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用能值分析方法,以2004年青海主要环境经济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青海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卓玛措李春花罗正霞马占杰
- 关键词:能值指标生态经济系统
-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传统文化的变迁被引量:3
- 2012年
-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要保护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丰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罗正霞李春花谢家安黄云玛
-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文化
- 三江源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发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该文从三江源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视角,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其发展背景.采用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江源区旅游资源的多指标...
- 李春花
- 关键词: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生态旅游
- 青海省区域发展空间模式研究
- 2008年
- 青海省空间发展战略应采取优区位发展,空间组织形式为点轴渐进扩散模式。青海东部河湟地区采用点轴式与网络式结合的发展模式;西部柴达木地区采用点轴式与据点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中部环湖地区采用据点式与点轴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南部三江源地区实施据点式发展模式。
- 卓玛措罗正霞马占杰李春花
- 三江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被引量:7
- 2004年
- 本文采用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江源区旅游资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地评价了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对三江源区的24处风景区所得的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均较低,这和它们的旅游开发条件较差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是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它对生态旅游者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恰好可以扬长避短来开发这些旅游景区(点)。
- 李春花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
-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以白银市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白银市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重视不够、激励和引导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技术体系不完备等。基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理念,提出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一系列措施: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完善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系统;开发引进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高新技术;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及管理制度等。
- 李春花陈兴鹏张艳秋罗正霞
-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 江河源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刍议被引量:2
- 2005年
- 文章通过对江河源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并对其未来的恢复与保护提出相应对策。
- 李春花周强
- 关键词:环境问题
- 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日益影响着全球的环境和发展,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任重道远。通过分析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及水资源约束状况,发现盆地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管理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区域独特性,提出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虚拟水战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 李春花罗正霞陈蓉黄芸玛
- 关键词:水资源约束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
- 青藏高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青藏高原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区"。本文在对青藏高原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战略构想。
- 刘峰贵王锋张海峰周强陈琼李春花
- 关键词:青藏高原旅游文化
- 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发展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下,选择一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之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 李春花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水资源生态工业工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