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刚
- 作品数:47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化学工程更多>>
- 化学课程文化学研究初探
- 2011年
- 科学建构化学课程理论体系对于现代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以文化学及课程理论为基础的化学课程文化学体系,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学课程,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的文化性复归。
- 廖志刚裴波季春阳
- 关键词:化学课程课程理论
- “以素养为本”基于知识加工理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有效的知识加工策略,构建“1-(2+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为例进行案例设计。案例以“防病毒口罩材料的合成与研发”为真实情境贯穿线索,与高分子合成具体知识学习相融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层进式问题”引导“逻辑性任务”,突出“有效性评价”,开展激活、获得、巩固和迁移四阶段教学,促进陈述性知识程序化、策略化,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学科本质,从知识、素养、精神三个层面开展有效建模,通过“例-规-例”等合理的策略帮助学生巩固模型,深化学生的模型应用与转换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的远端迁移。
- 王欣宇廖志刚黄梅杜华
-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跨学科
- 新课程实施中对化学前沿知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5
- 2008年
- 对化学前沿知识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化学前沿知识的课程教育功能,并对如何用好化学前沿知识课程资源的方法作了具体说明。
- 季春阳付伟凭廖志刚
- 关键词:课程资源
- 化学笔记学案的开发与运用
- 2022年
- 一、问题提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的重心要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过程体验,促进知识建构,是新课改的重要核心问题。记笔记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表征。
- 何莹莹廖志刚
- 关键词:新课改激发学习兴趣学案记笔记知识建构
- 基于“1234”模式的二氧化碳性质创新实验教学被引量:1
- 2024年
-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对初中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中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CO_(2)制取装置不利于节约药品;2.教材中涉及倾倒CO_(2)、CO_(2)的溶解性实验、CO_(2)与水反应等实验,过程复杂且所需CO_(2)较多,若分组实验,浪费时间;3.在CO_(2)与水反应实验中,4朵小花没有同时展示,影响学生对比观察。
- 郑海珠李刚廖志刚
- 关键词:初中教材创新实验教学二氧化碳性质溶解性
- 一种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方法
- 一种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方法,涉及催化降解聚酯材料的方法。解决现有传统用于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无机类催化剂难以回收,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催化降解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
- 岳群峰金英学廖志刚李桂春
- 文献传递
- 在高师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再生产——如何在高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被引量:11
- 2005年
-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师范教育本身对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培养并未曾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将“教书育人”这种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内化于每一个师范生的能力结构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有机传承,为他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是现代师范教育研究、实践应当注重的环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研究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季春阳廖志刚
-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能力
-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理念已经深入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理念。本文先分析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然后讨论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以供同仁参考。
- 马亚杰于泓廖志刚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 中国与俄罗斯中学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设置的比较被引量:4
- 2019年
- 通过对比中国与俄罗斯中学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差异与共性,探讨中俄2国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并分析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及不足,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优化我国化学实验教学。
- 廖志刚张欢
-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室
- 基于能斯特方程探究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模型——以三价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的数字化实验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氧化还原与化学平衡均为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将氧化还原与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会展示出丰富的化学信息。能斯特方程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构成了实现学生“微粒观”与“变化观”协同建构和多向整合的中介桥梁,使学生思维产生连锁化效应,可以深度激发化学认知,有效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 田一鸣廖志刚
- 关键词:化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