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鑫爱
-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MG)对卵清蛋白所致实验大鼠支气管哮喘血清及肺组织中NO、ET-1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和灭活百日咳杆菌,制成大鼠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各组模型鼠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2周后处死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NO、ET-1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及肺组织中NO、ET-1含量均增高,各用药组均有所降低。各组血清NO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NO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血浆及肺组织ET-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药物治疗后,各组与模型组比均能明显降低血浆ET-1含量(P<0.01)。肺组织中NO含量与肺组织ET-1含量有明显相关性(r=0.689,P<0.01)。结论:通过下调血浆和肺组织NO、ET-1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重建,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MG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 经鑫爱孙桂芳
- 关键词:加味麻杏石甘汤支气管哮喘NOET-1
- 孙桂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被引量:2
- 2008年
- 经鑫爱
-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 1127例住院新生儿疾病谱分析
- 刘冲云惠聪姚丽萍付建华宋玉娥韩艳宾田佳荣志坚经鑫爱温红艳陈秀侠葛琪琪郭晓婷
- 内蒙古地区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征分析—来自12家中心的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和更精准的分层诊疗提供依据,同时带动提升内蒙古地区ITP规范诊疗。方法通过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内蒙古地区12家医院近6年收治的632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纳入研究的316例患儿中,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在性别、ICR出血分级、黏膜出血、发病诱因、初诊PLT计数、MPV、ANA、A-ENA、免疫球蛋白、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骨髓粒系比例、不同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1、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ITP的分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季节、补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蒙古地区儿童ITP发病高峰在4~18岁段,随年龄的增长女性逐渐多于男性;鼻黏膜出血占比、初诊PLT计数及MPV升高、ANA+、A-ENA+、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增高、骨髓粒系比例升高、GC+IVIG治疗、进展为慢性比率较高多分布在4~18岁组;<1岁组有起病诱因占比高于另外两组,且在第1、3、6、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另外2组。
- 武奇王向文侯慧张称心萨初然贵王艳军宁立华萨日娜经鑫爱陈强朱君李朝晖荣灵瑜刘领灵肖娟张躲
-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静注用人丙种球蛋白对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 2024年
- 研究应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包头地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以2022年7月-2024年6月住院的126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人丙种球蛋白静注治疗。对治疗前后疗效、发热持续时间、氧疗时间及血清炎性细胞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除此之外,两组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在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型腺病毒肺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加速患儿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刘葆丰经鑫爱
- 关键词:儿童临床疗效
-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近年...
- 经鑫爱
- 关键词:加味麻杏石甘汤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 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早产儿远期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12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早产儿应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干预时间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6个月、12个月记录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干预6个月、12个月时身长、体重及头围增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6个月、12个月时MDI评分、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12个月时PDMS-2运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改善早产儿智能功能及运动功能,有利于早产儿远期预后。
- 闫春梅宋玉娥经鑫爱
- 关键词:早产儿智能发育运动发育
-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黏附分子1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MG)对卵清蛋白所致实验大鼠支气管哮喘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MG小剂量组、MG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MG地塞米松联合组6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和灭活百日咳杆菌,制成大鼠哮喘模型。MG小剂量组灌胃MG21.2g/(kg·d),MG大剂量组给予灌胃MG42.4g/(kg·d),地塞米松组给予灌胃地塞米松0.75mg/(kg·d),MG地塞米松联合组给予灌胃地塞米松0.375mg/(kg·d)和MG21.2g/(kg·d),以上各组大鼠给药容量均为10mL/kg,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共8d。2周后麻醉处死。常规计数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外周血EOS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G小剂量组、MG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MG地塞米松联合组均能减少哮喘大鼠外周血EOS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CAM-1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后各组测值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G大剂量组与MG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大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MG地塞米松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小剂量组与MG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MG地塞米松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组、MG地塞米松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减少哮喘大鼠气道EOS细胞浸润,抑制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从而起到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可能是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 经鑫爱王彩霞孙桂芳
- 关键词: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细胞黏附分子-1
- 阿霉素复制小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复制小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第1 d给模型组小鼠经尾静脉一次注射阿霉素7.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1 d、第14 d、第28 d和第42 d代谢笼收集24 h尿,测24 h尿蛋白含量;于实验第42 d,心脏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并处死小鼠;用10%甲醛固定肾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同时肾组织用2.5%戌二醛固定作电镜检测。结果:一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 mg/kg使小鼠尿蛋白大量增加,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轻度肿胀,部分基底膜断裂,足突广泛融合。结论:一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5 mg/kg可获得肾脏形态改变及临床表现类似于人类肾病综合征的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
- 王彩霞关立东宋玉娥经鑫爱
-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小鼠
- 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一例报告
- 2024年
-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食欲调控[1,2]。该综合征最早于1956年由Andrea Prader、Heinrich Willi和Alexis Labhart et al发现,并被命名为Prader-Willi综合征[3—5]。PWS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1/25000,PWS通常由父源性15号染色体缺失或母源性15号染色体非等位发生引起。这种染色体异常导致了多个基因的缺失或表达异常,进而影响了多个生理和神经发育的过程[6—8]。PWS的临床特征包括低出生体质量、肌肉发育不良、下颌短小和面部特征异常。此外,患儿还表现出持续的食欲增加,导致极易出现肥胖和食物摄入控制困难。通过深入了解和认识PWS,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护理。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生长发育、管理食欲和控制体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9,10]。
- 刘葆丰王祺冉经鑫爱
- 关键词:食物摄入遗传性疾病面部特征神经发育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