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秋生

作品数:74 被引量:2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理学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微重力
  • 14篇热毛细对流
  • 14篇毛细对流
  • 12篇蒸发
  • 10篇贮箱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卫星
  • 6篇流体
  • 6篇货运飞船
  • 6篇飞船
  • 6篇值模拟
  • 5篇两相流
  • 5篇传热
  • 4篇气液界面
  • 4篇重力环境
  • 4篇微重力环境
  • 4篇两相流动
  • 4篇流层
  • 4篇变速
  • 4篇层流

机构

  • 71篇中国科学院力...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4篇刘秋生
  • 30篇朱志强
  • 16篇解京昌
  • 8篇林海
  • 8篇胡文瑞
  • 7篇刘荣
  • 5篇纪岩
  • 5篇胡良
  • 5篇李章国
  • 5篇陈雪
  • 4篇康琦
  • 3篇段俐
  • 3篇姚永龙
  • 3篇高源
  • 2篇唐泽眉
  • 2篇汪洋
  • 2篇赵建福
  • 2篇陈淑玲
  • 2篇朱丽红
  • 2篇王安

传媒

  • 14篇空间科学学报
  • 8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力学进展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力学学报
  • 2篇2006中国...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第六届全国湍...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实践五号卫生...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流动显示’2...

年份

  • 6篇2025
  • 4篇2024
  • 7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表面液滴热毛细迁移的实验研究
<正>首先从理论方面推导了固体表面液滴热毛细迁移速度、临界半径的关系式,然后通过实验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不同的液滴在二氧化硅底板上的热毛细迁移行为。液滴静置在一个固体表面上时,会出现部分润湿,完全润湿和不润湿的情况。对于部分...
陈雪朱志强刘秋生
SJ-5号卫星空间流体实验系统——开展遥科学实践
本文详细介绍了SJ-5号科学卫星微重力流体实验的用户系统的体系与配置及其对空间科学实验的支持。该系统在SJ-5号空间流体8天的实验过程中,取得约12000幅流场图象和30余小时全程多路温控温测数据,实现了两层流体在两个液...
胡行毅孟新苏建李保和姚永龙刘秋生刘方胡良
关键词:遥科学微重力
实践五号卫星两层流体Marangoni对流和热毛细对流研究
两层流体空间实验以遥现、遥操作为主,结合程控实验模式,完成了8天34圈次的遥科学实验。实验实时获得了热毛细对流和Marangoni对流两种物理模型在10-5g和10-2g两种微重力水平下的流动图像和温度数据,及实验装置状...
胡良刘秋生刘方张璞姚永龙胡文瑞胡行毅孟新李保和苏健
关键词:遥科学热毛细对流
多层流体的Marangoni对流被引量:10
2002年
介绍微重力环境下矩形液池中多层不相混液体的Marangoni对流及其不稳定性.Marangoni对流流动的形成是由于在该系统施加一个与液体交界面相垂直的外加温度梯度.Marangoni对流的线性不稳定性分析是基于无限延长矩形液池内的两层流体系统.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Marangoni对流的流体动力学和热传输特性,将多层流体的Marangoni对流同两层流体中外加温度梯度与流体交界面平行时引起的热毛细对流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
刘秋生
关键词:热毛细对流微重力
一种空间变重力在轨流体实验系统及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空间流体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空间变重力在轨流体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变重力离心平台,用于制造实验所需的可变的微重力环境;实验箱,安装于所述变重力离心平台的变重力离心平台上,其内设置有实验贮箱和储液贮箱;电控箱,...
刘秋生解京昌何乃峰王青温陶跃群高伟
一种微重力-变力环境中的空间流体管理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重力‑变力环境中的空间流体管理试验装置,包括变推力电推进机构、模拟试验贮箱、光学观测机构和数据终端,模拟试验贮箱与变推力电推进机构连接并在变推力电推进机构的带动下运动,光学观测机构设置在模拟试验贮箱的一...
刘秋生解京昌朱志强林海
实践十号卫星蒸发对流箱地面科学实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实践十号卫星蒸发对流实验旨在研究置于加热底板的蒸发液滴在相变过程中,表面蒸发与表面张力驱动对流的耦合机理及其不稳定性.为与空间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蒸发对流箱完成在轨工况的科学匹配实验,获得相应工况的地面科学数据、工程参数及实验图像.通过对地面科学匹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液滴形貌(体积、表面积、接触角、液滴高度、液滴直径)变化规律,以及液滴蒸发过程中温度、热流量、蒸发速率和蒸发流量的变化规律.依据实验结果分析研究了具有质量交换的复杂流体相变界面的热质传输规律.
徐国峰朱志强刘秋生陈雪林海解京昌
关键词:液滴蒸发热毛细对流热流量
基于红外热像仪对珠状凝结换热过程实验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红外热像仪,观测冷凝液滴的形成、生长以及液滴之间汇聚、滚落过程.实验发现在珠状冷凝过程中,其表面温度变化显著.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小液滴逐渐汇聚成大液滴,其液滴单位面积换热量明显下降,液滴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微纳米级小液滴在珠状冷凝换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液滴在洁净表面上的珠状凝结和液滴在汇合后自清理表面上的珠状凝结表现出不同的温度分布,即珠状凝结汇聚后的自清理表面一直被前驱膜所覆盖.
王许稳晏硕刘秋生朱志强
关键词:珠状凝结红外图像热流量相变传热
天舟一号空间冷凝实验装置地基冷凝实验
2016年
天舟一号(TZ-1)蒸发与冷凝实验装置地面科学匹配实验是优化空间实验参数与两相试验系统技术参数的重要环节.通过地面科学匹配冷凝实验,控制冷凝实验输入条件,观察条件变化给非稳态冷凝换热带来的影响,可为空间实验数据处理提供修正依据.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改变冷凝台和蒸气温度,获得换热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指导空间实验数据采集和液池加热;通过实验验证蒸气压力对液膜换热系数的影响.实验还证明了冷凝台温度、蒸气温度、抽气压力等对换热系数也都有很大影响.地面科学匹配实验对于完善实验装置、优化工况与实验参数以及提高实验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晏硕王许稳刘秋生朱志强
关键词:两相流动换热系数
空间在轨流体输运稳定性落塔实验被引量:1
2016年
空间流体管理是微重力流体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有外力驱动的开口流道毛细流动界面稳定性研究是其重要的内容.设计研制了一种微重力双流道流体输运实验装置,采用的两个流道分别为截面相同的对称内角和非对称内角,并有相同的开口长度,在百米微重力落塔进行了10次双舱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液面特性,判定流动的类别,将流动形态分为亚临界、临界和超临界三种,确定了两个流道的临界流量,并对两个流道毛细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陈小亮高源刘秋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