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林
- 作品数:69 被引量:6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质量:基于撤县设区的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打破国内市场分割,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提升出口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和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撤县设区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区域市场一体化如何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企业出口质量。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显示,国内需求驱动效应、要素市场化配置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是撤县设区改革作用于企业出口质量的重要机制。此外,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强竞争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样本中更为明显,并且这一促进作用能溢出到同一地级市非改革县市企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推动的区域市场整合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贸易强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廖秋娴李荣林熊治
- 关键词:区域市场一体化出口产品质量撤县设区要素市场化
- 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的研究被引量:29
- 2010年
-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面板数据及滚动检验等计量方法就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多角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较高,但中等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弱;低技术行业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高技术行业进口的技术外溢效果明显;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引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李荣林姜茜
-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
- 多边贸易体制中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我国已于 2 0 0 1年 12月 11日开始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从而也宣告我国进入了贸易自由化的新阶段。为应对新阶段带来的新挑战 ,我们必须认真探讨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开展对外贸易的一些具体问题 :怎样认识贸易自由化 ;如何进行贸易自由化 ,并利用合法手段进行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从而提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对策 ,以便在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找到有效缓解入世可能带给我们冲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此 ,我们在南开大学 WTO研究中心成立时召开的学术讨论会的基础上 ,组织了这期笔谈 。
- 李荣林
- 关键词:多边贸易体制博弈分析国际贸易贸易结构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规模趋势被引量:2
- 2007年
- 电子商务环境下显著的规模经济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的特征愈来愈明显。利用DS模型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思想,通过对内部规模经济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由“成本均衡”向“资源均衡”转化的观点,依据美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很好地支持和验证了这一结论,并对我国现阶段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 李建忠李荣林
- 关键词:规模经济电子商务企业规模
-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的发展特征
- 1993年
- 关瑞凤李荣林
- 关键词:经济思潮非均衡分析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供给学派
- 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新旧援助国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 2025年
- 文章基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理论框架,利用非洲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等传统援助国,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更显著,且在沿海国家、自然资源禀赋较高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家组别的减贫效果更突出,体现了开发式扶贫与包容性发展特征。机制分析显示,中国援助的减贫效应依靠储蓄、劳动与经济增长三重作用机制,重点是推动受援国经济增长,从而抵消闲暇下降对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而美国援助的减贫效应主要依靠消费、闲暇路径的直接传导,相对忽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正向作用,且消费与闲暇的增加也会进一步抑制受援国经济增长。新旧援助国贫困认知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发展阶段,相较已处于后现代发展阶段的传统援助国,中国援助实践与广大受援国具有更高的匹配度。拓展分析表明传统援助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出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果,因此需在减贫议题进一步加强新旧援助国的协调与合作。
- 冯凯王钊李荣林
- 关键词:对外援助减贫效应
-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三元分解与国际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美国1994-2011年十分位HS编码的贸易数据,将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分解为广度、数量和价格三个维度,并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第一,数量扩张对中国在美国市场上份额增加的贡献最大,广度扩张次之,而价格增长的贡献最低;第二,尽管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的部分市场份额被中国所替代,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对美国出口价格指数的显著提升;第三,中国出口美国价格指数不仅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增长速度缓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扩张仍处于"重数量、轻质量、低价格"的较低层次。
- 郑昭阳周勤李荣林
- 关键词:出口
- 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与调整思路被引量:4
- 2007年
- 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主要是由于国内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及其它引起出口增长速度远快于进口增长速度等因素。这些原因多是我国不完善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贸易收支调整的思路是:扩大财政支出、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完善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
- 曹吉云李荣林
- 关键词:贸易顺差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改革
- 市场规模、竞争和出口产品结构——基于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微观证据被引量:10
- 2021年
-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 季鹏袁莉琳李荣林
- 企业出口和OFDI学习效应检验——基于PSM-DID的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同时分析企业这两种行为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运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以既出口也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样本.同时分析企业出口和OFDI的学习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为样本企业(处理组)寻找合适的控制组企业,并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结果显示对外投资企业的处理组生产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即企业OFDI学习效应明显,而企业出口的学习效应不显著。并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分析出口及对外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倍差法结果仍然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出口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有时甚至为负。
- 慕绣如李荣林
- 关键词:出口PSMD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