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晶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系统调节的作用,为阐明其免疫作用机制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悬液,按临床给药量设置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组给药。MTT法分别检测刀豆蛋白A(Con A)刺激和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用华蟾素注射液预孵育淋巴细胞6 h,分别加入Con A或LPS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implex对细胞上清液进行GM-CSF、TNF-α,IFN-γ,IL-1α,IL-2,IL-6,IL-10细胞因子检测,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华蟾素注射液7.82mg/ml、15.63 mg/ml和31.25 mg/ml浓度组与Con A协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1.96 mg/ml和62.50 mg/ml浓度组与LPS协同抑制细胞增殖。华蟾素注射液可促进TNF-α和IL-6分泌,一定程度抑制IFN-γ和GM-CSF分泌,与不同刺激剂作用可不同程度促进或抑制IL-2、IL-1α和IL-10的分泌。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一定程度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但对体液免疫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延京魏晓露贺晶边宝林
- 关键词:小鼠体外实验华蟾素注射液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免疫功能
- 华蟾素蟾毒配基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通过体内外观察华蟾素蟾毒配基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药物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免疫机制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悬液,设置多个华蟾素蟾毒配基浓度组进行给药,MTT法检测LPS和Con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用预孵育淋巴细胞6 h后加入Con A或LPS诱导细胞活化,通过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对细胞上清液进行GM-CSF、TNF-α,IFN-γ,IL-1α,IL-2,IL-4,IL-5,IL-6,IL-10多细胞因子检测以评价药物体外免疫效果。建立AsP C-1胰腺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待给药一定时间后取小鼠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通过相同方法对血清进行相同细胞因子检测,评价其体内免疫效果。结果:华蟾素蟾毒配基单独作用和与刺激剂协同刺激淋巴细胞结果发现,与ConA协同作用时能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NF-γ、GM-CSF、IL-1α、IL-4、IL-5和IL-6,单独作用能刺激分泌TNF-α、IL-2、IL-4和IL-5,而与LPS协同作用除了刺激TNF-α和IL-6分泌外,则抑制INF-γ、GM-CSF、IL-4和IL-5的分泌。0.05和10μg/ml为易引起药物刺激或抑制作用变化的浓度组。药物体内作用胰腺癌荷瘤裸鼠免疫效果观察发现,与吉西他滨和华蟾素注射液相比,蟾毒配基能更多的增强细胞因子的表达,1mg/kg浓度组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2mg/kg浓度组对脾脏的作用与华蟾素注射液和吉西他滨相当。结论:华蟾素蟾毒配基在体外可一定程度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体内能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作用机制以及体内免疫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魏晓露杨健王宏洁贺晶边宝林
- 关键词:蟾毒配基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荷瘤裸鼠
- 蟾蜍甾烯类成分分析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作用研究
- 背景及目的: 华蟾素注射液等相关蟾制剂作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中晚期癌症,且效果显著。研究报道蟾蜍甾烯是其抗肿瘤的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蜍甾烯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
- 贺晶
- 关键词:化学成分细胞增殖细胞迁移抗肿瘤活性
- 文献传递
- 应用UPLC-Orbitrap质谱分析鲜蟾酥与干蟾酥化学成分差异被引量:7
- 2014年
- 为阐明鲜蟾酥的化学成分以及鲜蟾酥与干蟾酥化学成分差异,本研究对黑眶蟾蜍的新鲜耳后腺分泌液及干蟾酥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对其进行梯度洗脱,并在高分辨质谱正离子在线检测模式下,通过比对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及质谱碎片信息对其中39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鉴定。鲜蟾酥及干蟾酥主要成分的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别,与干蟾酥相比,鲜蟾酥在蟾毒配基类成分上的含量低、种类少。
- 贺晶李艳司南赵海誉边宝林王宏洁
- 关键词:化学成分MS
- 应用UPLC-Orbitrap质谱分析鸡屎藤次苷甲酯在4个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鸡屎藤次苷甲酯是中药栀子中含量较高的环稀醚萜类成分之一,目前对其在肝微粒中的代谢研究较少。为更好的阐明鸡屎藤次苷甲酯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PLC-Oribitrap MS/MS),结合鸡屎藤次苷甲酯的电喷雾电离源质谱裂解规律,快速鉴定并比较了鸡屎藤次苷甲酯在大鼠、比格犬、恒河猴和人4种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及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比例差异。通过代谢产物的一级及二级碎片的精确分子量信息,共鉴定出5个代谢产物。结果显示,鸡屎藤次苷甲酯在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水解、氧化和还原反应,且种属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环稀醚萜类成分的体内代谢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
- 李艳王宏洁贺晶司南杨健赵海誉边宝林
- 关键词:肝微粒体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 应用UPLC-Orbitrap质谱分析鸡屎藤次苷甲酯在4个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性研究
- 鸡屎藤次苷甲酯是中药栀子中含量较高的环稀醚萜类成分之一,目前对其在肝微粒中的代谢研究较少。为更好的阐明鸡屎藤次苷甲酯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PLC-Ori...
- 李艳王宏洁贺晶司南杨健赵海誉边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