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全
- 作品数:80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生存极地的生命蛮力与乡土边缘的人性光晕——评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
- 2017年
-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表现了中国西部偏远乡村中农民的苦难生活,呈现了他们在极地生存中的生命蛮力与人性光晕。乡土书写是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审美理想之一,《极花》不仅传达了作家对卑微的乡土生命的深切关注,还表征着作家对乡村凋蔽的深沉思考。
- 郭茂全
- 关键词:乡土书写
- 草原游牧文化的呈现与藏地故乡情结的镂刻——评龙仁青的小说
- 2017年
- 龙仁青的小说是作家对草原游牧文化的诗意想象与藏地故乡命运的现代忧思,草原文化、生命意识、故乡情结是其思想内核。在农耕文化、城市文化的比照中,龙仁青书写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当代嬗变,审视着高原民众的生活样态与情感褶皱,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藏地想象的审美空间。
- 郭茂全
- 关键词:小说草原文化故乡情结
- 丰繁的民俗事象——鲁迅小说和散文的民俗表现被引量:1
- 2003年
-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景观 ,这些民俗中蕴含着乡土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本文通过对这些民俗景观的阐述 ,来理出鲁迅对传统民俗痼病及心理病态的文学批判。
- 郭茂全
- 亚美尼亚石榴艺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与民族精神建构的符码
- 2018年
- 丝绸之路上的亚美尼亚是石榴艺术非常丰富的国家,石榴形象表现在绘画、雕塑、影视、陶瓷、挂毯等艺术作品和工艺品之中。石榴图案的艺术载体、组合方式都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石榴艺术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亚美尼亚民族精神呈现与故土情结表征的文化符码,它与亚美尼亚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语境等文化生产机制紧密关联。
- 郭茂全
- 关键词:丝路文化
- 主持人语
- 2021年
- “生态批评”从概念提出到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批评方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建构了较为完整并且开放的批评理论体系。197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出版的《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通过生态学视角,以跨学科的方法研究文学与生态学的关系,书中提出了“文学生态学”概念,成为生态批评的雏形。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鲁克特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践》首次提出“生态批评”概念,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
- 郭茂全
-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学理论生态学视角主持人跨学科
- 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中的田园意识
- 2021年
- 田园是美国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美国文学的田园意识受到欧洲文学中田园书写传统的影响,又受到美国本土文化的滋养。“田园意识”是美国环境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田园意识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变动的概念,体现出学者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维理解,也投射出美国作家的家园情怀、民族精神与国家想象。田园意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
- 郭茂全林晨
- 关键词:生态意义
- 中国现当代山水游记的生态意蕴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现当代山水游记是现代散文的重要题材类型之一,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当代山水游记展现了国内外多姿多彩的山水景观,表达了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忧虑生态恶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蕴。山水游记是作家对人类与自然生态主体间性的美学阐释,也是作家散文话语与生态哲思的诗性凝聚,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郭茂全
- 关键词:山水游记生态意蕴美学阐释
- 历史追寻与生命对话的审美融合——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历史文化意蕴
- 2012年
- 西部历史文化散文以阅读、行走、想象为追寻方式,以人与城为主要追寻对象,以情感与理性的交流为对话途径,既展现了西部丰富的历史文化,又传达出西部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是西部散文家历史追寻与生命对话的审美融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饱满的西部抒情者形象、苍茫的西部历史意象、独特的西部抒情话语,构成西部历史文化散文的美学特征。
- 郭茂全
- 关键词:西部散文生命对话文化意蕴
- 西部儿女的悲歌——评雪漠“农村三部曲”中的西部农民形象被引量:1
- 2010年
- 雪漠的"农村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描述了西部农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西部农民在当代生存困境中生的挣扎与爱的执著,刻画了鲜活生动的西部农民群像,表达了作家对西部农民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与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西部小说的代表作。
- 郭茂全
- 关键词:农民形象审美价值
- 文学想象建构社会正义的理论通道、实施进路与效用边界——论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思想
- 2016年
- 玛莎·努斯鲍姆批评了功利主义思想对个体生命独特性、复杂性的忽视,倡导一种诗性的正义观念,认为"明智旁观者"的畅想与情感使"文学裁判"建构社会正义成为可能,而文学想象则是实现社会公共正义的桥梁。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观是当代正义思想的有益补充,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话语。
- 郭茂全张宏伟
- 关键词:文学想象诗性正义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