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蓝玉 作品数:56 被引量:287 H指数:9 供职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 更多>>
声景疗愈在痴呆症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对声景疗愈的相关概念、作用机制、在痴呆症病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声景疗愈在国内痴呆症病人中应用提供参考。 矫玉晓 李佳 马璐璐 刘言 朱蓝玉关键词:声景 痴呆症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述情障碍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概念进行了辨析,概述了述情障碍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从国内外角度综述了老年慢性病共病述情障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述情障碍的测评工具,从提升医疗护理人员对述情障碍的认识、探索创新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述情障碍干预... 朱蓝玉 尹晓彤关键词:述情障碍 老年 慢性病 一种带照明功能的老年人拐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照明功能的老年人拐杖,包括支撑杆、手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圆形支撑管、设置在圆形支撑管内壁的多根支管、设置在圆形支撑管底部的多根竖杆,支管均与副支撑杆的外壁连接;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灯体,手柄内设置... 朱蓝玉文献传递 文化护理——现代护理教育发展中的新视点 文化护理的实质及内涵文化护理理论是美国护理学博士莱宁格(MadeleineLeininger)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实质就是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比较和分析,着重研究其传统照顾,健康与疾病、信仰与价值... 朱蓝玉 钟玉杰 周艳关键词:文化护理 护理管理 文献传递 叙事护理对晚期癌症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被引量:48 2021年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缓解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预期性悲伤调查问卷评价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预期性悲伤总分及内疚、悲伤、焦虑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叙事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晚期癌症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 李春映 赵春莹 尹晓彤 蔡郁 王璐 朱蓝玉关键词:主要照顾者 中青年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2022年 目的了解中青年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接受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ACP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ACP接受程度调查问卷、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长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460例住院中青年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ACP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26份,调查对象的ACP接受度得分为(66.30±9.32)分,宗教信仰、病程、疼痛程度、就医信任度、死亡态度是中青年癌症患者ACP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癌症患者ACP接受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要识别ACP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并采取规范化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与死亡,提高患者ACP接受度,建议进行ACP知识的普及宣讲,并在中青年癌症患者中试行ACP。 尹晓彤 朱蓝玉 王幽 李雪 温娜 朱亚飞关键词:中年人 青年人 接受度 艾灸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3年 此文对近几年艾灸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中风后遗症的相关概念与研究领域,简述了不同艾灸疗法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吞咽障碍、便秘、尿失禁、肢体痉挛性偏瘫、失眠及抑郁中的各种应用以及基本特点,介绍了国内外艾灸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艾灸疗法在治疗中风患者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诸多问题。 李雪 朱蓝玉 孙舒 温娜 尹晓彤 刘力硕 周王青关键词:中风 康复医学 艾灸疗法 首发脑卒中患者社会衰弱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首发脑卒中患者社会衰弱变化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科收治的2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社会衰弱指数(SVI)、营养风险筛查2002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在入院时(T 1)、发病后2周(T 2)、发病后1月(T 3)、发病后3月(T 4)、发病后6月(T 5)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及单因素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回收有效连续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83.81%(176/210)。T 1~T 5时间点SVI得分分别为(18.64±5.82)、(19.97±6.42)、(16.19±5.34)、(15.98±5.61)、(16.12±4.42)分;识别出首发脑卒中患者社会衰弱轨迹分为3个潜在类别,每个类别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归属于各个潜在类别的平均概率分别为0.942、0.956,0.932。3个类别分别为高水平加重组(30.1%,53/176)、中水平改善组(52.3%,92/176)、中低水平平稳组(17.6%,31/176)。不同年龄、居住方式、自评性格类型、患病后自理能力、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社会支持的脑卒中患者社会衰弱变化轨迹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发病后6月内的社会衰弱呈现3种不同的曲线轨迹类型,患者社会衰弱曲线轨迹存在差异。年龄、居住方式、自评性格类型、患病后自理能力、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社会支持是首发脑卒中患者社会衰弱曲线轨迹分组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高水平加重组的脑卒中患者,及时识别社会衰弱的高危患者,以降低社会衰弱带来的影响,并提供积极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性护理。 刘力硕 周王青 刘言 李佳 朱蓝玉关键词:卒中 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安宁疗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20年 截止到2018年,我国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达到4000多万[1,2]。研究显示[3]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生命截止前曾有过化疗、插管、手术等过度治疗,这些治疗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家庭生活经济负担,同时临终患者也面临着丧失尊严的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每年需要安宁疗护的人数大约有2000万人,老年人占据69%以上,有58%以上的国家已建立了安宁疗护机构[4]。 朱蓝玉 李春映 周秀玲关键词:安宁疗护 数字孪生在慢性病精准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从数字孪生的概念与起源、特征及其在慢性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数字孪生在技术、安全性、公平性等方面所存在的挑战并指出其展望,旨在为我国数字孪生技术在慢性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何晓菲 朱蓝玉 李佳 刘言关键词: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