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丽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儒家
  • 5篇天人合一
  • 4篇营地
  • 4篇天人合一观
  • 4篇扰流
  • 4篇文化
  • 4篇先秦儒家
  • 3篇政策文化
  • 3篇生化处理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3篇水生
  • 3篇污水
  • 3篇污水生化处理
  • 3篇流态
  • 3篇孟荀
  • 3篇节能
  • 3篇节能减排
  • 3篇节能减排政策
  • 3篇减排政策

机构

  • 17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9篇祁丽华
  • 11篇王展旭
  • 3篇周晓梅
  • 2篇刘晶
  • 1篇葛涛
  • 1篇李宁
  • 1篇李磊
  • 1篇杨伟良
  • 1篇潘炯玺
  • 1篇刘新民
  • 1篇张雷
  • 1篇邱桂学
  • 1篇杨尚磊
  • 1篇杨金平
  • 1篇任元军
  • 1篇孟北
  • 1篇谢雁
  • 1篇王炎
  • 1篇王学典
  • 1篇胡乃平

传媒

  • 7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城市经济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节能减排政策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初探
2011年
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政策的文化价值观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里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文明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文化价值观上的理论支撑。节能减排政策所构建的自然生态文明能够服务于人类,其核心文化价值观应该与儒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统一性。
周晓梅祁丽华王展旭刘晶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策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
仿生分子鳃超滤功能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仿生分子鳃超滤功能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仿鱼鳃设计的超滤功能分子腮。发明的仿生设计功能分子腮的超滤系统,使外排水质达到甚至超过“膜”过滤工艺水平,使投资大幅度地降低,污水处理达到“可饮用”...
王展旭王旌舟祁丽华
试从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解读我国传统政策文化的特质被引量:1
2010年
解读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得出孔孟荀所体现出来的政策文化具有以下特质:1.以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为前提,2.以个人道德作为国家制度伦理的标准,3.蕴含丰富的人伦理念与和谐因子。认为"天人合一"观仍是当今社会政策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主体性人格的建构和制定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和同之辨"的能力则是现代社会对主体人格提出的新要求。
祁丽华
关键词:政策文化主体性人格
浅析“节能减排”政策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为视角
2010年
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观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政策文化,其所展示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是"天人合一"观对现存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催生科学的"天人合一"观的文化因子;发展科学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天人合一"观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祁丽华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策科学文化
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07年8月,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随之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有了清醒直观的认识,对盛行的美国式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有了更为深刻反思的需求,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有一种解构和...
祁丽华王展旭周晓梅
关键词:先秦儒家生态文明建设
油田固井液态添加剂自动分配系统LADS设备机电配置设计
本发明属油气田工程机械领域,提供一种油田固井液态添加剂自动化分配系统LADS数字设备。LADS数字设备主要由供料系统(4台搅拌罐)、计量泵系统4台、液压动力系统和电子台秤和料桶4部分组成。液压马达驱动螺杆泵,分别从4个罐...
王展旭王旌舟祁丽华
试论《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教育启示被引量:2
2007年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华文明成为人类惟一一条没有断流现象的文化中功不可没。以人文精神为本质性规定的儒家文化,关注的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追求的则是一种属人的存在方式和人性的提升。《孟子》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最能集中体现儒家的这种人文精神,然而,世人对此尚少有专论。在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亘古话题的同时,从《孟子》人文精神的人性特征、人本特征、人文特征和人道特征四个方面解读“人之为人”的本真和内涵,认为“仁义”是现代教育寻求的价值核心,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则是现时代背景下主体性人格所应具有的整体精神。
祁丽华
关键词:人文精神《孟子》仁义教育价值
《文史哲》办刊的学术性与时代性成因的历史回顾被引量:2
2020年
《文史哲》自1951年5月创刊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学术性与时代性的办刊宗旨是《文史哲》成功立刊、闻名于世的本源所在。“预”学术潮流的使命感是《文史哲》始终走在人文学术研究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动力引擎;谨记“知出乎争”的办刊理念,是《文史哲》不断推出新的学术论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活力源泉;恪守专家办刊的传统则是《文史哲》永葆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生命之源。
祁丽华王学典任元军
平垂扰流(PVFL)污水处理设备八卦六宫结构设计
本发明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平垂扰流(PVFL)污水处理八卦六宫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为实现平垂扰流PVFL流态的八卦六宫设备结构和外观设计。发明的特色为生物菌种在厌氧、喜氧和富氧的“迷宫”中“自养生息”的环境下“愉快...
王展旭王旌舟祁丽华
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的乾坤生成观决定了"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孔孟荀对"天人合一"观所进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阐述和完善,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基础。而西方文化中科学的思辨方法则是儒家文化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
祁丽华王展旭周晓梅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