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早娣

作品数:2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加速器
  • 7篇石墨
  • 7篇石墨烯
  • 7篇团簇
  • 5篇离子
  • 5篇离子注入
  • 4篇电源
  • 4篇负离子
  • 4篇串列加速器
  • 3篇低压电源
  • 3篇电离
  • 3篇碳团簇
  • 3篇离子束
  • 3篇计算机控制
  • 3篇场电离
  • 2篇低能量
  • 2篇电极
  • 2篇碳膜
  • 2篇中子
  • 2篇中子发生器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1篇休斯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1篇张早娣
  • 20篇付德君
  • 16篇王泽松
  • 9篇王世旭
  • 4篇李慧
  • 4篇张瑞
  • 3篇闫少健
  • 3篇周溯源
  • 2篇郭立平
  • 2篇刘传胜
  • 2篇何俊
  • 2篇黄志宏
  • 2篇田灿鑫
  • 2篇李慧
  • 1篇周霖
  • 1篇黎明
  • 1篇刘家瑞
  • 1篇尚艳霞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第九届全国高...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2012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团簇负离子束研究
2014年
本文采用在武汉大学1.7MV串列加速器上的铯溅射负离子源(SNICS)产生碳团簇离子束,然后将离子注入到镍膜中,在样品表面成功制备了少数层石墨烯,用拉曼光谱进行了表征.
张瑞张早娣王泽松王世旭付德君
关键词:加速器离子注入碳团簇负离子石墨烯
一种场发射和场电离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场发射和场电离测量装置,由真空腔、电极部分、低压电源、高压电源、数字电流表、数模转换器和计算机系统构成,电极部分由顺次垂直安装在真空腔中的发射极、栅极和收集极构成,三者之间分别用绝缘材料隔开;栅极、低...
张早娣王泽松付德君
文献传递
低能团簇负离子束研究
本工作在1.7MV串列加速器的注入器中建立了团簇离子束注入装置,在磁分析器内部安装静电扫描器,用改进的法拉第杯作为注入靶室,用铯溅射负离子源产生碳团簇(C1-C10)离子束,进行能量为0.6-20KEV/ATOM的低能离...
张瑞王泽松张早娣王世旭付德君
关键词:加速器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基于分布式电磁铁的矩形平面阴极电弧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磁线圈的矩形平面阴极电弧靶,包括矩形平面靶材本体及其背面布置的不少于2组的电磁铁组,各电磁铁组为与电源连接的、不少于2个的串联电磁铁。在电弧产生过程中,使各电磁铁组交替与电源导通,从而使得弧斑...
黄志宏张早娣付德君
文献传递
一种用碳团簇离子束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用铯离子溅射石墨靶产生小碳团簇负离子束,在合适的真空条件下,经减速电场后在基材表面上扫描沉积形成超薄碳膜。本装置主要由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和真空系统组成。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依...
王泽松王世旭张早娣付德君
文献传递
一种场电离粒子发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电离粒子发生器,由真空腔、电极部分、低压电源、高压电源、束流表和计算机系统构成,电极部分由顺次垂直安装在真空腔中的发射极、栅极和收集极构成,栅极通过真空腔中导出的低压电极与低压电源连接,低压电源、束流表...
张早娣王世旭王泽松付德君
文献传递
加速器联机装置研究
本文介绍武汉大学加速器联机装置,包括加速器-电镜联机、团簇负离子和RBS/PIXE/C装置,由串列加速器、离子注入机和透射电镜构成,离子束沿水平方向传输,与透射电镜的电子束垂直,与电镜样品的夹角为0~52°可调,实验观测...
王泽松王世旭张早娣何俊田灿鑫闫少健刘传胜郭立平付德君
关键词:DAMAGE
文献传递
串列加速器装置的功能扩展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在2×1.7MV串列加速器前端设计并安装静电扫描装置和靶室,扩展了其0~30keV低能注入和沉积功能.利用低能离子注入的方法分别在Ni/SiO2和铜箔衬底上得到石墨烯薄膜,并运用Raman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样品的形貌、薄膜层数及缺陷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铜箔衬底上得到双层石墨烯薄膜.通过调试高能端和200keV注入机联机实验,在双束靶室中得到He,Li,C,N,Fe离子束,用于双束注入和辐照损伤等研究.
尚艳霞王泽松张早娣张瑞李慧周霖黎明刘家瑞付德君
关键词:串列加速器石墨烯
2×1.7MV串列加速器功能扩展及应用研究
在加速器-电镜联机装置的基础上,发展了加速器系统的两项扩展功能应用:低能团簇离子注入系统和加速器-离子注入机三束辐照系统。前者是在铯溅射负离子源的引出端和串列加速管之间建立了低能靶室,安装有法拉第杯式样品台,从离子源引出...
王泽松张早娣李慧周溯源付德君
一种用碳团簇离子束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超薄碳膜的方法。用铯离子溅射石墨靶产生小碳团簇负离子束,在合适的真空条件下,经减速电场后在基材表面上扫描沉积形成超薄碳膜。本装置主要由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和真空系统组成。离子源、扫描器、沉积靶室依...
王泽松王世旭张早娣付德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