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霞

作品数:58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轨道交通
  • 8篇地铁
  • 8篇职业病
  • 8篇职业病危害
  • 6篇空气质量
  • 5篇车站
  • 4篇地铁车站
  • 4篇职业卫生
  • 4篇卫生学
  • 4篇列车
  • 4篇空调
  • 4篇肺癌
  • 4篇DNA修复
  • 4篇城市轨道交通
  • 3篇修复酶
  • 3篇污染
  • 3篇细胞
  • 3篇列车车厢
  • 3篇金属
  • 3篇环境卫生

机构

  • 45篇上海市疾病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上海市卫生局
  • 2篇上海铁路局
  • 2篇上海市化工职...
  • 2篇上海市卫生健...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特种设...
  • 1篇上海科技馆展...
  • 1篇上海轻工业研...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张霞
  • 17篇苏瑾
  • 14篇宁勇
  • 12篇陈健
  • 11篇唐颖
  • 10篇高剑晖
  • 9篇吴世达
  • 8篇周宜开
  • 8篇倪骏
  • 8篇王凯
  • 7篇吕斌
  • 7篇徐毅
  • 5篇张莉萍
  • 5篇郝巧玲
  • 5篇高金平
  • 4篇周晟
  • 3篇卢伟
  • 2篇鲍萍萍
  • 2篇郭常义
  • 2篇周妍

