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艺
- 作品数:3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准确性的思考
- 2004年
- 本文就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的准确性提出一些看法。
- 林文艺
- 关键词:英语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学生为例被引量:12
- 2010年
-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辅助英语教学。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许多优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在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就多媒体网络技术如何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 林文艺
-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 《中国文学》(英文版)农村题材小说翻译选材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后一直致力于对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其中,农村题材小说在其译介活动中占有相当比重。从横向上讲,对外展示了英雄的革命农民、受封建社会迫害的愚昧农民、觉醒的新一代农民以及改革时期的农民形象等;从纵向上讲,对外展示了从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政策的变迁。杂志的翻译选材,既忠实于建国后我国农村题材文学的演进规律,如实反映国内文学创作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外宣传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理想效果,树立新中国的新形象。
- 林文艺
- 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农民形象译介
- 英文版《中国文学》译介《诗经》探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致力于对外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由于《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文章以《中国文学》译介的诗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译者杨宪益译介的《诗经》诗作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传播中华文化,向异文化读者诠释中国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展现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 林文艺
- 关键词:译介中国文化
- 中世纪欧洲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谈《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中国(契丹)形象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和其他理论,探讨《曼德维尔游记》一书中塑造的东方中国形象。但由于曼德维尔以游记的方式塑造的中国(契丹)形象除了虚构、幻象外又具有某些真实成份。这种异域形象塑造的双重性,体现出异国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 林文艺
- 关键词:乌托邦
-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障碍分析及应对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路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特点十分明显,专业化发展路径依然障碍重重。要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必须从专业定位、职业认同感的培育及实践同目标的契合等多维度积极应对。
- 姜文有林文艺翁丽玲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 高职商务英语“双师型”建设问题与对策
- 2012年
- "双师型"教师队伍概念的提出,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着更为特殊而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教师结构欠合理;二是"双师素质"严重欠缺。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特点及短板所在,其应对措施对整个"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 周文蕴林文艺
-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双师型
- 文学作品——剧本翻译的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翻译讲究“信”、“达”、“雅” ,不同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本文着重探讨文学作品 剧本翻译的一些策略。
- 林文艺
- 关键词: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 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看翻译活动
- 2005年
-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涉及到翻译动机、翻译观念、文本分析、翻译策略等问题。而西方修辞学主要研究言语的运用,包括研究文本的修辞目的、修辞情境、修辞方式、修辞效果等方面。本文试图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翻译是一种以修辞为中介的活动。
- 林文艺
- 关键词:修辞学翻译修辞情境修辞方式
- 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中国文学》(英文版)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选取为例被引量:7
- 2012年
-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行为以及各种机构团体、社会民众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精品,传播中国文化,以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文章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所展示之形象与时代精神,从而展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林文艺
- 关键词: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