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
- 作品数:61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消防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电焊火花试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的电焊火花试验装置,涉及建筑材料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缺乏针对保温材料抗电焊火花性能之客观可靠测试手段与方法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燃烧箱(19)、电焊丝点火系统(21)、基座(12)、样品支架(1...
- 刘松林赵成刚刘军军邓小兵曾绪斌曾一珂冯江李西黎
- 阻燃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阻燃管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由该阻燃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制成的阻燃管材。本发明的阻燃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烯烃树脂100份、溴锑系复合阻燃剂30~85份、树脂改性剂2~20份和加工助剂...
- 李碧英张泽江兰彬卢国建张玉才刘松林
- 木垛用点火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木垛用点火器,包括加热盘、试样架,加热盘顶面均匀排布燃气小孔,燃气小孔连通喷嘴,喷嘴连通气体稳流器,气体稳流器连通燃气管,加热盘边缘设置有电子打火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火焰温度的热电偶A,热电偶A连接温度显...
- 刘松林赵成刚张巍
- 基于Web的材料及组件火灾特性国家基础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 本文首先介绍了材料及组件火灾特性国家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背景,然后分析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基本目标,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模型,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应用.
- 赵丽卢国建赵成刚刘松林
- 关键词:火灾特性数据库软件架构组件技术
- 锥形量热计法研究电线电缆燃烧性能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锥形量热计法(Cone Calorimeter Method)是目前研究材料燃烧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在涉及该方法的国际标准ISO5660中,没有对电线电缆燃烧性能试验评价作具体规定。探讨了采用锥形量热计法研究电线电缆燃烧特性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案。
- 张翔李风刘松林
- 关键词:锥形量热计电线电缆燃烧性能
- 窗口火作用下外保温系统温度分布特性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真实尺度的3层建筑进行窗口火实体火灾实验,研究模塑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聚氨酯(PUR)和酚醛(PF)等4种典型保温泡沫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温度及室内温度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PS和PF系统表面在横向立面上维持较高温度,EPS和PUR系统远离角落的区域表面温度较低且随着横向距离增大明显降低;热塑性外保温系统的内部温度明显高于热固性外保温系统;第2层和第3层距楼板高度0.9m以下的室内区域烟气温度暴露风险较小,但2层0.9m高度以上、3层1.8m高度以上的区域以及窗户区域均存在较高温度暴露风险。
- 邓小兵赵成刚卢国建刘松林曾续斌
- 关键词:外保温系统温度场
- 一种水平方向自适应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设备
- 本发明涉及滑坡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平方向自适应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设备,其设置在预先沿竖直方向开挖好的钻孔处,包括安装架、深度测量模块、长度测量模块以及角度测量模块。安装架包括能够相对一竖直轴线转动的基座和安装罩...
- 王鲁琦仉文岗康燕飞 朱淳 杨文钰刘松林 孙伟鑫 林思成 韩函王硕
- 基于二维线圈传感器的接地网敷设结构检测系统及方法研究
- 接地网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早期投运变电站的接地网因多年腐蚀导致接地性能显著下降,需要基于接地网图纸开展接地网腐蚀诊断工作。然而接地网图纸不匹配、破损甚至缺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研究接地网结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
- 刘松林
- 关键词:电力系统接地网压缩感知
- 深中沉管隧道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数值研究
- 2024年
- 为了研究采用横向联络排烟道结合侧壁排烟口新型排烟方式对沉管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的控制效果,以深圳-中山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临界风速、烟气逆流长度和烟气分岔低温区域来研究烟气的流动特性。提出了沉管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和烟气逆流长度的修正模型,同时还建立了烟气分岔流动低温区域长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无量纲热释放率小于0.139时,临界风速与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的1/3次方成正比。当纵向风速从1.5 m/s增加到4.0 m/s时,10、20、30、50 MW火灾时的峰值温度分别降低了35%、48%、46%和43%。在强纵向风速的作用下会发生烟气分岔现象,对隧道中心线和侧壁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分岔流动低温区域长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误差在10%以内。
- 王亮张海宁刘松林
- 关键词:临界风速
- 一种岩土层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岩土层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土层分析仪及分析方法,包括分析仪本体,其作为整体装置的基础构件,用于装配和承载各个处理机构及其所属下位结构件;四个变形机构,其设置于分析仪本体的外侧,用于将整体装置进行变形;四个...
- 张凯强王鲁琦仉文岗王林林思成刘松林朱淳邓惠文邹育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