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夫
-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ICU多重耐药菌的作用。方法选取207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 张静纪灏窦颖李志夫任益炯
-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
-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外肿瘤胸内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 评价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肺外恶性肿瘤胸内转移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组既往诊断/新发肺外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内病变和/或胸内淋巴结增大怀疑为肺外恶性肿瘤胸内转移所...
- 孙加源滕家俊钟润波李志夫张杰赵珩韩宝惠
- 2002年~2004年上海市胸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及其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2002年~2004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MicroScan W/A-40细菌鉴定系统,对2002年~2004年中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所检出的前5位菌株3年均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第3位上升到2003年、2004年的第1位。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阳性球菌,其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亚胺培南、关罗培南对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最低。结论: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耐药水平高且多重耐药,应该了解各菌种的耐药特点和耐药机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 李延文邵湍顾月清李志夫周海燕
- 关键词:微生物耐药性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监测和耐药性分析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是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能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菌素,从而使之失效。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导致机会感染增加,使产ESBLs菌株逐年增多,专科医院又有其自身的特...
- 蒋锦琪顾月清李延文李志夫邵湍
- 关键词: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细菌监测
- 文献传递
- 2003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特征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分析2003年全年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全年555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1385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我院病人分离的微生物前10位的依次为念珠菌(19.7%)、铜绿假单胞菌(15.7%)、金黄色葡萄球菌(12.7%)、肺炎克雷白氏菌(1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9%)、鲍曼氏不动杆菌(6.9%)、阴沟肠杆菌(6.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大肠埃希氏菌(2.5%)、产酸克雷氏菌(0.9%)。药敏提示各分离菌株对于药物敏感率各不相同。结论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院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邵湍顾月清李延文李志夫周海燕
- 关键词:耐药抗菌药物细菌培养分离菌
- 肺炎克雷伯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2002年
- 陈宇平李志夫姜丽岩于方治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药物敏感性耐药细菌培养抗生素
- 动态监测ICU血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ICU 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 水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84 例入住ICU 后发生脓毒症患者第1 、3 、6 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FA(酶联荧光分析)技术,在V...
- 李志夫周妍娄加陶
- 上海市胸科医院2002年和2003年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
- 2004年
- 目的 探讨2002年和2003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应用MicroScan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2002年和2003年中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2年中各标本总的菌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和24.9%。2年中所检出的前5位的菌株都为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一位。对二年的细菌进行了药敏测定,结果表明,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阳性球菌,其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对二种细菌的耐药率最低。结论 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应该了解各菌种的耐药特点和耐药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 顾月清李志夫邵湍李延文陈良周海燕于方治
- 关键词:微生物耐药性
- 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外科2002-08-01~2003-01-31期间医院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48例心胸外科医院内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到48例病人共148株病原菌:G菌28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G菌91株,主要菌依次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29株,28株为白色念株菌。耐药菌株比例很高,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100%,肺炎克雷伯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株占73.7%绿脓杆菌中耐亚胺培南株达44%,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达46.4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顾嘉钦丰嘉驹李志夫潘雁
- 关键词:外科学病原菌抗菌剂耐药性手术并发症
- 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 onu cleic acid,ctDNA)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接受免疫治疗的79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TC数目,采用杂交捕获高通量测序检测外周血ctDNA的单核苷酸变异,分析CTC数目、ctDNA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e,PFS)时间的关系。结果79例晚期NSCLC患者中有54例检测到CTC,阳性率为68.35%,每4 ml外周血含有的中位CTC数目为4个(0~53个)。Ⅳ期NSCLC患者CTC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免疫治疗后CTC阳性率显著低于免疫治疗前(P<0.05)。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部分缓解23例,疾病稳定46例,疾病进展10例;部分缓解患者中,CTC数目升高2例,不变9例,降低12例;ctDNA基因变异数<2为24例,变异数≥2为55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C数目变化和ctDNA基因变异数与免疫治疗效果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基线期CTC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ctDNA基因变异数<2组与≥2组患者PFS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C和ctDNA基因突变与晚期NSCLC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外周血CTC和ctDNA检测对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张静纪灏李志夫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