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甫

作品数:45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学成
  • 12篇化学成分
  • 7篇皂苷
  • 5篇三萜
  • 5篇细胞
  • 5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迭鞘石斛
  • 4篇色谱
  • 4篇石斛
  • 4篇蔷薇
  • 4篇活性
  • 3篇电喷雾
  • 3篇凋亡
  • 3篇皂苷类
  • 3篇皂苷类成分
  • 3篇质谱
  • 3篇神经保护
  • 3篇生物碱
  • 3篇苷类
  • 3篇苷类成分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扬州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江苏食品药品...

作者

  • 45篇李甫
  • 31篇王明奎
  • 18篇陈斌
  • 8篇王伦
  • 4篇潘红玫
  • 4篇张迹
  • 3篇喻凯
  • 3篇丁立生
  • 3篇徐凯节
  • 3篇杨春艳
  • 3篇张小龙
  • 3篇程智
  • 2篇崔文峰
  • 2篇鲍玲
  • 2篇安君霞
  • 2篇朱启彧
  • 2篇唐亚雄
  • 2篇邓赟
  • 2篇胡卫成
  • 2篇杨凡

传媒

  • 10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草药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2010年全...
  • 1篇第十六届有机...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人参三醇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巨噬细胞炎症
2025年
探究原人参三醇(20S-Protopanaxatriol,PP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双诱导激活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从而发挥改善巨噬细胞炎症的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ATP组和PPT给药组(20、40、80μmol/L)。经LPS+ATP诱导后,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NLRP3的mRNA水平显著提高。经PPT处理可显著下调iNOS、IL-1β和NLRP3的mRNA水平,而不影响COX-2和TNF-α的mRNA水平。同时,PPT可下调胞质中NLRP3、IL-1β和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leaved-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量,而不影响核内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的水平。酶连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测定给药组可显著下调IL-1β的表达量,而对TNF-α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此外,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PPT可显著改善RAW264.7炎症细胞形态,如伪足减少,细胞褶皱平缓,恢复圆形形态。该研究证明PPT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为后期探究PPT如何靶向NLRP3炎症小体以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刘亚男牛志强李甫胡卫成张迹
关键词:抗炎作用RAW264.7
人参叶的皂苷成分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人参叶皂苷类化学成分,寻找其尚未发现的皂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12个皂苷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越南参皂苷R_3(1)、越南参皂苷R_4(2)、越南参皂苷R_8(3)、人参皂苷Rk1(4)、人参皂苷Rg_5(5)、5,6-去氢人参皂苷Rd(6)、人参皂苷Rb_1(7)、人参皂苷Rb_2(8)、人参皂苷Rc(9)、人参皂苷Re(10)、人参皂苷Rd(11)、人参皂苷Rg_1(12).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
朱廷廷李甫陈斌邓赟王明奎李联洪
关键词:人参叶
一种蔷薇花活性提取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蔷薇花活性提取物及其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蔷薇花活性提取物,所述活性提取物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为GeminA,和/或,GeminB,所述Gemin A的质量百分含量≥4.0%,和/或...
李甫王明奎王伦陈斌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积雪草中微量皂苷(CA-1)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分化型PC12细胞构建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体外细胞模型,研究了从积雪草中提取的微量皂苷(Centella Asiatica Saponins-1,CA-1)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高分辨二级质谱鉴定化学结构、分析了积雪草中常用皂苷和CA-1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半定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印迹等技术检测PC12细胞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该模型中100μmol/L CA-1、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S)、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MA)分别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28.63%、16.69%、17.54%,CA-1的神经保护作用强于AS和MA(p<0.05)。与模型组相比,CA-1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6-OHDA诱导PC12细胞的存活率且在CA-1浓度为25μmol/L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上调了Sod1、Cat、Bcl2基因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显示,CA-1提高了p85、PDK1、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该研究中明确了CA-1的神经保护作用揭示了其作用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
谢元胡烨烨李甫胡卫成胡卫成杨晓君张迹
关键词:积雪草皂苷神经保护PI3K/AKT信号通路
中药竹节香附中微量皂苷成分的鉴定
中药竹节香附是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的根茎,系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和山东等地,其中以吉林省产量最大。其味辛、性热,有祛风湿、消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痉、骨节痛痛和静脉炎等症。迄今已从该植物...
李甫丁立生王明奎
关键词:竹节香附皂苷成分
芳基四氢萘型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食品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芳基四氢化萘型木脂素(aryl‑tetralin‑type lignan)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芳基四氢萘型木脂素化合物为[(+)‑2a,3a‑di‑O‑galloyl lyonir...
王伦王明奎李甫杨凡
一个环硫乙烷中间体的合成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获得制备超高折光树脂的单体,合成了一个能够有效制备环高折光树脂的硫乙烷中间体——(甲氧基羰基二硫化)-环硫乙烷.该中间体可以和硫醇在温和的条件下生成环硫单体.和二巯基甲烷反应能生成2,2'-(亚甲基双二硫化)-双环硫乙烷单体,聚合后得到了折光指数和阿贝数高达nD/νD=1.79/28的热固性光学树脂.
王明奎李甫
关键词:光学树脂
ESI-MS/MS法对银莲花素A质谱裂解方式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化学衍生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MS)法研究银莲花素A的质谱裂解方式。将银莲花素A与三苯甲基氯反应,产物经ESI-MS/MS分析发现,银莲花素A在裂解过程中除了发生常规裂解以外,还伴随着重排裂解发生。结果表明,银莲花素A中糖的连接顺序不能仅用ESI-MS/MS来确定。
李甫丁立生王明奎
硅胶柱层析-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两头尖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被引量:2
2011年
建立了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两头尖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取两头尖粉末30 g,在60℃下以300 mL 70%甲醇溶液提取6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提取物3.3 g,提取物悬浮于20 mL水中,先用乙酸乙酯(20 mL×3)萃取除脂,再用正丁醇(20 mL×6)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1.5 g进行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6∶0.05→1∶4∶0.1→1∶2∶0.2→1∶1∶0.3,V/V)溶剂系统的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比较,将两头尖皂苷粗提物分成4个组分。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每个组分分别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了两头尖中16个已知皂苷的结构,对3个未知皂苷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李甫徐凯节丁立生王明奎
关键词:两头尖皂苷
川滇蔷薇果实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14年
川滇蔷薇果实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解其果实化学成分,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提取.从川滇蔷薇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坡模醇酸(1)、1β,3β,19α-三羟基-2-氧代乌苏酸(2)、乌苏酸(3)、1α,2α,3β,19α-四羟基乌苏酸(4)、山楂酸(5)、kaji-ichigoside F1(6)、蔷薇酸(7).其中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川滇蔷薇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为其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贺文君李甫杨春艳王明奎
关键词:山楂酸F1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