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义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软包锂硫电池热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电池的安全性与热特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采用加速量热仪(ARC)测量了软包锂硫电池的比热容以及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和产热速率,并对其热失控温度进行了测试。
- 祝夏雨张浩邱景义邱景义徐彬于文海
- 关键词:锂硫电池ARC热特性
- 锂离子电池用高离子电导率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辐射合成研究
-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使用的最广泛的先进二次电池,与传统铅蓄电池相比,其重量轻、能量高,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便携设备手机、手提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中。而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
- 王艺蒙邱景义彭静李久强翟茂林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离子电导率
- 锂离子电池大倍率放电热特性研究
- 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不仅会使电池的容量下降,极化增加,而且还会使得局部发热过多,可能导致负极材料与电解液、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等副反应的加剧,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比功率和比能量也显著...
- 邱景义张松通李萌余仲宝
- 全钒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的辐射合成及性能研究
- 全钒液流电池(钒电池)是一种设计灵活、高效、廉价、环保的储能系统。离子交换膜是液流电池的核心功能材料,但目前商品化的离子交换膜还不能完全满足液流电池的要求。为开发导电性好、钒离子渗透率低且价格便宜的离子交换膜,本论文采用...
- 邱景义
-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辐射接枝离子交换膜全钒液流电池
- 基于非锂金属负极的锂离子全电池被引量:6
- 2016年
-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对于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持设备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关键作用同样体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领域。此外,对电力系统的调配(削峰填谷)和新能源发电的并网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传统锂离子电池较低的能量密度常被人诟病。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替代物(如金属氧化物、钛基、锡基、硅基、合金等材料)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但目前缺乏充分的全电池实验数据予以证实,也鲜有新型负极材料成功用于商业化的锂离子全电池。由此可见,新型负极材料在锂离子全电池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商业化应用前景等问题亟需面对和斟酌,也应受到锂离子电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从负极材料首圈容量可逆/不可逆的特点着手,对基于非锂金属负极(如石墨、钛酸锂、二氧化钛、氧化锗、氧化铁、锡基、硅基等)的锂离子全电池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论述。
- 明海明军邱景义余仲宝李萌郑军伟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容量高倍率
- 多物理场耦合下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 2022年
- 近年来储能及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失效引起的安全事故频现,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失效诱发机制,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成为研究热点。锂离子电池失效行为呈现诱发因素多、形式种类多、危害损失大、评估探测难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失效机理分析方法需要对电池进行破坏性拆解,无法准确描述和预测电池失效,更无法描述电池组复杂的失效过程。基于多物理场失效仿真分析,从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靠性角度对事故发生可能性进行描述被认为是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但是,电池组可靠性研究刚起步,也存在着不能考虑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误差较大等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锂离子电池可靠性分析的内涵,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可靠性建模和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研究方法,进而提出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失效逐层级追溯结合多物理场耦合建模的失效分析策略,并对其存在的挑战进行了论述。
- 陈龙夏权任羿曹高萍邱景义张浩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组可靠性
- 人工智能在锂离子电池研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储能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然而,电池材料和器件开发都是复杂的多变量问题,传统的依赖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的试错法在电池性能提升方面遇到了瓶颈。人工智能(AI)具有强大的高速、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是上述突破研究瓶颈的最具潜力的技术。其中,机器学习(ML)算法在评估多维数据变量和集合之间的组合关联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阐明材料合成和设备制造的机制。本综述总结了锂离子电池传统研究方法遇到的各种挑战,并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电池材料研究、电池器件设计与制造、材料与器件表征、电池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最重要的是,我们介绍了AI和ML在电池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它们应用的缺点和前景。我们相信,未来实验科学家、数学建模专家和AI专家之间更紧密的合作将极大地促进AI和ML方法用以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电池和材料问题。
- 朱振威邱景义王莉曹高萍何向明王京张浩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池制造人工智能
- LiPF_6/LiFSI混合盐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将传统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_6)与新型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LiFSI)混合作为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导电锂盐,可充分发挥LiFSI离子导电性好、不易水解的优势,相比传统的LiPF_6电解液,混合锂盐电解液应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利用恒电位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LiPF_6/LiFSI)/(EC+DMC+EMC)(质量比1∶1∶1)电解液在以LiFePO_4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适量LiFSI的加入能明显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和Li+迁移数,改善LiFePO_4电极Li+嵌入/脱出反应的可逆性并降低电极界面阻抗。18650型全电池的倍率放电结果表明,在大倍率放电情况下,混合盐电解液表现出明显优于纯LiPF_6电解液的性能。
- 李萌邱景义邱景义张松通余仲宝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功率电解液LIPF6
- 军用便携式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简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重整甲醇燃料电池(R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电池(PEMFC)在军用便携式电源中的研究进展,如优点(高比能量、静音和可靠性等)及面临的问题(催化剂稳定性、燃料转换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等),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明海邱景义祝夏雨曹高萍
- 关键词:便携式电源
- 大介孔炭硫复合材料在含LiNLiNO3添加剂的电解液中的循环性能
- 苑克国王维坤余仲宝王安邦邱景义黄雅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