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波

作品数:122 被引量:2,081H指数:30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8篇土壤
  • 42篇污染
  • 40篇重金
  • 40篇重金属
  • 15篇蔬菜
  • 14篇
  • 13篇农田
  • 12篇菜地
  • 12篇菜地土壤
  • 11篇重金属含量
  • 11篇金属含量
  • 10篇镉污染
  • 10篇污染评价
  • 10篇污染土
  • 10篇污染土壤
  • 10篇西江流域
  • 10篇流域
  • 9篇农田土壤
  • 9篇
  • 7篇水稻

机构

  • 96篇桂林理工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河池学院
  • 2篇广西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北京中科博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122篇宋波
  • 37篇陈同斌
  • 21篇张云霞
  • 19篇钟雪梅
  • 18篇雷梅
  • 14篇陆素芬
  • 14篇余元元
  • 11篇郑国砥
  • 10篇黄泽春
  • 10篇杨军
  • 10篇田美玲
  • 9篇郑袁明
  • 9篇杨子杰
  • 6篇李晓燕
  • 6篇袁立竹
  • 6篇谢云峰
  • 5篇张学洪
  • 5篇高定
  • 5篇周国清
  • 5篇廖晓勇

传媒

  • 23篇环境科学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地理研究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生态与农村环...
  • 5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大田试验的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甜糯玉米低积累特性被引量:2
2023年
为筛选适合在铅(Pb)、镉(Cd)复合污染土壤种植的低积累特性甜糯玉米品种,选取39个玉米品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其籽粒和秸秆对Pb和Cd的富集特性和差异.将玉米产量、富集系数和基于土壤Pb和Cd风险阈值的方法作为筛选低积累玉米品种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籽粒和秸秆的Pb和Cd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籽粒对Pb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00 03~0.002 30和0.01~0.15,秸秆对Pb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03~0.065和0.64~4.28.通过对不同玉米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综合不同品种玉米的土壤Pb和Cd风险阈值得出,惠甜5号、新美甜818和玉糯9号可在Pb和Cd含量超风险管制值的耕地安全生产,天贵糯937和金萬糯2000可在Cd含量超风险筛选值的耕地安全生产.惠甜5号、新美甜818和玉糯9号作为Pb和Cd复合低积累品种,适宜在广西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上推广种植,天贵糯937和金萬糯2000作为籽粒低积累、秸秆Cd高积累品种,建议将其作为植物修复资源加以利用.
唐乐斌李龙宋波董心月韦美溜
关键词:甜糯玉米镉(CD)复合污染土壤
广西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59
2018年
为探明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集2 187个农田土壤样品,测试其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统计理论与GIS空间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作风险评估;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重金属Cd富集情况最为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旱地土壤与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水田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相应旱地土壤;西江流域农田土壤Cd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Pb、Zn、As、Cd、Cu的富集是由矿业活动、交通和污水灌溉等人为因素引起的,Ni和Cr则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流域上游As、Cd、Pb、Zn、Cu高含量区均分布于刁江流域及大环江流域,其中Cd高值分布范围最广,南丹县大厂车河地区高值样点最为密集,说明矿区活动给当地农田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宋波张云霞庞瑞杨子杰宾娟周子阳陈同斌
关键词: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生态风险
广西西江流域土壤Sb含量特征分布与污染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广西西江流域土壤Sb含量特征及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土壤Sb跨度大,为0.04~3 495.00mg/kg,上游地区的Sb含量显著高于下游。西江流域土壤Sb的背景值为4.76 mg/kg,显著高于广西Sb背景值(2.12mg/kg);矿区土壤、旱地土壤、水田土壤Sb分别为546.00、6.65、2.38mg/kg,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5618—2008)二级标准为限定值,超标率分别为81.4%、45.2%、15.1%。Sb高值聚类区集中于南丹县的南部、刁江流域上游、都安县北部段、忻城县南部以及宜州市北部,而上游地区的南丹县北部以及下游的黔江、浔江、蒙江主干流流经的地区及象州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聚类区;Sb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刁江流域的南丹县、都安县以及宜州市,流域特征明显;流域土壤样本Sb总体介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之间,污染主要分布于河池地区的都安县、河池市以及南丹县,这主要与上游的矿业活动和高背景Sb有关。
杨子杰宋波王佛鹏张云霞张云霞李藜李藜
关键词:西江流域土壤SB污染评价
含磷材料在铅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5年
铅不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低剂量铅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铅的生物有效性与其生物毒性密切相关,降低土壤铅生物有效性是铅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含磷材料可作为铅的稳定修复剂的特性被广泛地接受。含磷材料通过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作用与铅离子形成稳定的磷氯铅矿类物质[Pb_5(PO_4)_3X;X=F,Cl,Br or OH]。通过概述国内外关于含磷材料原位钝化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分子机理,列举了几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含磷材料(如磷酸、磷酸盐、羟基磷灰石、磷矿石等)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温度、p H值、磷铅摩尔分子比等影响因子及其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含磷材料原位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工程适用性及其长期稳定性。
