键词:《大雅》文学特色
- 中国古典戏曲中鬼戏众多的原因探赜
- 异彩纷呈的鬼戏的存在,是中国古典戏曲区别于西方古代戏剧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于中国古典戏曲中鬼戏众多的原因进行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去了解整个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风貌以及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民俗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对应于戏曲...
- 田雯
- 关键词:鬼戏佛道思想戏曲美学古典戏曲
- 文献传递
- 试论《十三行商人》的岭南意蕴
- 2007年
- 《十三行商人》自2004年6月首演以来,一直是鲜花和掌声如影相随。今年,话剧百年,《十三行商人》作为32台优秀剧目之一北上展演,随即又南下赴澳门献艺于澳门第18届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式,好评如潮。一台话剧获得如此的成功,用导演王佳纳的话说:"浓郁的岭南民俗风情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 田雯
- 关键词:京派剧种半无产阶级小贩剥削者
- 西医留学生HSK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分析
- 2008年
- 近年来,参加HSK的西医留学生人数日趋增多,但是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通过对西医留学生的HSK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西医留学生在HSK教学中的偏误研究,本文认为词汇教学是影响西医留学生HSK成绩的关键原因所在,并就词汇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
- 田雯
- 关键词:HSK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