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宗萍

作品数:46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内镜
  • 10篇螺杆菌
  • 10篇溃疡
  • 10篇病理
  • 9篇幽门螺
  • 9篇幽门螺杆菌
  • 6篇血清
  • 6篇幽门螺杆菌感...
  • 6篇胃癌
  • 6篇螺杆菌感染
  • 6篇免疫
  • 6篇镜检
  • 6篇病理分析
  • 5篇胃动素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4篇粘膜
  • 4篇上消化道
  • 4篇胃粘膜
  • 4篇老年

机构

  • 3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卫生管理...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5篇韦宗萍
  • 13篇唐国都
  • 10篇唐星火
  • 10篇陈振侬
  • 7篇韩萍
  • 6篇黄雪
  • 6篇刘爱群
  • 5篇李晓敏
  • 5篇谭至柔
  • 4篇葛莲英
  • 4篇梁志海
  • 3篇宁红建
  • 3篇姜海行
  • 3篇秦荔荣
  • 3篇佘尚扬
  • 3篇王秋雁
  • 3篇覃山羽
  • 2篇唐莲凤
  • 2篇陈远能
  • 2篇林瑶光

传媒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学
  • 5篇微创医学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内科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第七届全国老...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112例的手术配合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112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中发生大出血2例,少量渗血99例,无渗血11例,术中止血均成功。术后严密观察48h,治疗1周内溃疡形成32例,所有患者均无穿孔及活动性出血。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操作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韦宗萍李晓敏梁志海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胃癌变过程中Hp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胃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快速尿素酶法、W-S银染法和美蓝法联合检测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2例肠化生(IM)、46例不典型增生(AH)、65例胃癌(GC)组织中Hp的感染,并采用免疫组化及TUNEL法分别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Hp感染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随着胃癌形成中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Hp感染率CAG、IM、AH和AC组较CSG,GC组较CAG组均明显升高(P<0.05);IM、AH、G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M组(P<0.01);AH、GC组Hp阳性患者Bcl-2蛋白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患者(P<0.05);IM、AH、GC组中Bcl-2阳性者凋亡指数均低于Bcl-2阴性者;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低未分化胃癌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1)。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Hp感染可能通过逐渐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分化发挥致癌作用。
刘爱群葛莲英罗元林思彤韦宗萍
关键词:胃肿瘤BCL-2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真菌感染9例内镜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佘尚扬刘达云王秋雁黄雪谭至柔韦宗萍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症真菌感染胃镜检查病理分析
内镜注射及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2001年
唐国都黄雪邓德海韦宗萍邓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凝血酶喷洒
回肠末段疾病412例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回肠末段疾病近年来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 a来回肠末段疾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412例回肠末段疾病中男261例,女151例,男女之比1.73∶1,内镜下表现以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结节样或息肉样隆起、淋巴滤泡样增生为主;病理以非特异性炎症为主,其次为克罗恩病、结核、淋巴瘤。结论结肠镜进镜到达回肠末段,是发现回肠末段疾病的重要手段,病理学、免疫组化是诊断回肠末段疾病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韦宗萍黄雪赖铭裕宁红健刘文霞吴海华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不同肠道疾病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放免法测定了57例以腹泻为表现的几种结肠疾病患者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提示:几种肠病中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便秘或对照组,MTL水平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IBS(腹泻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推断一些肠道病变临床上引起腹泻表现可能与其血浆MTL水平增高关系密切。
唐星火韩萍韦宗萍
关键词:胃动素腹泻肠道疾病放射免疫法
胃窦粘膜TNF-α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胃窦粘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查11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TNF-α含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结果117例受检者中,Hp感染者64例(54.7%),GCa患者胃窦粘膜TNF-α明显高于CG组、DU组及组织正常胃粘膜组(P<0.05),GCa和CG组中Hp感染者胃粘膜TNF-α高于非Hp感染者(P<0.05)。结论TNF-α在Hp感染过程中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梁谷陈振侬洪瑞香韦宗萍
关键词:胃癌肿瘤坏死因子-Α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过程中急性肺栓塞猝死1例分析
2009年
刘爱群葛莲英韦宗萍
关键词:猝死胃镜检查
内镜及病理活检对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为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363例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内镜及活检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回盲部隆起性病变内镜下特点均以单发病变多见;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有黏膜慢性炎症、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潴留性息肉、淋巴滤泡增生、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克罗恩病、肠结核以及肠癌等病理类型,以黏膜慢性炎症、腺瘤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最为多见;各年龄段腺瘤性息肉患者中多为不典型增生,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则主要见于50岁以上。结论内镜下根据病变特点尽可能多处活检并结合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回盲部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张勇韦宗萍
关键词:内镜病理类型
697例大肠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697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697例大肠癌中男394例,女303例,男女之比为1.3∶1,其中青年组(<40岁)328例、中年组(40~60岁)297例、老年组(≥60岁)72例。各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10.33%、42.61%、47.06%。内镜下表现各年龄组均以肿物型为主,以直肠为好发部位,病理以管状腺癌为多见,青年组以低分化性腺癌多见,中、老年组以高分化性腺癌多见。结论结肠镜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大肠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韦宗萍黄雪刘爱群覃桂聪
关键词:大肠癌结肠镜检查内镜病理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