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东晓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暖池
  • 1篇周期振荡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邱东晓
  • 2篇黄菲
  • 1篇杨宇星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Assimj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大于2...
邱东晓黄菲杨宇星
关键词:暖池年代际变化周期振荡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均具有显著的准10a的周期振荡和1976~198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暖池由1976年前的“冷”暖池转变为1986年后的“热”暖池;暖池指数的季节循环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特征,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在异常暖年代其季节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暖池三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暖年代热带南印度洋暖水的向西向南扩张和西太平洋暖池东边界的向东及北边界的向北扩张,暖异常主要分布在60m以浅的上混合层中暖池的东边界区域,而其下面的温跃层内则为更强的异常降温,垂向上表现出上暖下冷的斜压模态结构,而温跃层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在不同暖池区则有不同的特点,表明东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可能由不同的机制引起,尚需进一步分析其海洋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邱东晓黄菲杨宇星
关键词:暖池年代际变化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OceanData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C等温面所包含的大于27....
邱东晓黄菲杨宇星
关键词:暖池年代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