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懋林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垂体后叶素相关性低钠血症致脑桥外髓鞘溶解症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25岁。主因咯血2 h入住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呼吸内科,入院治疗第8天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发作性四肢抽搐由呼吸内科转入神经内科。于入院前2 h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量约30 m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钠136.50 mmol/L;凝血四项正常。
- 肖雪玲傅懋林鲁秋香
- 关键词: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发病机制
- MR灌注成像指导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MR灌注成像技术检查,筛选出灌注差的患者44例,其中研究组予进行球囊扩张术或/和支架成形术,共1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3.48±16.27)岁;对照组为拒绝介入手术或因经济、血管路径差、存在介入手术禁忌症等原因无法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共26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0.98±21.75)岁。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2例,均为脑梗死,其中1例为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所致;对照组患者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9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梗死6例。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0例,对照组患者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脑疝死亡,2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通过MR灌注成像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筛查,对灌注明显下降等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积极的介入干预治疗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该检查快速、准确、几乎无创、安全、无辐射。
- 傅懋林吴美娜陈晓瑜肖雪玲戴为正张永刚王双虎何文钦
- 关键词:MR灌注成像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 硫酸亚铁联用普拉克索治疗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硫酸亚铁单药治疗与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对改善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300 mg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拉克索(起始量0.125 mg口服,每晚1次,后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耐受程度逐步加量,最大剂量至0.5 mg口服,每晚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分别进行全面评估:包括IRLS评分、Epworth睡眠评分量表(ESS)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4、12周后IRLS评分及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IR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硫酸亚铁或联合普拉克索均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不宁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用药效果优于硫酸亚铁单药治疗。
- 戴为正傅懋林何文钦
- 关键词:硫酸亚铁不宁腿综合征
-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成功救治重症心源性基底动脉栓塞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03/56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意识呈中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左侧瞳孔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检查不合作,压眶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强化他汀等治疗,06:00急诊行 DSA 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显影,未见代偿。更换6F MPD 指引导管(强生公司,美国),并将其头端置于右侧椎动脉 V1段远端,微导管(EV3,美国)内衬微导丝(0.014 cm ×205 cm)经指引导管缓慢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置于基底动脉远端,经微导管内造影可见基底动脉远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将 Solitaier 可回收支架4 mm ×15 mm(EV3,美国)经微导管于基底动脉远端释放,回拉取栓,可见1枚破碎血栓。复查造影见闭塞段部分再通,基底动脉末端可见一血栓,远端血管显影差。再次重复取栓,取出1枚大小约4mm×4mm×3mm 红色血栓。复查造影(图1)可见:基底动脉闭塞段完全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 P2段远端未显影。结束手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等治疗。术后患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术后第3天意识恢复清楚,感视物模糊,查体:四肢肌力4+级,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内收、外展、向上
- 傅懋林戴为正邱佩琴王双虎何文钦
- 关键词: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双侧瞳孔不等大基底动脉闭塞
- 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120例,其中对照组35例,DSA检查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常规组40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每晚40mg;强化组45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每晚80mg。观察3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及CIN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术后3d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手术前后Scr、Bun、Ccr变化值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28.6%(10/35);常规组10.0%(4/40);强化组0,常规组的CI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组CI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3组病人术后7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术前服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且这种预防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且未增加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相对安全、有效。
- 傅懋林戴为正肖雪玲叶迎安何文钦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氟伐他汀脑血管造影大剂量
- 标准化管壁指数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壁指数(NWI)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8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经MRA检查证实狭窄程度≥50%)患者。将DWI检查阳性患者纳入梗死组,DWI检查阴性患者纳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分别于住院后第1、30、90、180天行HR-MR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时间NWI,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NWI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有8例患者退出本研究,其中梗死组3例、TIA组5例;为使两组患者例数一致,按照随机原则剔除TIA组5例患者,最终共纳入40例患者,梗死组、TIA组各20例。组别与时间在NWI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时间在NWI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住院后第180天NWI分别低于本组住院后第1天,且住院后第1、30、90、180天梗死组患者NWI大于TIA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后第1、30、90、180天NWI预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916〔95%CI(0.831,1.000)〕、0.885〔95%CI(0.782,0.988)〕、0.826〔95%CI(0.690,0.962)〕、0.955〔95%CI(0.732,0.9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65、0.705、0.600、0.610,灵敏度分别为85%、85%、85%、85%,特异度分别为90%、85%、75%、85%。结论NWI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当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斑块承载动脉的NWI>0.765时,需要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 张乾营刘旭红戴为正黄莹何桂凤傅懋林
- 关键词:脑梗死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 基底动脉闭塞行动脉取栓术后突发呼吸骤停1例
- 2016年
- 基底动脉闭塞病人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急诊血管开通介入治疗可以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拯救缺血半暗带。我院收治1例基底动脉闭塞病人,在行动脉取栓术后突发呼吸骤停,现报告如下。
- 肖雪玲傅懋林吴美娜
- 关键词:基底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窒息病例报告
- 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在介入治疗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在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07—2018-07收治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行CAS治疗的患者24例,研究组术前行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术后复查CTP及CTA定期随访。选取2012-07—2016-06收治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行CAS治疗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未行CTP及CTA扫描直接行DSA检查。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漏检率及1a后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未出现高灌注脑病、出血转化及脑疝形成等并发症。对照组中2例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出现高灌注脑病,并发症发生率8.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随访中研究组应检次数72次,共出现漏检3次,漏检率4.2%(3/72)。对照组应检次数72次,出现漏检14次,漏检率19.4%(14/72)。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0,P=0.004)。研究组1a后mRS评分(0.89±0.54)分,对照组为(1.64±1.30)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可能有助于减少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显著降低患者1a余mRS评分,改善远期临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TA、CTP属无创性检查,费用低,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漏检、失访等。
- 潘毓敦吴美娜傅懋林
- 关键词:一站式CT灌注成像颈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溶栓禁忌急性脑梗死1例被引量:9
- 2014年
- 患者 男,63岁。因“突发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5h”入院。患者缘于上午10:00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无法活动.15:00急诊至我院,行颅脑cT提示:(1)右侧基底节区脑实质密度稍低;(2)多发颅骨骨质破坏,考虑骨髓瘤。既往有“甲亢伴房颤”病史2年余,“多发性骨髓瘤”病史1年余,长期口服沙利度胺片。
- 吴美娜傅懋林廖丽红戴为正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左侧肢体无力禁忌溶栓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采用rt-PA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病人20例(研究组),其中单纯动脉溶栓病人12例,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溶栓术病人8例。选取我科同期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仅进行rt-PA静脉溶栓的病人1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病至置鞘成功时间为3.13~7.82(5.01±2.28)h,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为4.14~10.00(5.67±3.22)h。18例病人达到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达90%,其中脑梗死溶栓等级系统(TICI)评分达2b或3级者共16例,达80%。研究组入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值为(13.27±9.56)分;对照组入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值为(6.09±4.23)分,住院期间研究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3个月后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为(1.97±1.68)分,对照组为(3.44±1.99)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介入操作相关性并发症及其他脏器出血。两组病人症状性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具有较高血管再通率,可明显改善病人近期神经功能及远期临床预后,安全性好。
- 傅懋林张永刚肖雪玲王双虎何文钦
-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