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荣
- 作品数:174 被引量:7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 石油沥青涂层管线土壤环境腐蚀性因素的模糊聚类被引量:9
- 2000年
- 通过相关性数据处理和模糊聚类分析,对影响土壤环境腐蚀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相关系数矩阵和聚类谱系图两者都表明,有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大,有些相对独立.研究发现影响土壤环境腐蚀性的23项因素在相关系数大于0.8的情况下,可明显地聚为6类.这对石油沥青涂层管线土壤腐蚀性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卢琳罗德贵李长荣屈祖玉
- 关键词:模糊聚类地下管道土壤腐蚀性
- 易切削钢9SMn28凝固过程的CAFE法模拟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耦合缩孔和疏松模拟凝固过程三维微观组织,对元胞自动机--有限元(CAFE)法的物理本质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CAFE法对易切削钢9SMn28铸件进行了凝固过程、缩孔和疏松及三维微观组织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空冷条件下,铸件表层的凝固是在连续降温过程中进行的,内部是先等温凝固,后降温凝固;缩孔和疏松模拟结果与实际铸件的基本相符;实现了9SMn28合金三维微观组织的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 王金龙王福明李长荣张炯明
- 关键词:易切削钢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of the liquid phase of the Mg-Bi binary system
- The Mg-Bi binary was optimized by many authors in the past years.But they adopted the Ionic Melt and the Modif...
- 牛春菊李长荣杜振民郭翠萍刘妙
- 含Nb高钼H13钢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中的Scheil模块和Ploy-3模块,对含Nb高钼H13钢的凝固过程及平衡析出相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模拟与热力学研究,同时讨论了钢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结合Scheil-Gulliver方程和Origin8.0软件对合金元素偏析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得到了合金元素的平衡分配系数。模拟结果表明,凝固过程中,当固相率达到90%时由于MC型碳化物的析出,导致合金元素中C、Nb、V的质量分数急剧下降;元素C、Si、Mn、Cr、Mo、V和Nb的平衡分配系数k0均小于1,模拟结果与文献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在1250~1270℃保温4~6h高温均匀化处理并辅以大变形量的锻造,可以减轻偏析,从而提高H13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 李天生王福明李长荣张国庆
- 关键词:NB微合金化微观偏析凝固过程
- Zr-Nb合金调幅分解组织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首先借助文献中报道的Zr-Nb合金体系中bcc相的热力学参数计算了Zr-Nb相图中处于混溶间隙内部的锆铌合金发生调幅分解的温度以及成分区间,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实验方法对部分成分的Zr-Nb合金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首先不同成分锆铌合金均需在β单相区保温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单一的bcc相,然后在预测的调幅分解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Zr-0.35Nb,Zr-0.4Nb和Zr-0.45Nb合金在不同温度下保温时,均在保温初期发生了调幅分解,表明调幅分解发生在相变初期;调幅分解温度越高,转变发生越迅速;调幅分解首先发生在晶界处,并逐渐向晶内转变;得到的组织与预测的调幅分解组织吻合较好。
- 郭翠萍訾建玲李长荣杜振民
- 关键词:热力学计算时效
- Nb-V微合金中碳非调质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Nb-V微合化金中碳非调质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膨胀曲线,并联合金相-硬度法,绘制出了Nb-V试验钢的动态CCT曲线。依据所绘试验钢动态CCT曲线,对试验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组织的转变转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速率低于2℃/s时,Nb-V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冷却速率超过2℃/s时,钢中组织可以观察到贝氏体,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贝氏体含量也明显增加;冷却速率超过10℃/s时,组织中开始出现马氏体;冷却速率超过15℃/s后Nb-V钢显微组织全部为马氏体。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为7~10℃/s,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为10~15℃/s。
- 朱茂华王福明文学荣李长荣
- 关键词:中碳非调质钢热模拟CCT曲线金相-硬度法
- 材料大气腐蚀数据库系统被引量:16
- 1991年
- 本文介绍材料大气腐蚀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构造和建立过程。在数据库的设计中使用了关系型数据结构方法。本系统收集、整理并存贮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涂镀层三大类材料在全国八个不同气候环境地区的大气腐蚀数据,并提供14种打印格式。该系统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 屈祖玉王光雍李长荣朱日彰
- 关键词:大气腐蚀数据库
- 基于多尺度相平衡计算的材料热力学课程建设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多尺度相平衡计算与相组成设计理念,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增添了纳米热力学和界面热力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内容,启发和促进学生从不同尺度对先进新型材料进行探索和研发,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制作视频课件,加强实践环节,多方面相互补充,协调统一,形成"材料热力学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 李长荣郭翠萍徐呈亮高江涛
- 关键词:材料热力学课程建设
-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镍沉积层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为了提高镍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采用传统的Watt镀液通过脉冲电沉积制得纳米镍沉积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了沉积层的表面形貌、织构和晶粒大小与脉冲参数的关系。分析表明,微观形貌为胞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0.3nm;随着占空比减小,晶粒得以细化。研究了脉冲参数对纳米镍镀层显微硬度、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显微硬度达到591HV,最大拉伸强度达900MPa,分别为直流镍镀层的4.0和1.4倍;热处理试验表明,200℃热处理有利于提高镍镀层的显微硬度。
- 张玉碧李照美李长荣李云东
- 关键词:纳米晶镍脉冲电沉积显微硬度抗拉强度
- Cr-Mo-V高铁制动盘用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被引量:4
- 2017年
- 研究了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Cr-Mo-V系制动盘用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截距法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分布的影响。依据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试验钢在400~1600℃范围内的析出相以及析出相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不断增加,在850~900℃范围内,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增长缓慢,晶粒较细小,950℃时奥氏体晶粒出现了异常长大现象,随后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也不断增加,但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比奥氏体化温度对奥氏体晶粒的影响小。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本试验钢晶界处的析出相为V(C,N)。根据Sellars模型,确定了Cr-Mo-V试验钢的晶粒长大模型。
- 王程明王福明肖寄光吴丹陈曦李长荣
- 关键词:奥氏体晶粒晶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