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道正
- 作品数:18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 2002年
- 柯道正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老年人流行病学
- 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有ST-T改变的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有ST-T改变的心脏神经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心脏神经症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安慰剂组、稳心颗粒组、联合组(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每组均30例。观察服药4周末和8周末,3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的得分,以及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12个月后的患者SF-36量表得分和ST-T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联合组、稳心颗粒组和安慰剂组的HAMA-14和HAMD-24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第8周末比较显示,联合组HAMA-14和HAMD-24得分显著低于稳心颗粒组与安慰剂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的SF-36得分显示联合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第8周末和第12月末的ST-T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其他两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心脏神经症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长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ST-T改变的躯体症状。
- 柯道正葛义俊黄晓琴
- 关键词:稳心颗粒丁螺环酮ST-T改变心脏神经症
-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DM组 ( 2 3例 )合并AMI和无DM的AMI组 ( 4 0例 )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糖 11.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6.0mmol/L(P <0 .0 5 ) ,肌酸激酶 (CK)峰值 64 5 .7IU/L明显低于对照组 12 82 .8IU /L(P <0 .0 5 ) ;DM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衰 3 4.8% ,对照组 12 .5 % (P <0 .0 5 ) ,病死率是对照组的 2 .6倍。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病情较重 ,病死率高。
- 徐迎春柯道正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肌酸激酶
- 伴有惊恐障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结构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惊恐障碍(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com⁃bined with panic disorder,OCP)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探讨OCP睡眠结构变化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纳入25例OCP患者、2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和27名正常对照。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以评估被试情绪及睡眠质量,使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评估睡眠结构特征。结果OCP患者的SAS、SDS、PSQI量表得分高于OSAS组和对照组(P<0.05)。OCP患者相较OSAS组和对照组,非快速动眼睡眠期1期百分比较高、睡眠潜伏期较长(P<0.05),快动眼睡眠期和非快速动眼睡眠期2期百分比较低(P<0.05)。OCP患者相较OSAS组快动眼睡眠期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低于90%血氧饱和度时间较低(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较高(P<0.05),但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OCP患者相较于OSAS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更差,睡眠呼吸暂停程度较轻。
- 杨帅孔晓艺厉雪艳柯道正胡孝朋葛义俊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惊恐障碍
- 贝那普利降压疗效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目的 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贝那普利降压疗效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探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基线血压、24h尿电解质和心电图心率校正QT间期/(QTc/)。方法 从2000年8月~2001年8月,我们参加了一项在安徽省A县开...
- 柯道正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贝那普利临床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基层社区慢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针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调查表,对安徽省513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重点为具有皖南、皖北山区代表性的绩溪、太平偏远山区和阜阳地区基层社区医务人员。结果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9岁;以专科学历为主占43%,全科医师占26%;67%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基层社区诊治的常见疾病中高血压占79%,也是被认为在基层社区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工作、生活待遇差是困扰社区医生的主要问题。结论社区医生以专科学历、全科医师为主;多数获得医师资格;高血压是基层常见且治疗有效的慢性疾病,应加强对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常见慢病规范化诊治的继续教育。
- 杨琳琳唐海沁李结华刘先进柯道正沈敏祥程国聪陈伟伟王增武王馨柯宁宁胡树英周宇飞梁志胜
- 关键词:问卷调查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
-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已确诊为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BT联合SSRI治疗)和对照组(SSR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率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17、HAMA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17、HAM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较治疗前降低,而一氧化氮(NO)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vWF低于对照组,而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ND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也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NDD和RMSS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联合SSRI能改善CHD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柯道正张香侠葛义俊蒋品黄晓琴
-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焦虑障碍心率变异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老年房颤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0
- 2000年
- 柯道正唐海沁朱怀玺
- 关键词:老年人心房颤动
- 窦房结电图在射频消融术中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索应用窦房结电图技术定位窦房结和记录低频、低振幅心电信息方法。方法 对 12只兔用常规镍合金电极导管和银 氯化银电极导管分别记录窦房结电图对比图形。以窦房结电图定位窦房结位置 ,取定位组织HE染色观察。在窦房结位置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 ,观察心率变化。结果 非极化电极银 氯化银电极导管记录的心电活动的图形较极化电极镍合金电极导管记录的图形稳定 ,且干扰小。窦房结电图定位处组织中有 10 / 12可见窦房结组织的P细胞。 9/ 12只兔在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中即刻达到窦性心率下降 30± 5 %的靶心率。射频消融改良窦房结前、后平均心率 (194± 41次 /min、16 2± 33次 /min)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非极化电极导管记录低频、低振幅心电信息图形稳定 ,且干扰小。在电生理检查窦房结电图可定位窦房结位置 。
- 唐海沁朱怀玺潘美华刘先进柯道正
- 关键词:窦房结电图射频消融术动物实验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
- 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电解质与基线血压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 4h尿电解质(Ca ,Na ,K ,Na/K比值)与基线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调查安徽某县92 1名EH患者的基线血压及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并测定EH患者2 4h尿电解质。结果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2 4小时尿中钙、钾、钠浓度以及尿钠尿钾比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基线血压和尿中各电解质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没有相关性(P >0 .0 5 )。结论 有关尿电解质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 柯道正唐海沁彭少杰黄爱群徐迎春
- 关键词:高血压电解质尿分析血压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