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柏
- 作品数:52 被引量:61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病理、病毒指标的关系——附117例分析被引量:40
- 1996年
- 对117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病理、病毒复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BeAg阳性者和HBsAg、HBeAs、抗-HBc-IgM三项同时阳性者其百分比虚证组均高于实证组(P<0.01),说明虚证患者HBV复制活跃。虚证组扣实证组的病理改变程度无明显差别,说明虚实分型与病理改变无密切关系。本文提示,对临床辨证为虚证者,治疗时应注意调整免疫,抑制病毒复制。
- 李晓良汪承柏贺江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病理病毒
- 应用生大黄预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并发症14例报告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道用生大黄预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的并发症。仅1例在院外出血14天,入院后发生腹膜炎,其余13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14例均存活。认为肠道积血是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并说明及时应用大黄是预防出血后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贺江平汪承柏
-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药疗法
- 慢性肝病60例血浆内毒素与生化、病理和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5年
-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浆内毒素的变化与肝脏病理、生化、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1993年3月至12月对慢性肝病60例采用基质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内毒素。 结果 CAH重型血浆内毒素均值明显高于CPH及CAH轻型(P<0.05);与Bil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血瘀血热型内毒素均值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 结论 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肝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并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 李筠汪承柏
- 关键词:血浆内毒素肝疾病中医证型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特别是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方法,疗效较好。本文简略介绍了其研究思路方法、用药规律、临床疗效。(1)思路方法:宏观辨证即传统的辨证,有利于辨证分型,调治矛盾证型及特殊证型和特殊见症...
- 汪承柏贺江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微观辨证宏观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乙肝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对重症瘀胆型肝炎的退黄效果——附312例分析被引量:101
- 1998年
- 胆红素(TBil)值高低是判断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若黄疸重且持久不退,可发生肝细胞液化性和凝固性坏死而死亡。其病死率与TBil值成正比。我们总结的资料表明TBil>171、>342、>513、>684μmol/L的病死率分别为23.3%、33.4%、52%及90%,所以加速黄疸消退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近10年来,我们治疗重症瘀胆型肝炎312例,退黄总有效率为98.39%。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均系住院病人。男259例。
- 贺江平汪承柏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瘀胆型肝炎肝炎退黄效果
- 肝内胆汁淤积发生机制进展被引量:16
- 1990年
-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分泌的阻滞、抑制或胆汁流的障碍,胆汁到达十二指肠减少,导致胆汁成分在血中蓄积。有关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近几年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一、肝内毛细胆管及肝内胆管病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为肝内胆管病损的典型代表。可见叶间胆管出现增生、小叶间胆管壁上皮细胞呈变性、坏死,上皮细胞间有炎症细胞浸润或出现淋巴细胞增殖,在胆管的周围还可见浆细胞浸润。
- 池肇春汪承柏
-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
- 重度黄疸肝炎TXB_2、PGF_(1α)变化和中医辨证关系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0年
- 对52例高黄痘胆汁郁积和30例慢重肝患者血浆和实验性肝内胆汁郁积动物的血浆和肝脏中 TXB_2、PGF_(1a)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患者血浆 TXB_2、PGF_(1a)均高于正常值(P<0.01~0.05)。动物血浆中 TXB_2明显升高(P<0.01),而 PGF_(1a)则低于正常(P<0.01);肝脏中各值与正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血瘀血热及兼实证者 TXB_2,PGF_(1a)呈比例上升,兼虚证者则不成比例,故二者的 PGF_(1a)/TXB_2比值分别大干及小于正常。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凉血活血中药有消退黄痘,降低 TXB_2、PGF_(1a)及调整其比值作用。协定处方Ⅱ号作用优于Ⅰ号。
- 汪承柏贺江平许建华雷周云朱纯吾
- 关键词:肝内胆汁郁积中医辨证血栓素B
- 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的长期高黄疸肝病治验——附54例分析被引量:23
- 1995年
- 对17例胆红素结合障碍、37例胆红素排泄障碍、T.BiL>171μmol/L持续时间平均为47.7天、T.BiL、均值343.88±160.33μmol/L之肝病,用行气破血、益气养阴法为治,49例显效。认为本法可激活胆红素结合所需酶谱的活性,加强胆红素结合及抑制TXB2产生,稀释胆汁而加速黄疸消退。
- 汪承柏贺江平
- 关键词:黄疸肝疾病胆红素病毒性肝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胆汁淤积型肝炎被引量:33
- 1997年
-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重症淤胆型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选择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的重症淤胆型肝炎,对血瘀为主证者,用赤芍等为主药,对有血热、饮停心下、湿邪弥散三焦、脾肾阳虚等兼证者随证加减治疗350例。结果:显效288例,有效26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89.7%。结论:凉血活血中药(以赤芍为主)能加速本病黄痘消退,能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 贺江平汪承柏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中西医结合治疗
- 关于丙型肝炎治疗对策的探讨被引量:15
- 1995年
- 丙型肝炎(丙肝),因其发病机理不同于其它肝炎,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故为国际上肝炎研究热点。根据文献资料及笔者临床实践就其治疗对策与思路方法概述如下。1 中医辨证分析对丙肝坚持中医辨证有利于分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选药组方。1.1 病因病机及证型:有人认为“湿热疫毒”为丙肝主要病因;
- 汪承柏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机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