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德伟

作品数:86 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化学工程
  • 22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催化
  • 17篇催化剂
  • 13篇反应器
  • 12篇氧化偶联
  • 12篇偶联
  • 11篇烷氧化偶联
  • 11篇甲烷
  • 11篇甲烷氧化
  • 11篇甲烷氧化偶联
  • 10篇动力学
  • 9篇氧化偶联反应
  • 9篇偶联反应
  • 9篇甲烷氧化偶联...
  • 8篇金属
  • 7篇植物
  • 7篇植物细胞
  • 7篇紫草
  • 7篇环流反应器
  • 6篇细胞
  • 6篇细胞培养

机构

  • 82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云南省化工研...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杭州市化工研...

作者

  • 86篇吕德伟
  • 19篇陈丰秋
  • 10篇黄凯
  • 8篇吴肖群
  • 8篇詹晓力
  • 7篇陈志荣
  • 7篇薛莲
  • 7篇孟琴
  • 6篇陈银飞
  • 6篇傅旭庆
  • 6篇汪叔雄
  • 6篇阳永荣
  • 5篇周力
  • 5篇费黎明
  • 5篇戴擎镰
  • 5篇孟琴
  • 4篇葛忠华
  • 4篇华卫琦
  • 4篇顾坚
  • 4篇任智

传媒

  • 20篇化学反应工程...
  • 6篇化工学报
  • 5篇高校化学工程...
  • 5篇第七届全国生...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石油化工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13篇2000
  • 8篇1999
  • 7篇1998
  • 9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相催化中的溢流作用被引量:5
1997年
详细介绍和评述了30余年来有关溢流的研究进展,包括溢流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对多相催化学科的影响,常见的溢流现象、溢流效应及利用溢流效应进行催化剂设计的有关问题;对未来溢流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赵德华吕德伟臧雅茹赵学庄
关键词:溢流催化剂设计
MgAlFe复合氧化物吸收SO_2后的再生被引量:13
2000年
对吸收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氢气还原再生的研究。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用氢气对其还原度的测定 ,发现复合氧化物在再生时有不同的起始还原温度 ,而且随着Fe元素的加入起始反应温度随之下降 ,还原度增加。还原用氢气浓度在 15~ 10 0 %范围内基本不影响材料的还原速率和还原度。氧化物经过 10次吸收和再生实验 ,它的吸收容量除了第一次有下降外 ,以后基本不变。
陈银飞葛忠华吕德伟
关键词:二氧化硫催化剂
生物降解氯代脂肪烃的动力学被引量:4
1996年
根据1,2-二氯乙烷以及1,3-二氯丙醇等氯代脂肪烃的生物降解情况,采用Volterra模型描述了菌种生长动力学,建立了各种氯代烃生物降解过程中菌体增长、氯离子形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Volterra模型能较好地描述1,2-二氯乙烷降解菌A23和1,3-二氯丙醇的降解菌E2利用有毒氯代烃的生长情况。
傅旭庆吕德伟汪叔雄
关键词:生物降解氯代脂肪烃动力学模型废水处理
用硫、磷元素助催化的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制C<Sub>2</Sub>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硫、磷元素助催化的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制C<Sub>2</Sub>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Zr和Mn两种过渡金属为主组分,以S、P元素作为助催化剂,用碱金属离子为修饰,并负载在SiO<Sub>2...
陈丰秋黄凯詹晓力吕德伟
文献传递
含硫甲烷氧化偶联制较高级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含硫的甲烷氧化偶联制较高级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它包括至少一种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以硫为中心原子的含氧酸盐;至少一种锰的氧化物、卤化物、硫酸盐或可热分解为氧化锰的含锰化合物和二氧化硅载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用于甲烷的氧...
赵德华王恒秀吕德伟陈丰秋
文献传递
含硫甲烷氧化偶联制较高级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含硫的甲烷氧化偶联制较高级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它包括至少一种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以硫为中心原子的含氧酸盐;至少一种锰的氧化物、卤化物、硫酸盐或可热分解为氧化锰的含锰化合物和二氧化硅载体。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用于甲烷的氧...
赵德华王恒秀吕德伟陈丰秋
文献传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的实验与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实验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和AEO乳化白油所得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随电解质浓度和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变化规律 .针对上述体系建立了两液珠间的静态力学模型 .利用模型考察了界面电位和电解质浓度对两液珠间作用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现象之间的矛盾 ,指出在液珠的碰撞过程中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静电排斥力的作用下 ,存在着被挤入到分散相液珠内的趋势 ,从而导致了界面的变形和表面活性剂空穴区的形成 。
任智陈志荣吕德伟
关键词:稳定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液体系TX乳液体系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本文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张庆吴肖群沈庆扬沈晓清吕德伟
关键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动力学
一种用硫、钨元素助催化的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制C<Sub>2</Sub>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硫、钨元素助催化的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制C<Sub>2</Sub>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Zr和Mn两种过渡金属为主组分,以S、W元素作为助催化剂,用碱金属离子为修饰,并负载在SiO<Sub>2...
陈丰秋黄凯詹晓力吕德伟
文献传递
气升式外环流生物反应器的液固传质研究
采用β萘酚-水-空气体系对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的液固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气速及固含率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液固传质系数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固含率的增大变化不大。并用膜模型及Kolmogoroff理论描述...
傅旭庆吕德伟
关键词:气升式传质生物化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