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素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2篇短肽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收缩
  • 2篇位点
  • 2篇细胞穿透肽
  • 2篇结合位点
  • 2篇肌细胞
  • 2篇激酶
  • 2篇钾通道
  • 2篇降解
  • 2篇PY
  • 2篇HERG钾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抑...
  • 1篇电生理
  • 1篇毒性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邱素华
  • 7篇许彦芳
  • 5篇章华
  • 4篇师晨霞
  • 3篇傅天
  • 2篇江平
  • 2篇陈雪彦
  • 2篇朱忠宁
  • 1篇熊晨
  • 1篇顾盼
  • 1篇黎燕峰
  • 1篇赵志英
  • 1篇马景涛
  • 1篇张晓飞
  • 1篇裴庭梅
  • 1篇张明霞
  • 1篇郭芳
  • 1篇申丽
  • 1篇武文婷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苏尼替尼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2025年
目的在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对苏尼替尼(Sunitinib,SU)引发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s)在不同浓度的SU(1,5,10μmol/L)中进行孵育,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然后观察非选择性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1,Bis-1)、选择性新型PKC抑制剂(Rotterlin)或抑制肽对SU引发心肌细胞毒性的影响。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SU组、SU+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低剂量(0.375 mg·kg^(-1)·d^(-1))及CHE高剂量(0.75 mg·kg^(-1)·d^(-1))组。连续灌胃SU同时腹腔注射CHE,给药3周后取心脏组织,提取线粒体,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活性;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磷酸化PKC亚型包括PKCα、PKCε以及PKCδ的表达情况。结果SU孵育NRVMs后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减少ATP含量、增加LDH释放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非选择性PKC抑制剂Bis-1可预防SU引发的上述改变;选择性新型PKC抑制剂Rotterlin和新型PKCε抑制肽亦可预防SU引起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小鼠给予SU后,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电镜显示,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嵴融合等形态改变;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CHE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的活性均显著升高,电镜结果显示,CHE明显减轻SU所致线粒体形态改变。Western检测显示,SU组心肌磷酸化PKCε表达量显著升高,而磷酸化PKCδ、PKCα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的CHE显著抑制了磷酸化PKCε的过表达,使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PKC抑制剂对SU导致的心脏毒性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源于抑制新型PKC(主要是PKCε亚型)的�
邱素华章华顾盼师晨霞马景涛许彦芳
关键词:蛋白激酶C抑制剂心脏毒性
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分离及电生理功能鉴定
2017年
目的建立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分离技术,评价单个结肠平滑肌细胞质量和电生理特征。方法通过改良Bitar法建立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分离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结肠平滑肌细胞钙电流,证实结肠平滑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分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呈梭形,横纹清晰,遮光性较强,长度各异。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细胞膜钙电流,证实所分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钙电流特征。结论 Bitar法经改良后可以成功获得适合电生理实验需要的单个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且易于操作,重现性好。
邱素华
关键词:结肠平滑肌细胞膜片钳技术钙电流
MiR-146a在苏尼替尼诱发的心功能异常中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苏尼替尼临床会引发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严重的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苏尼替尼引发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缺乏特效防治药物和治疗手段。研究发现当酪氨酸激酶通路常伴有miRNAs...
申丽李从欣章华邱素华傅天许彦芳
关键词:心功能异常心脏收缩功能MIR-146AMIRNAS
盐酸吡哆醇与化疗药物联用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的抑制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吡哆醇(PN)单用及与常用化疗药物联用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H22的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rr)法测定PN及10种抗肿瘤药物单用及联用对H2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N作用前后H22细胞内PN的分布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经与5mmol/LPN培养24h后,H22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为对照组的1.48倍,细胞核呈碎片状,PN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PLP)浓集于细胞质;PN与多柔比星合用抑制率(IR)为0.63,低于多柔比星单用的0.71(P〈0.01),且药物联用指数(CI)〈0.9,提示二者联用相互拮抗;PN与异环磷酰胺合用IR为0.60,高于异环磷酰胺单用的0.40(P〈0.05),且CI〉0.9,提示二者联用有相加作用。结论PN处理可增加H22细胞内PLP含量,导致肿瘤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碎裂并使细胞增殖受抑制;与多柔比星合用有拮抗作用,需注意避免;而与异环磷酰胺合用有相加作用,有助于发挥药效和减轻不良反应。
江平陈雪彦郭芳朱忠宁熊晨邱素华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系肿瘤维生素B6MTT法
五味化痔促进溃疡愈合的药效学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五味化痔抗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小鼠耳肿胀模型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五味化痔的抗炎作用;用热板致痛实验及醋酸引起的疼痛模型研究其对镇痛作用的影响;用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的模型观察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结果:五味化痔对足趾肿胀模型大鼠和耳肿胀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亦能抑制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肛周溃疡和肿胀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结论:五味化痔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邱素华朱忠宁朱忠宁江平陈雪彦
关键词:抗炎镇痛抗溃疡
以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的药理学实验改革
2014年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能力、会学习的高素质医学毕业生,实现教育部确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增设设计性实验课和实验讨论课;整合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方法;将PBL理念纳入实验教学。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地位的角色转换,也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张明霞赵志英邱素华裴庭梅张晓飞黎燕峰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一种PY序列短肽及其在抑制hERG钾通道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Y序列短肽及其在抑制hERG钾通道降解中的应用,所述短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PY序列短肽的衍生物,其为所述PY序列短肽与细胞穿透肽连接所形成的嵌合肽。所述细胞穿透肽...
许彦芳章华邹思豪傅天邱素华师晨霞
文献传递
诱导型人源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全自动场电位测定在药物诱发心律失常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药物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是新药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FDA近年提出离体综合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CiPA)模式,CiPA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药物对人类心脏多个离子通道的影响,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评估药物潜在风险,利用人源干...
邱素华崔晓燕许彦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心肌免疫损伤的机制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激活T淋巴细胞实现抗肿瘤治疗的同时会引发严重心肌免疫损伤。本研究在小鼠和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s)...
孙静磊武文婷邱素华师晨霞许彦芳
关键词:免疫损伤NECROPTOSIS细胞共培养
一种PY序列短肽及其在抑制hERG钾通道降解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Y序列短肽及其在抑制hERG钾通道降解中的应用,所述短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PY序列短肽的衍生物,其为所述PY序列短肽与细胞穿透肽连接所形成的嵌合肽。所述细胞穿透肽...
许彦芳章华邹思豪傅天邱素华师晨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