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涛

作品数:43 被引量:29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7篇文化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人工智能
  • 6篇网络
  • 5篇链路预测
  • 4篇电池
  • 4篇药物
  • 4篇有机太阳能电...
  • 4篇知识发现
  • 4篇知识服务
  • 4篇太阳能电池
  • 4篇情报
  • 4篇科学家
  • 4篇抽取
  • 3篇语言模型
  • 3篇语义
  • 3篇智能化
  • 3篇文本挖掘
  • 3篇领域知识
  • 3篇基因
  • 3篇复杂网
  • 3篇复杂网络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文...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 1篇中国科协
  • 1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41篇韩涛
  • 10篇王学昭
  • 9篇陈芳
  • 9篇王燕鹏
  • 6篇赵亚娟
  • 4篇胡正银
  • 4篇刘细文
  • 4篇杨艳萍
  • 4篇李东巧
  • 2篇郭世杰
  • 2篇谢华玲
  • 2篇张迪
  • 2篇董璐
  • 2篇王溯
  • 2篇赵萍
  • 1篇陈文杰
  • 1篇乔林波
  • 1篇冯岩松
  • 1篇迟培娟
  • 1篇韩先培

传媒

  • 5篇图书情报工作
  • 5篇情报理论与实...
  • 5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科学观察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情报杂志
  • 2篇数据分析与知...
  • 2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情报科学
  • 1篇现代情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情报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今日科苑
  • 1篇中国发明与专...
  • 1篇信息资源管理...
  • 1篇情报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表示学习的技术融合差异度测度方法及其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进行技术融合差异度测度时仅在分类号层面开展、尚未涉及到分类号背后的技术语义内涵层面,且未对测度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对此,本研究从揭示技术语义的角度进行技术融合差异度测度方法研究和效果比较研究,助力其方法论的完善。[方法/过程]表示学习技术能够利用海量先验知识计算研究对象的语义差异,因此,提出基于Word2vec和Bert的技术融合差异度测度方法,可以利用专利分类号释义文本和关联专利文本来度量技术融合的差异度,共形成6种测度方法。采用这6种测度方法对2019-2020年申请的四方专利进行技术融合差异度的测度,与现有基于分类号共现频次和共现关系的差异度测度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同时利用专利分类号释义文本和关联专利文本,采用Word2Vec进行MC分类号向量化,较之其他方案能够更为有效地测算技术融合差异度,可以在未来技术融合的研究工作中推广应用。
吕璐成赵亚娟王学昭王学昭赵萍韩涛
关键词:差异度
基于智能文本挖掘的技术水平预测研究——以声呐技术为例
2024年
[目的/意义]从开源文献中挖掘关于未来技术水平预测的观点信息,为我国前瞻预判科技风险、吸收利用国外技术专家智慧提供支撑。[方法/过程]设计“未来时间戳”词典,结合该词典和技术领域关键词,制定包含未来技术水平预测信息的文献检索策略。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文献检索平台获取文献全文,或批量下载文献关键字段信息(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利用模式匹配方法和“技术性能三元组”智能文本挖掘软件,从文献中抽取“未来时间戳”+“技术性能三元组”,并对不同国家、机构的预测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结论]经过开展声呐技术领域未来技术水平预测实证分析,认为基于文本智能挖掘方法开展技术水平预测是可行的,且相对于趋势外推法、专家咨询法等具有结论权威、可靠、能够利用竞争对手国家专家智慧等优势。[局限]受限于文献全文的可获得性等因素,人工判读工作仍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展中外未来技术水平对比、技术威胁识别等研究工作。
郭世杰董璐孙蒙鸽刘细文韩涛
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实验方案智能推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实验方案智能推荐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包括:S1,实验方案知识建模与知识抽取;S2,实验方案知识图谱构建:以SPO三元组为基础,构建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实验方案知识语义网络;S3...
韩涛胡正银陈文杰张凯石栖
基于学科前沿性视角的科研机构评测研究与实证被引量:8
2018年
机构学科前沿性评测能够为科技管理部门明确学科发展重点,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ESI Research Fronts中学科研究前沿的共被引关系,构建研究前沿的共被引矩阵,利用VOSviewer生成学科研究前沿的全局知识图谱,分别计算并可视化机构在各前沿领域中的前沿表现度和前沿关注度。最后,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机构学科研究前沿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布局,从研究领域的层次上更为精细地评测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为机构的学科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周群韩涛左文革陈仕吉
关键词:ESI关注度
