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高评

作品数:55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台湾成功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宋诗
  • 4篇宋代
  • 3篇书法
  • 3篇文学
  • 2篇新语
  • 2篇叙事
  • 2篇学术
  • 2篇学位
  • 2篇学位论文
  • 2篇诗人
  • 2篇诗学
  • 2篇诗眼
  • 2篇经学
  • 2篇会通
  • 2篇活字
  • 2篇《诗人玉屑》
  • 1篇雕版
  • 1篇雕版印刷
  • 1篇读诗
  • 1篇敦煌写卷

机构

  • 20篇台湾成功大学
  • 2篇香港树仁大学
  • 1篇浙江越秀外国...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2篇张高评

传媒

  • 3篇文学与文化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文史哲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学术
  • 1篇中文学术前沿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汉籍与汉学
  • 1篇第四届宋代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禅思与诗思之会通——论苏轼、黄庭坚以禅为诗被引量:2
2011年
会通化成,为宋型文化主要特色之一。宋代不同学科间之互动会通频繁,跨际整合蔚为时代主潮。禅学对文学之影响,诗思受禅思之濡染,特其一而已。宋代士人禅悦成风,禅思亦多会通诗思,表现有四:呵佛骂祖与破体出位、绕路说禅与不犯正位、参禅悟入与活法透脱、自性自度与自得自到。东坡一生得失荣辱多现于诗,往往以《金刚经》'如是观'安顿生命,超脱自在,以《六祖坛经》'无住为本'追求随缘自由,出入于法度豪放之间,斟酌乎有法无法之际。东坡娴熟《华严经》,以诗融禅,于是理事圆融,事事无碍。诗风之巧便尖新,开示捷法,实得云门宗风之启发。临济黄龙宗风,机锋峻烈,有悖常情;不入思维,言语道断;脱略窠臼,游戏三昧;故黄庭坚作诗有得于临济宗风者,如文脉断裂,语境转换;游戏三昧,打诨通禅;妙脱蹊径,言谋鬼神,所谓'诗到江西别是禅'。佛禅强调'了无分别',整体把握。黄山谷泛说文学、书道,禅思禅法贯通诗思书法,足见创新自得思维之一斑。宋诗在学唐变唐之余,既致力破体出位、不犯正位,又追求活法透脱、自得自到。宋诗大家苏轼、黄庭坚'以禅为诗'之诗风如此,对宋诗特色自有推助之功。于是宋诗相较于唐诗,遂有殊异之风格;钱钟书《谈艺录》宣称'诗分唐宋',此或其一端。
张高评
关键词:禅思诗思会通黄庭坚
宋代雕版印刷与传媒效应被引量:11
2011年
印刷传媒对于文学之激荡,是一个值得研究之课题。整合宋代版本学、目录学、印刷史料及诗话、笔记、诗文集、序跋等文献,考察印本图书相较于写本,传媒效应存在异同,对于文风士习,生发影响显著;对于阅读接受、士人习性亦有改易。雕版印刷对于规矩法度之讲求、能入能出之提倡、诗话评点之崛起、文学体式之嬗变、经典研究之复兴、学术风尚之转变,产生了种种影响。
张高评
关键词:雕版印刷版本学校雠学
南宋使金诗与边塞诗之转折
一、前言边塞诗,发端于《诗经》,形成于南朝,繁荣于唐代,新变于两宋。举凡书写边塞有关之诗篇,如从军出塞、守土卫边;遣使北国、沦落异域者皆属之。上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下自风土、民心、国恩、亲情,皆可挥洒入诗。或叙事,...
张高评
关键词:使金诗绍兴和议《全宋诗》
文献传递
司马迁史传文学与历史编纂学——义寓于叙事与实录存真
2023年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盖结合真、美、善而一之,堪称史传文学的典范。本文从《春秋》书法切入,追本溯源史传文学的叙事传统,如何“或笔或削”?如何“属词比事”?进而探求《史记》如何“互见叙事”,如何“忌讳叙事”?《史记》之实录存真,取决于或笔或削、属辞比事。《史记》以属辞比事,表述历史真实;以笔削书法,体现互见叙事、忌讳叙事。顾炎武称《史记》,有所谓“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即是比事见义、属辞显义之法。亦即经史学者所云录实事、直书其事、见诸行事、稽之以事、以事为经、直书而义自见。《春秋》与史传,多因文以见义,而义都不说破,故不稽之以事,则文不显。胡安国《春秋传·序》称:“空言独能载其理,行事然后见其用。”其此之谓。要之,“太史公曰”之外,《史记》以叙事为论断,理事圆融而无碍,而是非褒贬自见者,最为司马迁史传文学、历史编纂学、实录存真之最大宗。
