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
- 作品数:60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北京市热浪相关症状的初步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与热浪相关的主要症状,揭示有症状人群的人群特征,进而识别热浪的脆弱人群,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适应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7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和顺义区开展热浪症状的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采用入户调查形式,实际获取样本量为1 228人;调查内容为热浪相关症状及人群特征(居住区域、性别、年龄、患慢性病以及职业)。结果全部调查人群中,共有710人经历过热浪,其中385人曾在热浪期间出现相关症状,约占全部调查人群的31.4%。热浪期间出现较多的症状依次为头晕、头疼等,心情烦躁、易怒等,失眠、多梦等,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城区(西城区)与郊区(顺义区)有症状人群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女性有症状者的比例高于男性;≥65岁人群高于65岁以下人群;患慢性病人群高于非慢性病人群;离退休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均P<0.1)。结论北京市曾在热浪期间出现症状的人群比例较高,女性、老人、慢性病患者、离退休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是热浪的脆弱人群,应重点保护。
- 杜艳君陈晨班婕张翼赵金辉李湉湉
- 关键词:健康症状流行病学
- 一种空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评估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大样本人群数据信息;步骤2、构建大样本人群空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初步模型;步骤3、训练得到大样本人群空气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预测模型,并基于所述大样本人群空...
- 李湉湉王彦文杜艳君班婕孙庆华马润美
-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追踪体系及其启示被引量:3
- 2016年
- 全球范围内24%的疾病负担可归因于环境因素[1],而在我国,大气、水体、土壤、室内空气污染及重金属暴露等危害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于复合化,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1-3],因此理清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的关系进而控制和减缓健康问题成为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获取环境与健康综合数据,是研究和解决环境健康问题的重要前提。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对环境因素、健康效应同时开展监测,从而系统地获取环境污染物水平、人群健康效应现状与其二者的关系,这不仅对推进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环境健康管理宏观决策与具体政策的制定[4-5],因此在我国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班婕杜宗豪李湉湉
- 关键词:环境暴露环境监测
-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第六讲 风险管理(续五)被引量:3
- 2015年
- 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后续程序及最终目的,是在环境健康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制定政策及法律法规、实施干预等应对手段及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环境风险并降低其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的一系列过程。
- 班婕李湉湉
- 关键词: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 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2月7日,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32个区/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89岁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为在该区域居住≥2年者;排除标准为听觉障碍或语言障碍者。最终纳入5 997名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及体格检查收集人口学、社会经济、健康状况等信息,并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状态。以调查前3年PM2.5的滑动平均浓度作为暴露估计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2.5暴露与焦虑之间的关联,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超重、教育、吸烟、饮酒、慢性病等因素与PM2.5暴露的交互作用。结果5 997名调查对象男性2 995名(49.94%);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上者4 092名(68.23%);自报患有慢性病者2 576例(42.95%);焦虑患病率为6.64%(398例)。PM2.5、O3和SO2浓度分别为(53.50±13.38)、(90.58±13.26)和(40.29±12.56)μg/m^3。焦虑与PM2.5暴露有关联,调查前3年PM2.5滑动平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焦虑患病的OR(95%CI)值为1.17(1.05,1.31)。与女性[OR(95%CI)值为1.07(0.93,1.23)]、自报无慢性病[OR(95%CI)值为1.06(0.93,1.20)]、小学及以下学历者[OR(95%CI)值为0.90(0.75,1.09)]相比,男性[OR(95%CI)值为1.35(1.12,1.63)]、自报患有慢性病[OR(95%CI)值为1.77(1.31,2.38)]、中学学历[OR(95%CI)值为1.43(1.22,1.67)]、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95%CI)值为1.68(1.05,2.67)]焦虑与PM2.5暴露之间的关联更强(P交互值均<0.05)。结论焦虑患病与PM2.5暴露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在男性、自报患有慢性病、学历较高者中关联更强。
- 石婉荧张翼杜鹏陈晨王蛟男方建龙班婕吕跃斌杜宗豪王琼唐宋李湉湉施小明
- 关键词:颗粒物焦虑中老年人
