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欣怡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旺苍立溪岩须家河组储层砂岩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
- 2013年
- 元坝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类型多样,成岩作用复杂,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和分布多变,因此开展该区须家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非常必要。经野外实测剖面并结合镜下鉴定、阴极发光分析等,认为立溪岩剖面须家河组砂岩具有富岩屑贫长石、自生矿物含量偏低、杂基普遍发育的特点,反映了物理成岩作用对研究剖面砂岩物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化学成岩作用,即压实作用是砂岩孔隙度损失的第一重要要素,沉积期后水-岩相互作用在改变砂岩物性中的意义是相对次要的。
- 成欣怡彭兴隆
- 关键词:须家河组储层物性
- 旺苍立溪岩须家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 元坝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类型多样,成岩作用复杂,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和分布多变,因此开展该区须家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非常必要。在野外剖面的观察描述、详细测量及系统采样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镜下铸体薄片鉴定和阴极发光等分析...
- 成欣怡
- 关键词:须家河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
- 文献传递
- 颗粒包膜在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中的意义被引量:14
- 2012年
- 埋藏条件下颗粒包膜对原生孔隙的保存机制是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演化的关键机制,但不同类型颗粒包膜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中的意义颇具争议。本文系统介绍了自生绿泥石包膜、微晶石英包膜和其它类型颗粒包膜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深埋藏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目前,自生绿泥石包膜和微晶石英包膜对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良好保存作用已经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同,但自生伊利石、混层粘土、沥青和蛋白石等其它碎屑颗粒包膜的原生孔隙保存作用仍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不同类型颗粒包膜本质的模糊认识是当前开展深入研究的现实瓶颈,尤其需要加深对深埋藏储层砂岩原生孔隙保存过程中颗粒包膜形成和演化的理解,以提高油气勘探中钻前储层质量预测的准确性。
- 胡作维李云黄思静成欣怡黄阳
- 关键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储层质量成岩作用
- 近地表温压条件下白云岩溶解过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12年
- 与溶解作用有关的次生孔隙是碳酸盐岩最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从实验模拟角度研究碳酸盐溶解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在近地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了具相同成分和结构的白云岩在CO2和乙酸介质中的对照溶解实验,两种类型的具相同成分和不同结构的白云岩在CO2介质中添加和不添加硬石膏的对照溶解实验,以及方解石含量50%的岩石在CO2介质中添加和不添加硬石膏的对照溶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近地表温压条件的酸性环境中,乙酸对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能力显著大于CO2流体,乙酸对白云石的溶解是接近化学计量的,而CO2流体则是非化学计量的,白云石中Ca优先溶出而Mg滞留;(2)溶解CaSO4的加入会显著改善近地表温压条件下CO2流体对白云石的溶解效果,使得白云石溶解接近化学计量组成,该过程是通过抑制Ca的溶出和加速Mg的溶出来实现的;(3)对于白云石含量大于90%的较纯的白云岩来说,溶解CaSO4的加入会使得白云岩溶出离子的Ca、Mg合量增加,因而总体上有利于白云岩溶解,与之相反,溶液中CaSO4的沉淀可能导致白云石的沉淀。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近地表环境白云岩的溶解过程,尤其是与膏盐伴生的白云岩的溶解及相应岩溶过程和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
- 黄思静成欣怡赵杰张文正
- 关键词:石膏
- 海水胶结作用对碳酸盐岩石组构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为例被引量:9
- 2013年
- 在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全岩化学分析、不同组构电子探针分析和包裹体均-化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灰岩、在成分上介于灰岩和白云岩之间的亮晶鲕粒白云岩-灰岩(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1以及结晶白云岩的结构。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碳酸盐岩的海水胶结作用发育,这些胶结物目前全由方解石组成,具有非常低的锰、铁含量,没有或只有极弱的阴极发光,缺乏可进行温度测量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显示近地表海水潜流环境的特征;鲕粒碳酸盐岩的海水胶结物具有大范围变化的锶含量,-部分分布在10^-4数量级,另-部分分布在10^-3数量级,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先驱CaCO3矿物新生变形而来,低锶含量的方解石是镁方解石新生变形的产物,高锶含量的方解石是文石新生变形的产物;由低锶方解石胶结(先驱矿物是镁方解石)和由高锶方解石胶结(先驱矿物是文石)的鲕粒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胶结物结构和岩石结构,前者有极好的栉壳状胶结物结构,岩石的鲕粒结构保存较好,白云化后白云石晶体较小,不完全白云化时白云石仅分布在鲕粒中,后者缺乏良好的栉壳状胶结物结构,岩石的鲕粒结构保存差,白云化后白云石晶体较大,完全白云化时白云石可分布在鲕粒中,也可分布在胶结物中;原始胶结物为镁方解石的鲕粒碳酸盐岩和原始胶结物为文石的鲕粒碳酸盐岩相比,在相同的白云化环境中,前者因具有内部镁来源而可能使白云石的结晶速度更快,白云石的晶体相对较小,白云石的锰含量更低,阴极发光更弱,白云化作用不-定需要对海水开放的环境以提供镁的来源;后者因缺乏内部镁来源而可能使白云石的结晶速度较慢,白云石的晶体相对较大,白云石的锰含�
- 黄思静李小宁兰叶芳成欣怡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