新兴技术的多指标量化识别研究--基于向量表征方法的探索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意义]立足计量视角,通过对新兴技术特征的量化评价识别“目前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尚未完全进入产业研发落地”的新兴技术。[方法/过程]借助Node2Vec网络表征方法,从术语共现网络中学习技术术语的向量表示;以此为基础量化新兴技术“过去、现在及未来”三大时间维度特征-“融合性、新颖性及潜在的科学影响力”,用特征值筛选技术主题是否具有新兴性,由此探索得到向量表征视角下的新兴技术识别模型。最后以航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结论]通过引入“术语向量表征”的计算视角,有效编码了术语实体间显性和隐性的关联关系,提升了新兴技术特征计算的客观性;同时结合技术的历史、当前和预测信息,从网络结构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孙蒙鸽王燕鹏韩涛韩涛
关键词:链接预测
面向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实验方案设计的坐标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实验方案设计的坐标分析方法,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包括步骤:S1,实验方案建模与抽取;S2,实验方案知识图谱构建;S3,实验方案坐标图构建:利用功率转换效率PCE,短路电流密度Jsc,开...
韩涛张凯胡正银陈文杰石栖
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研究与启示被引量:23
2017年
人工智能(AI)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日渐升高,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全球发达国家战略布局重点。美国、日本、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人工智能有关战略、政策和计划,来应对当前白热化的人工智能浪潮。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欧盟、英国、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分析其战略特点、资助方向、领域人才、机构设施四个方面,并结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战略实施方面提出了启示性建议,以期对我国人工智能科学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肖翔赵辉韩涛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专利自动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意义]面向当前国内专利审查和专利情报分析工作中对于海量专利分类的客观需求,设计了7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专利自动分类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的分类效果,从而助力专利分类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方法/过程]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Word2Vec、CNN、RNN、Attention机制等深度学习技术,考虑专利文本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以及分类关键特征,设计Word2Vec+TextCNN、Word2Vec+GRU、Word2Vec+BiGRU、Word2Vec+BiGRU+TextCNN等7种深度学习模型,以中国专利为例,选取IPC主分类号的"部"作为分类依据,对比这7种模型与3种传统分类模型在中文专利分类任务中的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及强化关键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中文专利分类具有更优的分类效果。
吕璐成韩涛周健周健
AI在图情:人工智能赋能图情服务——2019年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IT4L)会议综述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意义]针对2019年8月12日-13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以"AI在图情:人工智能赋能图情服务"为主题的2019年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IT4L)的会议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图情从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根据与会专家的报告主题进行分类归纳和内容综述。[结果/结论]专家报告内容包括3方面:人工智能重构知识服务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丰富知识服务的方法手段和人工智能升级知识服务的服务形式。
吕璐成韩涛
关键词:知识服务人工智能知识图谱
智能科学家——科技信息创新引领的下一代科研范式被引量:17
2020年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透彻理解科研活动本身,包括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科技竞争形式特点、科研人员行为方式、科研成果传播影响等。科技信息是大量科研活动信息的承载和记录,科技信息的智能挖掘服务可以有效支撑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章提出"智能科学家"的理念,首先分析了科研范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然后探讨了科技信息引领下的辅助科研创新、协助科研创新、自主科研创新三阶段构想,最终实现"智能科学家"的目标,最后介绍了"智能科学家"需要依托的若干关键技术方向。
罗威罗准辰雷帅程齐凯陆伟张瑾韩涛冯岩松韩先培冯冲张均胜刘志辉乔林波李东升许儒红陈敬一
关键词:科研范式领域知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