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继光

作品数:89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肝炎
  • 30篇慢性
  • 28篇乙型
  • 23篇慢性乙型
  • 20篇乙型肝炎
  • 17篇慢性乙型肝炎
  • 15篇肝炎患者
  • 13篇细胞
  • 11篇病毒
  • 10篇乙型肝炎患者
  • 10篇重型
  • 9篇阳性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干扰素
  • 7篇重型肝炎
  • 7篇疗效
  • 7篇米夫
  • 7篇拉米夫定
  • 6篇疗效观察
  • 5篇乙型重型肝炎

机构

  • 67篇温州医学院附...
  • 10篇北京地坛医院
  • 10篇温州医学院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河南省洛阳正...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89篇丁继光
  • 51篇孙庆丰
  • 34篇付荣泉
  • 32篇吴金国
  • 30篇洪亮
  • 16篇杜庆玮
  • 9篇陈威
  • 8篇徐道振
  • 6篇潘继豹
  • 6篇吴杨荷
  • 6篇王晓峰
  • 6篇孙庆丰
  • 6篇李文兵
  • 5篇洪亮
  • 4篇李强
  • 4篇李刚
  • 3篇李明慧
  • 3篇吴友朋
  • 3篇李蕴铷
  • 3篇蔡福景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4篇2007年传...
  • 4篇传染病诊治高...
  • 4篇2005年浙...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医正骨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14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对医学检验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在LIS中设置倒控制节点程序,利用计算机对人员行为进行规范,以减少和防止各种人为差错事故。结果与结论在LIS中的重要节点设立倒控制程序,能有效规范各个操作规程,提高检验质量和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发生。
李勇军丁继光曹佳佳
临床化学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大部分临床决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前提下,缩短周转时间(TAT)是当前临床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本实验室的临床化学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并进行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研究以雅培C16000生化分析仪以及中间体软件IM、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为基础,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AUTO-10A文件、美国病理学会(CAP)清单和ISO15189文件,从自动审核范围确认规则、危急值审核规则、历史比对值审核规则、逻辑条件审核规则和质量控制审核规则五个层面建立相应的自动审核规则,构建自动审核流程图,并比较了采用自动审核系统前后样本周转时间(TAT)的变化情况,分析报警状况分布以及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的一致性。结果共产生了435条自动审核条目,并根据这些审核条目构建了自动审核流程图。采用自动审核系统后,325 000例样本的通过率为52.3%,门诊和住院标本的TAT在自动审核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诊和住院标本的平均TAT分别缩短了43 min和60 min、自动审核和人工审核的符合率为99.9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符合本实验室的临床化学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该系统可以显著缩短TAT,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实验室推广和应用。
闫绍荣何令伟钱定良丁继光
关键词:质量管理
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机的判定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无创肝纤维化模型FIB-4、S指数、APRI、GP模型,APGA、PAPAS对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帮助判定该人群的治疗时机。方法389例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取得其病理结果,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HBVDNA等常规血清学检测。根据肝组织病理学分为非显著肝纤维化组324例(s〈2)和显著肝纤维化组65例(s≥2),参考原始文献构建预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9.0软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评价比较不同无创模型预测该人群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各无创模型对本研究人群肝纤维化程度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各模型APRI,FIB-4,APGA,S指数,PAPAS和GP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691,0.758,0.729,0.673和0.691。其中APGA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58,95%CI:0.673~0.844),各变量中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纤维化无创模型能较好判断治疗时机难以确定的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帮助该人群治疗时机的判定,其中以APGA模型更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活组织检查的需求。
周青青胡益冰周克张伟伟李明慧董朴丁继光洪亮杜庆玮谢尧孙庆丰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无创模型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骨伤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007年
丁继光刘尚才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标本细菌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恩替卡韦治疗4、12、和24周,5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
吴金国丁继光付荣泉孙庆丰洪亮
关键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TREG
文献传递
常用炎性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脓毒症、病毒性感染、肺结核和淋病各100例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合珠蛋白(HP)、铜蓝蛋白(CER)α1-酸性糖蛋白(α1-AAG)α1-抗胰蛋白酶(α1-AAT)、WB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各项指标在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各项炎性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总符合率.结果 PC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是0.895、0.84、0.92、0.76、10.50、0.91和0.88,其诊断价值均优于CRP、HP、CER、α1-AAG、α1-AAT、WBC和ESR.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炎性反应参数,可作为严重细菌感染早期的快速、敏感的检测手段之一.
洪亮何文斐丁继光潘继豹孙庆丰傅荣泉吴金国施红英
关键词:降钙素蛋白质前体脓毒症ROC曲线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序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拉米夫定、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主要问题是持续应答率较低,停药后复发率高。本文对采用拉米夫定、干扰素联合/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研究。
丁继光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
文献传递
检验指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检验指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因子,指导检验和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4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06例患者,以各种可能影响本病预后的检验指标及其他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检验指标中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单因素有:PTA〈20%、AST/ALT〉1.2、TBil〉513μmol/L、ALB〈30g/L、CHO〈1.6mmol/L、CHE〈4000U/L、PLT〈50×10^9/L、较高HBV DNA水平(HBeAg阴性者HBV DNA≥3×10^4拷贝/毫升,HBeAg阳性者HBV DNA≥1×10^5),此8项指标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5项检验指标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分别是PTA〈20%、ALB〈30g/L、CHO〈1.6mmol/L、PLT〈50×10^9/L、较高水平HBV DNA,其回归系数分别是1.731、2.153、1.872、2.375和2.134。结论有8项单因素和5项多因素检验指标提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不良,特别是较高载量HBV DNA和PLT计数对其预后的影响值得检验和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丁继光孙庆丰徐道振王均镕洪亮吴友朋钱定良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预后肝炎乙型慢性LOGISTIC回归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法对医院确诊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35例患者共检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6.10%,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43.90%,革兰阴性菌占39.02%,以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为主,均占12.20%,真菌占4.88%;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对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为18.18%、13.6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5.00%;未发现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的真菌。结论了解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
王晓峰蔡福景孙庆丰吴杨荷李克诚丁继光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
Wistar大鼠早期切创创壁肌肉的透射电镜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早期切创创壁肌肉损伤病变及发展过程 ,为法医学鉴定早期损伤时间提供病理学基础。方法 :用手术刀切开Wistar大鼠大腿肌肉 ,分别于即刻、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及 6 0分钟与死后不同时间作对照 ,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 :即刻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未见异常 ;损伤 1分钟、5分钟和 15分钟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 ,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无到有 ,肌原纤维小灶性坏死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肌原纤维间隙增宽越来越明显。损伤 30分钟、45分钟和 6 0分钟时 ,线粒体水肿空泡化更加严重 ,嵴消失 ,肌原纤维缩短呈波浪状改变 ,坏死、断裂并浓缩成块状 ,肌丝排列紊乱。核异质多 ,不规则 ,核周出现空泡 ,染色质均质化 ,肌浆见大量不等空泡 ,肌纤维大量坏死。死后损伤超生反应及波浪状改变以 15分钟时段最为明显。结论 :提示早期创壁肌肉损伤后不同时间各有其形态学特征 ,这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形态基础。
李兴彪董缪武方周溪丁继光叶成夫
关键词:透射电镜法医鉴定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