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文远

作品数:46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荧光粉
  • 14篇发光
  • 12篇红色荧光粉
  • 11篇荧光
  • 9篇发光性
  • 9篇发光性能
  • 8篇EU
  • 7篇荧光性
  • 7篇荧光性能
  • 6篇溶胶
  • 6篇纳米
  • 6篇光催化
  • 6篇催化
  • 5篇溶胶-凝胶法
  • 4篇机械力化学
  • 4篇SM
  • 4篇EU3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补偿
  • 3篇性能研究

机构

  • 46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绵阳职业技术...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46篇胡文远
  • 31篇杨定明
  • 9篇刘勋
  • 5篇张欢
  • 5篇吕亚宁
  • 4篇叶旭
  • 4篇蒋琪英
  • 4篇魏贤华
  • 4篇吉红新
  • 4篇胡亚敏
  • 3篇董发勤
  • 3篇钟国清
  • 3篇白进伟
  • 3篇谢礼梅
  • 3篇魏乐
  • 2篇李娴
  • 2篇刘明学
  • 2篇沈娟
  • 2篇廖其龙
  • 2篇邓洪权

传媒

  • 8篇硅酸盐学报
  • 7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2篇大学化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化学教育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矿产综合利用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 Bi(Ⅲ)-La(Ⅲ)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10年
A new Bismuth(Ⅲ)-Lanthanum(Ⅲ) heterobimetallic polymer complex,{[(H2O)5La(μ4-edta)Bi(NO3)2]·3H2O}n(edta=diaminetetraacecarboxylate),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FT-IR,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with space group P2(1)/n,a=1.27395(5)nm,b=0.82608(4) nm,c=2.38819(11) nm,β=104.9000(10)°,V=2.42879(19) nm3,Z=4,Dc=2.438 g·cm-3,μ=9.077mm-1,F(000)=1678,R1=0.0343,wR2=0.0906.In this complex,Bi atom is coordinated by four carboxyl O atoms from a single edta4-anion.La atom is bonded to four O atoms from four bridging carboxyl O atoms belonging to four different edta4-anions and five O atoms from five H2O molecules.Bi atoms and La atoms are linked by bridged edta4-anions,resulting into a novel infinite 3D network structure.TG-DSC and IR indicate that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eds in several stages,dehydration,pyrolysis of ligand,and finally decomposition of salt,and the residue is composite oxide based on δ-Bi2O3 at the temperature of 600℃.
邓洪权蒋琪英钟国清胡文远
关键词:氨基多羧酸
SrCeO_3:Sm^(3+)红色发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CeO3∶Sm3+红色荧光粉,用XRD、SEM、FL分析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研究了助熔剂H3BO3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具有正交晶系结构的SrCeO3晶型,呈椭球型结构。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Sm3+掺杂的SrCeO3在紫外波段有两个吸收带,一是峰值位于320 nm左右的宽吸收带,归属于Ce4+→O2-的电荷迁移带,另一个为峰值位于408 nm的锐线吸收带,对应于Sm3+的6H5/2→4L13/2跃迁吸收;在波长408 nm的激发下,样品发红光,发射主峰位于601 nm,对应于Sm3+的4G5/2→6H7/2跃迁。样品的发光强度随着Sm3+和助熔剂H3BO3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Sm3+的掺杂量为3mol%,H3BO3加入量为0.5 mol%时,发光强度最大。
魏乐杨定明胡文远胡亚敏廖其龙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红色荧光粉荧光性能
SrZnO_2:Eu^(3+)红色荧光体的SHS合成及荧光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SrZnO2:Eu3+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成功掺入SrZnO2基质中,在基质中主要占据Sr2+不对称性格位,发射来源于5D0→7F2613nm为主的红光,同时产生了较高能级激发态5D1→7FJ(J=0~2)的发射。
叶旭杨定明吕亚宁李娴胡文远
关键词:荧光光谱
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过磁选、熟化、除杂等生产工艺制备了超细氧化铁粉末和铁盐。研究了熟化温度、时间及合成因素对产品粒度的影响。制备的产品粒度为亚微米级、纯度达99.5%以上。为硫铁矿烧渣的综合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童云胡文远
海泡石/TiO_2的制备及光降解有机物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研究了以硫酸氧钛溶液为原料,以海泡石为载体,采用强迫回流水解法制备海泡石/TiO2(锐钛矿晶型)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溶液降解脱色实验,检验了样品的光催化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光降解性,经过6h光降解反应,脱色率达到99%以上。
栾亚兰刘恒马成义刘亚川刘勋谢光明胡文远
关键词:纳米TIO2海泡石光催化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理工类高等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特点,结合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实验条件,从合理设置实验、减少试剂用量、取代有毒试剂、回收利用等方面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实践,使大部分实验实现了绿色化。减少了废渣、废液、废气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实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地绿色化学实践教育。
白进伟钟国清杨定明胡文远蒋琪英胡亚敏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学
以碳酸钙为模板制备空心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表征被引量:5
2016年
以碳酸钙为模板和钙源,与磷酸氢二铵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尺寸均匀、形态规则的空心羟基磷灰石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测试制备的样品,结果显示,制备的空心羟基磷灰石微球具有与碳酸钙微球模板相似的形貌,空心,尺寸均匀且形貌规则。并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时间探索了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形成机理。此羟基磷灰石空心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陈继伟沈娟胡文远齐永成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空心微球碳酸钙水热法
Eu掺杂纤维状Sr_2SiO_4的合成与发光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2SiO4∶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SEM、PL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结构,呈粒径为0.1~0.3μm、长1μm左右的纤维状小颗粒。在波长394nm的紫外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由位于红光区的5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578nm、590nm、612nm、650nm和700nm,对应Eu3+的5 D0→7F0、5 D0→7F1、5 D0→7F2、5 D0→7F3和5 D0→7F4特征跃迁发射,612nm处的发射最强,是一种适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夏安杨定明胡亚敏胡文远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
半导体矿物材料添加及光催化对海南红壤稻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2020年
南方红壤中存在大量的半导体矿物,这些半导体矿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对土壤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我们推断土壤中的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可影响土壤呼吸。为了分析半导体矿物催化对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以及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的作用方式,从而加深对南方稻田土壤呼吸的深入了解,本研究以海南英州镇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半导体矿物Ti O2以及空穴捕获剂(溴化钠)作为处理,在相同温度(28℃)条件下,设置有光(3000 lux)和无光对照,研究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增加了南方水稻土土壤呼吸。加入一定浓度半导体矿物Ti O2后土壤呼吸释放CO2的量增加,而在加入空穴捕获剂后土壤呼吸释放CO2的量减少。由此可见,半导体矿物Ti O2在光催化作用下所产生的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电子-空穴对激发了南方红壤区稻田的土壤呼吸。
潘玉梅白银萍何辉超胡文远王尹佳曾嘉张杰杨刚
关键词:半导体南方红壤
基于“三维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被引量:20
2021年
通过教材与自建慕课平台互补的立体课程体系,提供拓展式学习渠道;通过内容导学和任务驱动,“三维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学习成效反馈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设计;通过教学目标与学习活动关联,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度和参与度,利用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帮助学生通过调控学习过程促进深度学习。
胡文远钟国清杨定明蒋琪英张欢
关键词:课程创新无机及分析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