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勤琪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盆地
  • 12篇塔里木盆地
  • 4篇寒武系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塔河油田
  • 3篇下寒武统
  • 3篇化学特征
  • 3篇寒武统
  • 3篇储集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盐岩
  • 2篇油藏
  • 2篇油气地质
  • 2篇油气地质意义
  • 2篇原油地球化学

机构

  • 15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徐勤琪
  • 5篇尚凯
  • 4篇曹自成
  • 4篇张黎
  • 3篇杨素举
  • 3篇李斌
  • 2篇刘永立
  • 2篇罗明霞
  • 2篇韩俊
  • 1篇周怀来
  • 1篇周雨双
  • 1篇朱秀香
  • 1篇刘波
  • 1篇黄苇
  • 1篇张继标
  • 1篇石开波
  • 1篇彭军
  • 1篇李建交
  • 1篇潘泉涌
  • 1篇郝建龙

传媒

  • 6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已经发现了塔河、富满、顺北等岩溶、断控型大型油气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针对相控领域迟迟未见突破、台地沉积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本次研究依据最新钻井、连片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台地结构解剖和油气地质意义分析工作。从连井相-地震相对比分析,明确了满加尔坳陷西缘由东向西奥陶系沉积相变化快,碳酸盐岩台地分异性强。鹰山组下段为盆地—斜坡—台缘—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沉积格局;到鹰山组上段随着海平面上升,台地边缘逐渐向西迁移退缩,发展成盆地—斜坡—台缘—宽缓开阔台地。台地边缘表现为南北差异:从南到北台缘斜坡带坡度减小,台缘带由南部加积结构转变为北部退积结构。这种台地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与相带有关的碳酸盐岩规模储集体的差异分布,鹰山组台缘丘滩从古城到草湖西部由加积转变为退积为主,造成古城地区发育垂向叠加的礁滩相储层,厚度较大;北部由于鹰山组下段到上段台缘表现为退积特征,形成鹰下段高能丘滩储集体与上覆鹰上段斜坡相形成良好储盖组合,这种结构处于满加尔坳陷烃源岩运移方向,对于形成大型原生岩性圈闭油气聚集区带具有重要意义。
杨孝群焦存礼邓尚张继标韩俊李映涛徐勤琪
关键词: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沉积分异塔里木盆地
基于盆地模拟的断盖配置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为例被引量:5
2023年
断裂和盖层的相互配置是控制塔里木盆地西部玉北构造带深层油气富集的关键。首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手段探讨了玉北深层油气断盖要素的不同配置关系及其对奥陶系油气富集的影响。对烃源岩热演化历史模拟显示该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从加里东晚期到燕山期一直处于成熟阶段,喜马拉雅期进入高成熟阶段,现今仍然具备较好的生烃潜力。断膏配置类型的动态模拟表明断裂和膏岩的相互作用是控制玉北深层盐上和盐下油气系统分布的关键因素,深层断裂的结构特征比侧向封堵性对油气运移影响更大。不同断盖组合控制了奥陶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其中未断穿型和弱断穿型断盖组合最有利,喜马拉雅期圈闭的保存条件对晚期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意义较大。综合认为玉北地区奥陶系发育“长期生油、断膏控注、断盖控聚”的成藏特征,基底卷入断裂和逆冲走滑的拼接程度是评价盐下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论文采用的动态正演模拟方法为玉北地区及台盆区深层断控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李斌张鑫吕海涛杨素举徐勤琪
关键词:盆地模拟奥陶系油藏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2025年
塔里木盆地深层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发育规律的认识是寻找优质规模储集体的关键.通过对塔西北野外露头和盆内重点钻井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类型及成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发育两类优质储层: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和颗粒/残余颗粒白云岩储层,微生物白云岩储层进一步划分为泡沫绵层石白云岩储层、叠层石白云岩储层及凝块石白云岩储层.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优质白云岩储层孔隙的形成受沉积及早期成岩作用控制,微生物丘、浅滩沉积具有较好的原生孔隙(粒间孔、微生物格架孔)发育,是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高频海平面控制的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叠加改善了原生孔隙,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早期孔隙的有效保存则得益于早期白云石化作用和厚层膏盐岩的快速封盖作用;此外,断裂沟通的流体活动使局部白云岩地层再次发生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等埋藏成岩改造作用,导致储层孔隙结构重构,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尚凯何卿徐勤琪汤海磊廖启丰邓嘉铭姜伟民刘波石开波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储层储层成因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段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23年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系,特别是走滑断裂的展布和活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结果表明,巴麦地区在古隆起迁移演化和大型逆冲断裂带活动的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起变形调节作用的北东向展布的高角度小断距走滑断层,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变形构造体系。该区发育两类走滑断层,一类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的寒武系盐上滑脱断褶带同时或后期叠加发育,走向与逆冲断裂带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和田古隆起边界和内部;另一类发育于大型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挤压缩短区,与近东西向逆冲断裂带呈大角度相交,主要分布于和田古隆起和巴楚断隆内。前者主要形成于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晚期局部弱活动,后者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走滑断层叠加上经历过加里东中晚期和海西早期岩溶改造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裂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它们贯通膏盐层上、下地层,活动期与盐下深层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一致,更有利于输导烃源向上运移到奥陶系聚集成藏。位于源上且与两类高角度走滑断裂连通的规模储集体是奥陶系有利勘探方向。
