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思毅 作品数:63 被引量:159 H指数:7 供职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化工过程不等式约束数据校正方法 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化工过程模型不确定和设备存在泄漏等情况,采用不等式约束进行数据校正,并且与传统的等式约束方法进行了实例对此。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等式约束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在有泄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准确的数据校正,对于过程模型不确定的情况可以得到比等式约束更合理的校正结果。 汪海 金思毅 于宏关键词:不等式约束 数据校正 基于MATLAB化工工具箱的开发方案 被引量:30 2000年 讨论了集数值计算、可视化图形处理、开放式多功能于一体的语言MATLAB ,论述了开发出MATLAB化工工具箱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利用MATLAB开放式可扩充体系结构 ,开发出化工物性数据的查询、推算及校正、化工过程模拟及优化、化工过程综合等方面的化工工具箱的构想与开发方案。 王政 赵文 金思毅 叶臣 周传光关键词:化工过程 软件开发 MATLAB Fortran源程序在Windows OOP环境下的应用 被引量:6 2001年 探讨了在Windows下高效地使用原DOS系统下的Fortran计算程序代码技术,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地介绍了调用约定的属性设置和参数调用方法,为Fortran源程序在面向对象开发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许庆国 金思毅 周传光关键词:FORTRAN语言 源程序 WINDOWS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化工过程稳态检验的区间拓展法 被引量:11 2000年 介绍了组合统计检验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区间拓展法用于实际化工过程稳态检验的新策略。实例考核表明,新方法显著地降低了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可有效地用于实际化工过程的稳态检验。 金思毅 周传光离散化微分模型方程的反应器网络综合 被引量:1 2007年 构造基于全混流和交叉流反应器的反应器网络超结构,并建立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由复杂的高度非线性的微分/代数方程所构成。本文采用有限元正交配置法离散化微分方程的策略来简化超结构数学模型,将离散化所得的代数方程组与其它约柬条件一起,作为反应器网络超结构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软件优化求解。实例研究表明,优化结果与文献相一致或优于文献,表明离散化法求解含有微分模型方程的反应器网络综合问题是有效的。 金思毅 贾淑香 李悦卿 隋东武 陶少辉关键词:反应器网络 离散化 超结构 RSR系统一般化特性方程 2004年 从过程系统综合优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反应器/分离器/再循环系统,基于反应、混合和分离操作的基本原理,将反应器系统由纯组分进料拓展到任意组分浓度进料的情况,同时考虑产物与反应物不能完全分离,采用几何图示的方法,在二维浓度空问分析了总收率等值线与可得区的关系,导出了RSR 系统的一般化特性方程。将该特性方程曲线与可得区相结合,可在明确反应器系统流程结构、反应器类型的基础上确定RSR 系统最佳工艺条件。结合实例分析了反应器/分离器/再循环系统特性曲线的构造方法,考察了未反应物回收率m 值以及反应器系统进料点对RSR 系统一般化特性方程的影响。 王春利 赵文 金思毅 周传光关键词:化工过程 可得区 遗传算法在反应器网络综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5年 反应器网络综合问题一般都是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全局优化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功能性强的特点。本文将全局优化遗传算法应用到反应器网络综合中以避免传统的优化方法很难求得其全局最优解的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反应器的替代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通用的全混流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网络结构模型;然后采用全局优化遗传算法以及传统的数学优化工具GAMS(General Algorithm Model System)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研究表明,遗传算法可有效地求解此类反应器网络综合问题,且其计算结果优于传统优化方法的结果。 周红敏 金思毅关键词:遗传算法 反应器网络 CSTR 缓和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模拟计算 金思毅反应/分离/再循环系统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曲线的微分几何特性 2003年 从理论上证明了反应 /分离 /再循环系统最佳工艺条件方程曲线是反应与混合处理的光滑连接器 ,当分离回收率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CSTR(全混流反应器 )迹线 ;当 0≤ m<1时 ,该方程曲线为 DSR(微分侧流反应器 )轨线。研究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曲线性质既决定了反应 /分离 /再循环系统的特性 ,也体现了反应器子系统的特性。因此 ,当分离回收循环物流存在时 ,可通过研究反应器子系统本身的特性 ,确定反应 /分离 赵文 周传光 金思毅 徐俊波 韩方煜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无模板直接混合法制备了硫酸一次掺杂聚苯胺,经氨水解掺杂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然后在磷酸体系中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二次掺杂。研究了不同的磷酸浓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等对二次掺杂聚苯胺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得到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合成的优化条件,并通过四探针测试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掺杂态聚苯胺进行了研究与表征。结果表明,室温下磷酸浓度为1 mol·L^-1,搅拌反应24 h时,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以及产率达到最大值,电导率为0.25 S·cm^-1,产率达到138.7%。扫描电镜表征显示,磷酸二次掺杂可获得形貌良好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其长度可达400-600 nm,且纤维直径均匀;紫外谱图和红外谱图表明磷酸能有效的掺杂到本征态聚苯胺中,改善其电导率及产率;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磷酸二次掺杂聚苯胺较一次掺杂聚苯胺有着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杨小刚 王莉 金思毅 杨显 胡遵宝关键词:聚苯胺 防腐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