宋波曾炜铨陆素芬余元元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钝化原位修复
湖南锡矿山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锑迁移转换特征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0
2022年
为了解湖南锡矿山周边土壤与农产品锑(Sb)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为锑矿区土壤锑污染防治和农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锡矿山为研究区,采集周边不同区域农田土壤及相应农产品,共计193对,通过分析土壤锑含量、基本理化性质和农产品锑含量,研究锑在土壤-农产品系统中迁移和转换特征,并且对土壤及农产品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矿场中心区、矿场南区、乡镇中心区、城乡交接区和矿场北区的土壤ω(Sb)分别达到了(2348±2165)、(1298±884.1)、(311.8±526.5)、(302.5±355.9)和(215.6±183.2)mg·kg^(-1),超标倍数分别达到65.22、36.06、8.66、8.40和5.99倍.农产品中莴笋、葱、白菜、空心菜、蒜和豌豆苗的锑富集系数在0.01~0.1,对锑吸收能力相对较高;丝瓜、油麦菜、辣椒、胡萝卜、苦瓜、玉米、茄子、豇豆和芹菜的锑富集系数低于0.01,对锑吸收能力相对较低.安全评估结果表明根茎类和葱蒜类蔬菜有极高的锑污染风险;叶菜类和豆类蔬菜有较高锑污染风险;茄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和玉米(谷类)锑污染风险较低.因此急需对矿区采取土壤锑污染治理措施,同时为实现矿区农用土地安全利用,应选择远离矿场中心区土壤锑含量较低区域的农田作为种植区,并优先选择对锑吸收能力较弱的农产品进行种植.
张龙宋波黄凤艳肖乃川顿梦杰
关键词:农产品锑污染安全评价
北京城市广场及校园表土(灰尘)中重金属水平与健康风险被引量:56
2010年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广场和学校表层土壤与相应的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调查,探讨土壤与灰尘之间元素分布的差异及来源,评估青少年在校期间通过灰尘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城市广场和校园土壤中Cu、Pb和Zn、灰尘中As、Cu、Pb、Zn和Cd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土壤(灰尘)中As、Ni、Cu、Pb、Zn和Cd超过背景值的样本比率分别为67%(27%)、13%(63%)、83%(100%)、73%(100%)、83%(100%)和53%(100%)。土壤中Cu、Pb和Zn存在一定积累,灰尘中Cd、Cu、Pb和Zn积累较重。灰尘中Cu、Pb和Zn显著高于土壤。校园土壤中Ni显著高于城市广场土壤,其他元素两者之间差异不大;校园灰尘中Ni、Pb和Zn显著高于城市广场。中学生通过校园灰尘摄入没有导致明显的健康风险。
李晓燕陈同斌雷梅谢云峰周广东宋波
关键词:重金属城市广场校园土壤
中国城市污泥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64
2009年
于2006年从全国范围内选取98个城市污泥样品,测定了其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有机质、总氮、总磷及总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9.6、22.2和5.83g/kg,其中总氮和总磷含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和鸡粪的。与200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城市污泥的总氮、总磷含量显著增加,总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
郭广慧杨军陈同斌郑国砥高定宋波杜伟
关键词:城市污泥有机质总氮总磷
中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108
2009年
于2006年从全国范围内选取107个城市污泥样品,测定了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污泥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2、2.01、93.1、219、2.13、48.7、72.3和1058mg/kg。与2001年以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Cd、Cr、Cu、Hg、Ni、Pb和Zn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2.3%、49.7%、54.9%、25%、37.2%、44.8%和27%。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相比,城市污泥中Cd、Cu、Ni和Zn含量的超标率相对较高,其超标率分别为6.5%、6.5%、6.5%和11.2%。
杨军郭广慧陈同斌郑国砥高定杨苏才宋波杜伟
关键词:城市污泥重金属
南丹矿业活动影响区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被引量:26
2016年
为评估"有色金属之乡"——南丹典型村庄常住居民蔬菜消费中重金属暴露风险,对矿业活动影响区大厂镇、车河镇和长老乡及对照区六寨镇典型村庄蔬菜和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通过连续3 d入户膳食调查获得蔬菜消费量数据,并采集37个菜地土壤样品及166个蔬菜样品,分析其As、Pb、Cd、Cu、Zn和Sb含量,通过污染指数法和重金属摄入量评估暴露接触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厂镇、车河镇、长老乡和六寨镇;矿业影响区蔬菜As、Pb和Cd的超标率分别为5.60%、71.1%和32.3%,对照区蔬菜Pb和Cd的超标率分别为57.1%和37.5%;大厂镇和车河镇成人经蔬菜途径进入人体的As、Pb、Cd、Cu、Zn和Sb含量显著高于六寨镇;4个地区蔬菜As、Pb、Cd和Sb对应的目标危险系数均高于Cu和Zn。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厂镇和车河镇蔬菜As的年健康风险分别为10.64×10-5和10.20×10-5a-1,远高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表明居住在矿业密集区的居民面临较严重的重金属接触暴露风险,且显著高于对照区。
陆素芬宋波伏凤艳余元元朱楠钟雪梅
关键词:重金属蔬菜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锌的积累及其污染风险被引量:76
2006年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自然土壤以及公园等7种土地利用方式共630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锌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7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园>果园>稻田>绿化地>菜地>自然土壤>麦地。占样点大多数的麦地和自然土壤的锌含量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而公园、果园、稻田和菜地土壤锌含量则显著高于背景值。与土壤锌含量基线值相比,公园、果园、菜地土壤超标率分别为25.8%、23.8%、9.7%,其它利用方式的土壤超标率并不严重。石景山、昌平、朝阳、丰台4个区是超标样点集中分布的地区。金属冶炼、交通以及垃圾填埋可能是导致土壤锌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郑袁明宋波陈同斌郑国砥黄泽春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重金属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