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sBCMA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的sBCMA水平,并分析sBCMA水平与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中sBCM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BCMA水平与骨髓中浆细胞比例、M蛋白水平及治疗密切相关(P<0.05)。sBCMA水平与MM患者总生存期(OS)呈负相关(r=-0.47),sBCMA低表达的MM患者较sBCMA高表达患者OS显著延长(P<0.05)。结论:sBCMA在MM患者中显著升高,有望作为评估MM患者疗效以及预后的一种新指标。通过靶向sBCMA,可能为M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郑兰兰李斌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预后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 观察美罗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老年结外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我科诊治的3例老年(年龄大于60岁)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
- 李斌鲍扬漪朱婷胡雪莹
- CD19-CART技术在B细胞淋巴瘤及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是发生在B细胞、T细胞及NK细胞等淋巴细胞上的肿瘤。目前其治疗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疾病复发和难治,而治疗的失败与此有关。
- 李斌鲍扬漪
- 关键词:B细胞CD19
- 多发性骨髓瘤并嗜酸细胞增高1例
-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多发性骨髓瘤并嗜酸细胞增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对该患者行MPT方案化疗一疗程,并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同时文章还对嗜酸细胞综合征进行了阐述。
- 李斌鲍扬漪朱婷胡雪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细胞疗效评价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双侧膝关节生物力学的评价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生物力学情况。方法应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30例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行走数据,比较手术侧与非手术侧膝关节生物力学差异。结果手术侧与非手术侧膝关节生物力学存在明显差异。手术侧矢状面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最大伸展度及最大活动范围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冠状面膝关节最大内翻度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手术侧冠状面膝关节最大外翻度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较未手术侧增快(P<0.05);手术侧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手术侧膝关节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受力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左右方向受力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结论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双侧膝关节生物力学评价可以准确地判断手术疗效和预测非手术侧手术时机。
- 钟慧敏李斌陈博刘志宏郭蕾黄萍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骨关节炎生物力学步态分析
- 30例重症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 目的 分析重症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在我院住院的30 例重症ITP 患者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
- 李斌
- 多发性骨髓瘤并嗜酸细胞增高1例
- 目的 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嗜酸细胞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方法 男性患者68岁,因发现白细胞升高一年,纳差腹胀1月入院,具有浆细胞增高、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溶骨性改变等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
- 李斌鲍扬漪朱婷胡雪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 李斌鲍扬漪朱婷胡雪莹
- 30例重症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症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重症ITP患者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3岁;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27例患者中完全反应9例(33.3%),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到85.2%,4例接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患者中3例达到完全反应,1例接受中等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患者达到有效,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抗HP根治后,达到完全反应。结论对于重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的方法起效快,有效率高,对ITP患者应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
- 李斌鲍扬漪李坦
- 关键词:重症
- 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转移1例报道
- 目的:报告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治疗1例IV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女,60岁,6年前诊断左腹膜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6周期R-CHOP方案化疗达...
- 李斌鲍扬漪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