张高评
关键词:史传文学《史记》
《春秋宗朱辨义》与直书示义之书法
2024年
持比事属辞为研究视角,参考《朱子语类·春秋纲领》之论说,以《春秋宗朱辨义》为研究文本,考察张自超《春秋》学之原委,究竟如何宗朱。同时阐述即事可以显义,比事属辞可以观义以及以《经》治《经》,可以“无传而著”诸理念。上述观点,分两节阐说论证:一是“直书示义,予夺俱见”与朱子《春秋》学。拟从“但据直书,而善恶自著”之视角,凸显朱子《春秋》学之主轴,为后半幅论说提供学理依据。二是“据事之实,仍史之文”与《春秋》宗朱。朱子《春秋》学,或语焉不详,未臻完善;或疑似之际,有待辨析。张自超《春秋宗朱辨义》,既述且作,兼顾“宗朱”与“辨义”,往往于前修未密处,后出转精,以建构自成一家之《春秋》诠释学。由此观之,张自超著《春秋宗朱辨义》,堪称朱子《春秋》学之功臣。
张高评
经学与文学的会通被引量:1
2007年
经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传统文学的根本,文学理论的祖始.本文就学科的整合和联姻观点,论述两大主题:经学典籍的文学解读,文学理论对经学的受容.前者分史传文、哲理文、杂文,以解读十二经之文本,提供六十余个研究课题.后者依文艺学原理,分文学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四者,以阐明文艺理论对经学的受容与影响.
张高评
关键词:经学文学文学理论会通受容
台湾宋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被引量:5
2004年
探讨五十年来台湾宋诗研究之五项现况,包括:研究基地,以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东吴大学为主;研究学者,为毕业于上述四校之老、中、青三代学人;研究选题,较集中于大家名家作品之考察,选择诗话笔记作学位论文者尤多;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归纳法、分析法,间有运用比较文学、科际整合法者;学术专刊,以成功大学主编《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文津出版社发行宋诗专著最为大宗。复就目前研究现况之优长或缺失作检讨,提出展望意见,以策励来兹,自勉勉人。
张高评
关键词:宋诗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学术原创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与创发——敦煌写卷与唐宋昭君诗之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敦煌写卷《王昭君变文》(P.2553),咏写昭君故事,相较于唐宋诗222首之歌咏,就原型论、主题学而言,新变创发极多,传承沿袭殊少。唐人诗(含敦煌写卷王昭君故事三种)津津乐道之画图、红颜、青冢,两宋诗侧重凸显之和亲、琵琶、华夷,变文多略写或不写。《王昭君变文》最大之新变与创发,在渲染单于之爱情,明妃之乡情,以及大汉之恩情,三者交织,凄婉动人。恩情与爱情之一往情深,化为马致远《汉宫秋》之多情君王;明妃之思乡成病,妾死报汉,则亦变成自沉黑江,千古传恨。敦煌本王昭君故事,大抵为民间讲唱文学,与唐宋诗雅正文学不同者,往往设身处地,绘影绘声,长于铺陈形容,唱叹有情。变文讲史,多出于拟言代言,同情王昭君身不由己之悲惨命运。考察敦煌写卷之遗妍开发,于历代王昭君故事之形成与发展别具创造之关键意义。
张高评
关键词:唐宋诗
台湾《春秋》经传研究与博士论文
2005年
博士硕士学位是旷日废时的心力投资,更是专业严谨的学术研究养成训练。尤其是《春秋》经传之研究,由于文字古奥,言微义大,牵涉专门,因此无师自通,别子为宗者绝少。考察台湾五十年来《春秋》经传研究之概况,拟以博士论文之选题类属为主,探讨学位论文对《春秋》经传研究的取向。
张高评
关键词:博士论文硕士学位养成训练学术研究学位论文
北宋读诗诗与宋诗之学唐变唐
《全宋诗》前30册所载读诗诗,凡40家92题131首,诗人之阅读接受, 审美意识,宋人之学古通变,宋代之诗学典范,甚至宋诗之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皆可以即器求道,顺指而得月。就北宋诗人之阅渎定势而言,选取白居易、韩愈、...
张高评
关键词:宋代诗学白乐天皮日休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