传媒

  • 17篇环境与职业医...
  • 5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劳动医学
  • 3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预防医学
  • 1篇2010第五...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微生物污染调查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某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车厢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2013)的要求,于2017年10月在客流量最大的早高峰时段对我国某特大城市5座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2列列车车厢的环境空气菌落总数进行监测,共采集样品278件。结果轨道交通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检出范围为154~3146 CFU/m^3(撞击法)和0~75 CFU/皿(沉降法),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两种方法的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6.06%,结果具有相关性。轨道交通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撞击法)表现为:站厅[(1571±615)CFU/m^3]>站台[(1236±525)CFU/m^3]>车厢[(414±197)CFU/m^3]、室外对照[(398±182)CFU/m^3],站台和站厅高于车厢和外环境(P<0.05)。不同车站之间的环境微生物水平有明显差异,客流量大和运行时间长的车站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较高。结论该市轨道交通环境清洁度总体较好,综合轨道交通环境特点,撞击法为环境微生物采样的推荐方法。轨道交通环境菌落总数分布特征主要受外部环境、车站运行时间、客流量等因素影响。
张霞侯雪波高剑晖张琳王凯苏瑾
关键词:菌落总数空气质量轨道交通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09年
张霞宁勇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某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CO2浓度调查及政策建议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CO2是轨道交通列车车厢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成分,车厢环境CO2浓度较高不仅影响乘车舒适性,而且易造成乘客疲倦、头晕,甚至呼吸困难。尤其随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不断增加,乘客在列车车厢内停留时间不断延长,车厢内CO2水平更加值得关注。[目的]了解某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CO2浓度现状,从而提出管控措施建议。[方法]于2017年9—11月,选择某市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以上的7条轨道交通线路(命名为A^G线)开展列车车厢CO2浓度监测,每条线路监测时段包括工作日高峰期(7:00—9:30或17:00—19:00)和工作日平峰期(9:30—17:00)。每次监测时间为列车从起点至终点的实际单程运行时间,于列车行驶进站、开启车门前读取各个监测点的CO2浓度指示值,计算瞬时浓度和1 h均值浓度。与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CO2瞬时浓度(≤0.15%)及中国香港《管理空调公共运输设施内空气质素专业守则——铁路》(简称为《专业守则》)CO21 h均值浓度(卓越级,≤0.25%)等限值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监测的7条线路列车车厢CO2瞬时浓度中位数为0.132%,范围为0.059%~0.295%;1 h均值浓度中位数为0.152%,范围为0.088%~0.204%。符合GB 37488—2019要求的车厢CO2瞬时浓度监测值样品数占所有样品数的比例为63.50%,且所有1 h均值浓度监测值均达到《专业守则》卓越级的要求。除A、B线路高峰期CO2瞬时浓度和C线路高峰期1 h均值浓度外,各线路高峰期车厢CO2瞬时浓度和1 h均值浓度中位数均大于0.15%;除F线路车厢CO2的1 h均值浓度外,高峰期各线路车厢CO2瞬时浓度和1 h均值浓度均高于平峰期(P<0.05)。高峰期车厢CO2瞬时浓度符合GB 37488—2019的样品数占比达44.0%,平峰期车厢CO2瞬时浓度符合该要求的样品数占比达93.0%;高峰期和平峰期CO21 h均值浓度均达到《专业守则》卓越级的要求。地下运行�
杨颖华张琳张霞高剑晖侯雪波王凯苏瑾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CO2浓度客流量
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及管理对策被引量:2
2023年
编制统一的调查表,对截至2020年10月已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备案且正常开展工作的3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现场调查,从地区分布、人员结构、检查类别、工作业绩等方面分析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分布于嘉定、松江、杨浦等14个区,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821人,其中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主检医师180人;具备粉尘检查类别24家、化学因素检查类别29家、物理因素检查类别31家、生物因素检查类别13家、放射因素检查类别3家、其他(特殊作业等)检查类别27家;2019—2021年每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数约1.5万家,人次数超过70万。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正在稳步发展,但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从促进机构发展建设、提升机构人员素质、增强机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加强管理。
宁勇顾明华唐颖张霞陈健李克勇
关键词:管理对策
工业循环冷却塔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工业循环冷却塔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探究嗜肺军团菌检出阳性率和检出数量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场所嗜肺军团菌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分别于2023年2、5、8和10月对上海市某工业园区内9家大型企业,共20个工业循环冷却塔进行冷却水水样采集。对水样的水温、游离余氯、总余氯、浑浊度、色度、pH值、电导率、化学耗氧量、铁含量和菌落总数进行检测,同时对水样中的嗜肺军团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分析水质指标对嗜肺军团菌检出阳性率和检出数量的影响。结果9家企业20个工业循环冷却塔的第一至四季度嗜肺军团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5%(7/20)、45%(9/20)、45%(9/20)和85%(17/20)。冷却塔检出的嗜肺军团菌血清分型以嗜肺军团菌1型为主(95.2%,40/42),嗜肺军团菌数量为0.2~316.8 cfu/ml。水温(OR=1.36,95%CI:1.12~1.64,P=0.001)、电导率(OR=1.02,95%CI:1.00~1.03,P=0.026)是影响嗜肺军团菌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化学耗氧量与嗜肺军团菌检出数量呈正向关联(β=8.08,P=0.002)。结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嗜肺军团菌检出阳性率较高,检出数量波动较大,可能存在健康风险,提示有必要关注工业循环冷却水水温、电导率、化学耗氧量等水质管理和嗜肺军团菌的监测及控制。
于曼唐颖陶晨怿宁勇徐毅张霞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
DNA切除修复标志物在肺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切除修复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 2 (ERCC2 )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 (UDG)、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三种生物标志物在不同部位的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ERCC2蛋白和mRNA、UDG蛋白在肺和食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癌和癌周组织。UDGmRNA水平在食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癌和癌周组织 ,在肺良性病变、癌和癌周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CNA蛋白和mRNA在肺和食管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三种标志物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ERCC2、UDG表达水平在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肿瘤组织、PCNA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
吕斌张霞周晟郝巧玲周宜开
关键词:DNA损伤切除修复肺癌食管癌生物标志物细胞增殖核抗原
德尔菲法在地铁运行环境卫生学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首次建立适用于地铁运行环境卫生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初步建立备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筛选。[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程度平均0.73。最终入选的12种检测指标(其中,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以及生物性指标各4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3,最终的协调系数为0.942,x^2=32.02,P〈0.10。[结论]参与专家非常重视本项研究,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协调性均较高,表明本指标体系作为地铁运行环境卫生学评价指标,可信程度较高,能够准确反映地铁运行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
张霞吴世达陈健倪骏周妍金轶
关键词:德尔菲法地铁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上海某地铁车站PM2.5中元素成分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张霞苏瑾张莉萍倪骏吕斌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
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规范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公正、准确和有效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评价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阐述了评价实施...
吴世达高金平张霞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文献传递
公众室内空气质量认知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知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平台采取自愿填写的方式,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的公众开展问卷调查。结果98.7%(1038/1052)的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对室内空气质量表示关注,关注程度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8%(461/1052)的调查对象知晓《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知晓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关注度较高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包括甲醛、相对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关注度较低的指标包括苯并[α]芘、放射性氡、氨等;81.9%(862/1052)的调查对象倾向于使用简易工具设备或选择专业团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在不同学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主要选择开窗通风、绿植净化、经常清扫室内卫生等方式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治理。结论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宁勇张霞唐颖徐毅
关键词:公众室内空气质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