张仲培徐勤琪刘士林周雨双邱华标陆红梅王瀚洲齐育楷
关键词:走滑断层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储层地球化学等大量资料,分析了巴楚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小海子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灰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沉积相是储集层形成的基础,研究区内台内滩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溶蚀作用包括暴露溶蚀和埋藏溶蚀,是储集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渗流粉砂、氧化铁和大量溶蚀孔洞的发育等现象是暴露溶蚀的重要证据,而萤石、针状溶蚀孔洞、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异常等均指示埋藏岩溶的存在;白云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储集层的发育;构造破裂作用是最重要的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有利于裂缝型储集层的发育,并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良好的渗流通道,扩大溶蚀作用范围。
马中远杨素举徐勤琪张黎张君子黄苇
关键词:碳酸盐岩主控因素石炭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盐下白云岩中油气来源被引量:3
2021年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油、油—源对比等研究,揭示了油气物质的成因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抽提物具有典型的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即饱和烃色谱图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整、未见明显的“鼓包”,Pr/Ph比值为0.89,三环萜烷系列的相对丰度高于藿烷系列,C_(27)-C_(28)-C_(29)ααα20R规则甾烷具有明显的“V”字型分布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值为-30.8‰,三芴系列化合物表现为明显的硫芴优势,指示其来源于强还原沉积环境的腐泥型生烃母质,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MB1井下寒武统油显示与玉北1条带奥陶系原油同源,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推测巴楚隆起MB1井下寒武统油气来自周边下寒武统烃源岩或古油藏,从而提升了该区寒武系的勘探潜力。
曹自成朱秀香吴鲜徐勤琪路清华李建交蒋海军
关键词:油源对比寒武系巴楚隆起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肖尔布拉克组储层研究较为薄弱的问题,通过多口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地化分析,认为该区肖尔布拉克组主要发育晶粒白云岩和泥微晶白云岩,储层物性受岩石结构控制明显,其中细晶白云岩及粉晶白云岩孔渗性能最好。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整体上属于低排驱压力细—中孔喉道型,储集性能较好。储层经历多种白云石化作用改造,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受一定热液作用影响。储层受喜马拉雅期构造作用影响较大,破裂形成的裂缝沟通残余孔隙,多期酸性流体渗入叠加改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集空间,形成现今优质储层。综合认为巴楚隆起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在多期构造断裂叠加区域储集能力最好。
李斌彭军杨素举杨素举夏青松徐勤琪
关键词:白云石化储层特征巴楚地区塔里木盆地
二次生烃与古油藏原油裂解对油气成藏的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解析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完善了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热演化史与不整合剥蚀量的恢复。结果表明,西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发生二次生烃,生烃动力为古近纪以来的快速埋藏升温;而受喜马拉雅运动期持续隆升的影响,巴楚隆起寒武系烃源岩多不具备二次生烃的条件。寒武系烃源岩在加里东运动中期—海西运动早期生成的原油,可能在和田古隆起规模聚集,形成古油藏,而古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快速深埋,进入高温环境,具备发生原油裂解的有利条件。巴楚—麦盖提地区已发现气藏的高成熟天然气,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二次生烃产生的过成熟干酪根裂解气与和田古隆起古油藏因深埋增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因此,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晚期演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目前正处于二次生烃阶段的寒武系烃源岩,与前期相对低地温但近期具备高温裂解条件的古油藏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天然气成藏的重要烃源保障;二次生烃、古油藏原油裂解产物与新圈闭的匹配则是巴楚—麦盖提地区晚期油气成藏的关键。
曹自成徐勤琪余腾孝秦华耿锋郝建龙邓尚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二次生烃古油藏生烃演化原油裂解气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2024年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徐勤琪储呈林郭小文刘永立张黎罗明霞
关键词:荧光光谱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白垩系—古近系沉积特征与储盖组合被引量:11
2017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中新生代地层沉积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继承了侏罗纪的沉积面貌,以陆相沉积占主导,从晚白垩世初到渐新世,受特提斯海洋壳扩张影响,海水多次自西向东侵漫到喀什、叶城及和田等地区,形成了西塔里木海湾。受同期全球海平面整体上升时期大规模海侵影响,塔西南上白垩统—始新统乌拉根组主要发育海相沉积,之后受同期全球海平面整体下降时期海退影响,始新统—渐新统巴什布拉克组为陆相沉积。塔西南晚白垩世—古近纪由于海平面的频繁变化,发育了滨海、浅海—潟湖相的碳酸盐岩、膏盐岩及泥岩沉积体系,形成了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碳酸盐岩与上覆古近系阿尔塔什膏盐岩及古近系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与上覆乌拉根组深色泥岩2套重要的储盖组合,是塔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值得重视的重要领域。
岳勇徐勤琪傅恒席党鹏
关键词:储盖组合白垩系古近系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