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小东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并购
  • 8篇上市公司
  • 8篇股权
  • 7篇公司治理
  • 6篇股权分置
  • 6篇MBO
  • 5篇绩效
  • 5篇并购绩效
  • 3篇伊利
  • 3篇伊利股份
  • 3篇上市公司并购
  • 3篇实证
  • 3篇绩效研究
  • 3篇公司并购
  • 3篇股份
  • 3篇股权分置改革
  • 3篇后股权分置
  • 2篇敌意并购
  • 2篇融资
  • 2篇融资问题

机构

  • 18篇云南财经大学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边小东
  • 1篇冯利文

传媒

  • 2篇经济论坛
  • 2篇财会月刊(下...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会计之友
  • 1篇经济师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财会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特区经济
  • 1篇海南金融
  • 1篇金融与经济
  • 1篇全国商情
  • 1篇财会通讯(中...
  • 1篇消费导刊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伊利股份败例看上市公司MBO的融资问题被引量:2
2007年
一、事件回顾 1.事件回放。2003年3月18日,伊利股份公告,金信信托将受让原大股东所持国有股,成为新大股东。2003年4月8日即公告获得财政部批复。2003年7月,金信信托出资2.8亿元,以10元/股从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手中受让了占伊利股份14.33%的国有股,正式成为伊利第一大股东。在入主伊利股份之后,履行其开始的承诺,未派任何董事、监事和其他管理层人员。2002年10月,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在董事会上提出购买国债的想法,11月开始,伊利分五次打入子公司牧泉元兴公司资金,用于在金通证券进行国债投资,共计2.8亿元,与金信信托受让伊利股份14.33%的国有股所用的资金总额相同。
边小东
关键词:伊利股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MBO国债投资管理层人员
股权分置时期无偿划转股权的并购模式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2008年
多年来,不同的学者就并购的绩效问题用不同种方法甚至用同一种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大不相同。本文认为,样本的选择标准不同及分类比较模糊是引起现在结论迥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运用比较成熟的"事件研究法"从股权变动方式的角度对以无偿划转股权变动方式并购目标公司后目标公司的绩效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以无偿划转股权变动方式并购目标公司会给目标公司的股东带来正面的影响。
边小东
关键词:无偿划转并购绩效
伊利股份MBO案例分析
2008年
在国外,MBO往往是杠杆收购(LBO),它的完成需要融资机构的帮助。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融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致使MBO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伊利股份的MBO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本文详述了伊利股份MBO的全部过程,并剖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对以后的企业改制有所借鉴作用。
边小东
关键词:伊利股份MBO公司治理
粤美的与伊利股份MBO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2
2009年
选取粤美的与伊利的MBO两个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相关金融行业发展滞后,缺乏战略投资者;法律上的不完善对MBO融资收购造成巨大的障碍;资金来源信息透明度差,披露不规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MBO融资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MBO融资的退出机制;尽快解决股权定价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边小东
关键词:公司治理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研究——基于目标公司及股权变动方式的实证分析
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都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多年来,各国的学者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相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从相同的视角对并购的绩效影响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不同的学者就同一问题用...
边小东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股权结构事件研究法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研究
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都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多年来,各国的学者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相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从相同的视角对并购的绩效影响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不同的学者就同一问题用...
边小东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文献传递
后股权分置时代应对敌意并购的策略探析
2007年
敌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事先不与目标公司沟通,也不顾及目标公司利益,而在市场上公开收购目标公司股票,最终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一种收购方式。敌意并购有悖于我们通常谈到并购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赢格局的特征的。到2006年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的制度安排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并购拉开了帷幕,也为可能即将出现的敌意并购提供了机会。在资本市场的新纪元,如何防范敌意并购,保持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边小东张巍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敌意并购资本市场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融资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使上市公司MBO迎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中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边小东
关键词:上市公司MBO融资公司治理
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并购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一些制约并购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性因素也随之消失。在这个背景下讨论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为我国并购市场提供的一些机遇,同时分析了新制度下可能会出现的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边小东
关键词:股权分置上市公司并购公司治理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研究 ——基于目标公司及股权动变方式的实证分析
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都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多年来,各国的学者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相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从相同的视角对并购的绩效影响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不同的学者就同一问题用...
边小东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