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历史地理 更多>>
基于煤炭资源流动效率的长三角地区能源供给侧改革分析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煤炭资源流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上海、江苏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浙江处于波动状态,煤炭仍然是江苏及浙江的主要能源;上海、浙江煤炭资源消费几乎全部依赖于煤炭资源的... 张新林 赵媛关键词:能源管理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新疆各行业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及间接碳排放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最多,其中制造业是最主要的推动力,所占的比重最高;直接碳排放具有行业集中的特点,高度集中在少数高耗能的行业部门,而且集中度有增加的趋势;行业可划分为3种类型,高碳行业大部分具有规模较大的特征,是新疆经济发展和直接碳排放的主要行业。行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而且大部分行业间接碳排放要超过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行业集中度要高于直接碳排放的行业集中度,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间接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需要对间接碳排放给予足够的重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应作为未来治理规划的重点行业。 张新林 赵媛 王长建煤炭资源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及协调关系量化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为从效率的角度探索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方式,本文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测度不同区域煤炭资源流动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汇地方面,各项效率最高的区域均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各项效率相对偏低;(2)源地方面,内蒙古综合效率最高,新疆最低;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要大于规模效率的影响,而贵州、新疆规模效率较高,受规模效率驱动的影响比较大;(3)整体上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高,结构较为合理,并且产业集中程度较高;(4)汇地煤炭资源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各项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对应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煤炭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集中度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平均值最高;(5)源地煤炭资源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各项系数均达到了高协调耦合阶段,总体上看,流动效率与高级度的耦合度平均值最高.最后依据不同区域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别提出了针对源地和汇地不同区域的对策建议,以优化煤炭资源在空间的配置效率,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张新林 赵媛关键词:产业结构 耦合度 协调度 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反弹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基于IPAT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新疆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碳排放呈现反弹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对碳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其中第二产业能耗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贡献作用,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王长建 张虹鸥 汪菲 张新林关键词:能源消费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哈萨克斯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动态演进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计算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2-2010年的碳排放量,并对哈萨克斯坦近20a来碳排放进行阶段划分,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对不同阶段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2-2010年,哈萨克斯坦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拐点在1999年。煤炭消费仍然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是受长期以煤为主能源供应政策影响的一种必然结果;(2)碳排放不同阶段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同。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能源强度降低是抑制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贡献因子。并以此提出哈萨克斯坦未来能源战略的一些政策建议。 王长建 张小雷 杜宏茹 汪菲 李俊 张新林 倪天麒关键词:能源消费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基于碳中和的旅游景区净碳排放估算与低碳景区建设——以镇江“焦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1 2016年 旅游景区是低碳或碳中和旅游实践的重要节点.以镇江焦山风景区为例,首先分析了旅游景区碳源、碳汇的构成,其次分别对旅游景区交通、管理及废弃物碳排放和林地、草地、园地、水域、滩涂的碳吸收进行了测度,并对焦山风景区的碳源、碳汇做了综合评估,得出以下结论:交通碳排放在焦山风景区碳排放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交通过程中碳排放是焦山风景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措施;林地、湿地碳吸收量最多;焦山风景区碳汇能力相对较强,是镇江市重要的碳汇地.因此焦山风景区应充分发挥碳汇能力,为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做出贡献;最后提出了焦山风景区建设低碳景区的实现路径. 王志民 张新林 邱小樱关键词:碳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流动优势度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5 2016年 引入天然气资源流动优势度概念,对2000-2012年中国天然气资源流动输流地与汇流地优势度进行测算,并对其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输流地、汇流地的数量及优势度随时间不断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2输流地优势度集聚性先降低后升高,热点区在西北部区域,空间上表现出向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最后呈现出接近南北方向偏移;汇流地优势度空间上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热点区在东部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趋势。3天然气资源流通条件及产量是输流地优势度空间格局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汇流地天然气资源消费、天然气工业及流通条件是汇流地优势度重心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程度逐渐加强。 张新林 赵媛 许昕 王长建关键词:优势度 天然气 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4年 通过构建脱钩理论的Tapio脱钩模型,研究新疆1990—2010年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借助IPAT模型及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从碳排放总量及能源强度方面,对脱钩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新疆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之间处于弱脱钩及扩张连接状态;各个脱钩状态下,影响CO_2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通过技术进步来促使CO_2排放强度下降是实现新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增长脱钩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将技术进步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唯一手段来实现节能。 张新林 王强 王长建 鲁建荣关键词:CO2排放 中国煤炭资源流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2017年 运用全局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4年中国煤炭资源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论:①我国煤炭资源流的源汇地的集聚性相对比较明显。②源汇地热、冷点区均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③煤炭资源流网络密度较低;山西、河北在网络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山西、河北、内蒙古为节点流强度最高地区;山西-河北煤炭流为主要轴线。④煤炭资源流系统出现内部凝聚特征,各子群并未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子群内外联系相对较弱,未实现一体化,整体上没有形成稳定的、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 张新林 赵媛关键词:物流 拓扑结构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53 2014年 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95-2011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乌鲁木齐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并以人口非农化演进和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指标则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是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表明乌鲁木齐的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是单向的胁迫作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还没有形成交互胁迫相互促进的动态耦合态势。预测方差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对生态环境压力具有负的冲击效果,对生态环境响应从第1期一直保持着正的冲击效果。从长期预测来看,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解释能力正在逐步提升,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不断提高着环境保护投资比重和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但是更应理性看待以城市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的措施。 王长建 张小雷 杜宏茹 汪菲 张新林 倪天麒关键词:城市化 生态环境 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