- 2013-2015年大气PM2.5持续高暴露对中国40个区/县人群死亡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气PM2.5持续高暴露对中国40个区/县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黑龙江、山西、太原、四川选取40个区/县作为研究现场,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逐日PM2.5浓度、气象资料及人群死亡数据。以PM2.5日均浓度值(分别为75 μg/m^3、各区/县日均浓度值的P75和P90)和持续时间(≥2 d和≥3 d)定义6种持续高PM2.5暴露情景,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Meta分析研究持续高PM2.5暴露对40区/县人群死亡的影响。结果2013—2015年,40个区/县日均温度为(15.26±10.48)℃,P50(P25,P75)为17.20(7.50,23.70)℃;日均相对湿度为(67.31±19.26)%,P50(P25,P75)为72.00%(57.00%,81.00%);PM2.5日均浓度为(72.81±60.93)μg/m^3,P50(P25,P75)为55.38(33.77,91.45)μg/m^3;每个区/县每日非意外总死亡为(12±7)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为(5±4)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为(2±2)例。PM2.5日均浓度值≥75 μg/m^3且持续≥2 d的暴露情景引起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ER(95%CI)值分别为1.77%(0.89%,2.66%)和2.69%(1.06%,4.35%);PM2.5日均浓度值≥P75且持续≥2 d的暴露情景引起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ER(95%CI)值分别为1.67%(0.59%,2.76%)和2.31%(0.67%,3.97%);PM2.5日均浓度值≥P90且持续≥2 d的暴露情景引起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ER(95%CI)值分别为0.71%(-0.75%,2.20%)和1.95%(0.08%,3.86%);PM2.5日均浓度值≥75 μg/m^3且持续≥3 d的暴露情景引起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ER(95%CI)值分别为1.15%(0.12%,2.18%)和1.85%(0.25%,3.47%);PM2.5日均浓度值≥P75且持续≥3 d的暴露情景引起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ER(95%CI)值分别为1.39%(0.15%,2.64%)和2.29%(0.39%,4.23%)。结论持续高PM2.5暴露与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存在关联。
- 陈晨孙志颖孙庆华班婕李湉湉
- 关键词:颗粒物多中心研究生态学研究
- 大气PM<Sub>2.5</Sub>人群暴露的高时空高精度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环境暴露风险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气PM<Sub>2.5</Sub>人群暴露的高时空高精度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构建PM<Sub>2.5</Sub>人群暴露评估模型;S2:获取大区域、长周期...
- 李湉湉王情班婕马润美张亚一
- 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初步建立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探索国内外环境健康监测指标差异,以期为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外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网站平台和国内环境健康数据资源开展调研,归纳总结出国内监测指标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我国的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初步整理的环境健康指标监测体系分为环境类、健康效应类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学因素类,环境类包括空气、气象、土壤和饮用水监测数据;健康效应类包括慢性病监测、医院监测、死亡监测、高温中暑、出生监测和地方疾病监测数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类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和生活方式等数据。基于国内外监测指标对比,发现我国目前缺乏对婴儿死亡率、吸烟率、期望寿命和空调拥有率等指标的全国性综合监测。结论通过对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的调研,初步建立了我国环境健康指标综合监测体系,探讨了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的差别,为进一步完善指标监测体系和为开展综合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 杜宗豪班婕张翼王情李湉湉
- 关键词:环境健康
- 面向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综合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综合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其是基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业务应用需求,对采集到的分散、杂乱、海量的多模式环境因素数据与健康因素数据,通过一体化快速处理的自动化流程进行监测‑审核‑清理‑标准化...
- 班婕孙庆华李湉湉陈晨王情张翼
- 农村易受伤人群热浪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个体差异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面对热浪灾害应对能力不足或更易受到伤害的人群特征,将这部分人群定义为热浪灾害下的农村脆弱人群,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以江苏省为例,以问卷形式实地调研江苏省九市农村居民,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对江苏省农村人群的热浪风险感知、防护行为与个人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农村人群风险感知的认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干扰其抵御热浪天气的选择方式。女性比男性更关注热浪带来的健康威胁(F=7.702,P<0.01),教育程度高的人对热浪的了解度也越高(r=0.252,P<0.01),脆弱人群对热浪严重度的感知存在地区差异(F=3.095,P<0.05);农村脆弱人群抵御热浪的防护行为受年龄(F=4.284,P<0.01)、性别(F=5.539,P<0.05)与收入(F=2.816,P<0.05)等因素影响。结论受热浪灾害干扰的农村人群主要为低收入、低学历或自身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这类人群面对热浪更具有脆弱性,经济水平、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对热浪的风险感知影响防护行为的采取程度。
- 吴杨洋娄佳宁李湉湉王情班婕孙雪黄蕾
- 关键词:风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