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作品数:87 被引量:497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右肺动脉狭窄伴左肺动脉缺如一例 被引量:2 2012年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a pulmonary artery,UAPA)为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畸形,多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并存。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血管的狭窄、堵塞或扩张。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混合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单纯肺动脉受累极其罕见。近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一大动脉炎所致右肺动脉狭窄合并左肺动脉缺如患者成功施行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人术,现报告如下。 陈阳 徐仲英 胡海波 吴文辉关键词:左肺动脉缺如 肺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PULMONARY 心血管畸形 介入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经导管封堵的二尖瓣瓣周漏病例,共入选12例患者,9例男性,年龄(58.8±8.9)岁。结果:介入治疗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平均6.5(0.4~28.0)年,介入成功率为83.3%。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完成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Ⅲ级降为Ⅱ级(P=0.001),瓣周漏反流程度由平均2.4级降为0.5级(P=0.000),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由平均1725 mmol/L降至847 mmol/L(P=0.00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57±7)mm降为(51±6)mm(P=0.001),左心房前后径由(60±11)mm降为(53±10)mm(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1例患者试封堵后出现瓣膜功能障碍而放弃封堵,1例溶血伴肾功能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给予局部注射凝血酶后痊愈。术后随访1.0~28.0个月。全组患者无死亡,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瓣周漏介入治疗总体成功率及近中期效果良好,对具备适应证和手术高危的患者可作为替代手术的治疗选择,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万俊义 张浩 张戈军 徐仲英 胡海波关键词:瓣周漏 介入治疗 经导管封堵 成功率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与外科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BPV)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IVPS)的可行性。方法 外科组包括 3 1例IVPS患者 ,PBPV组为同期接受PBPV的 14 6例IVPS患者。比较 2种方法的疗效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PBPV组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外科组3 1例全部手术成功 ,无死亡 ,术后出现中量胸腔积液 2例 ,肺不张 1例 ,气胸 1例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1例。两组间术前、术后及随访中的肺动脉瓣跨瓣压差 (PG)值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平均总费用相似 (P >0 .0 5) ,但西药费外科组显著高于PBPV组 ,器材费PBPV组明显高于外科组 (均P <0 .0 5)。结论 PBPV术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但较外科手术有更好的效价比 ,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PBPV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 。 胡海波 蒋世良 凌坚 黄连军 赵世华 徐仲英 郑宏 谢若兰 戴汝平关键词:单纯性 肺动脉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器材 室间隔缺损介入性治疗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8 2002年 胡海波 蒋世良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VSD 适应证 并发症 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重症法洛四联症(TOF)常由于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APCAs)而增加手术矫治及术后恢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TOF-AP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30例TOF-APCAs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和Hybrid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于TOF根治术前后行APCAs栓塞术治疗(分期Hybrid组),15例采用"一站式"栓塞与根治手术治疗("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常规TOF根治术。结果分期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19支,对其中15支(78%)侧支血管成功进行栓塞,术中结扎2支,4例术前行体肺侧支栓塞,11例为术后行体肺侧支栓塞;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因大量肺渗出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一站式"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22支,对其中的18支(82%)侧支血管进行了成功栓塞,术中结扎3支,术后1例出现肺渗出,均痊愈出院。分期Hybrid组的住院时间(中位数37dvs.22d,P=0.011)、住院费用(中位数64101元vs.48021元,P=0.033)、ICU滞留时间(中位数7.0dvs.4.7d,P=0.029)、气管内插管时间(中位数131hvs.19h,P=0.009)明显高于"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P=0.126)、主动脉阻断时间(P=0.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分期Hybrid手术,"一站式"Hybrid手术可简化TOF-APCAs患者的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医疗费用。 郑哲 李守军 胡盛寿 王德 刘志刚 张瑛 徐仲英 胡海波关键词:栓塞 法洛四联症 一站式 杂交 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评价室间隔缺损封诸术后左室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2005年 目的 通过左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室功能变化,对两种方法测量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 8例成功采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VSD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2 4h、术后2 4h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封堵前及封堵后行左室造影检查,同时进行左室容积和径线的测量,将超声和造影的测量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均提示VSD封堵术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每博量(LVSV)减小。两者在LVEDV、LVESV、LVSV、LVEF等左室容积指标测量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 .81、0 .6 3、0 .6 9。在左室长径L和左室短径D等径线指标测量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和0 .86。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在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室功能变化方面有着良好相关性。 胡海波 蒋世良 程飞 朱振辉 徐仲英 刘延龄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经胸超声心动图 造影检查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和随访主动脉壁内血肿及伴发病变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及伴发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12年12月,224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或慢性病史就诊并接受主动脉MSCTA检查,其中37例诊断为IMH。分析IMH及其伴发病变的CT表现,并进行连续性定期随访。结果37例IMH中,StanfordA型12例(12/37,32.43%),StanfordB型25例(25/37,67.57%);保守治疗21例,介入治疗10例,外科治疗6例。首次CT扫描IMH最大厚度6~27mm,平均(12.3±4.9)mm,1MH处主动脉最宽外径32~73mm,平均(40.7±7.6)mm。结论MSCTA能够反映IMH及伴发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可作为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杨呈伟 李炯佾 苏华伟 冯卫华 胡海波 吴文辉 金敬琳关键词:主动脉 血肿 随访研究 电子束CT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检查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PH)诊断及外科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5月,我院共有8例经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及EBCT检查确诊的CTPH患者成功接受了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并于术后1-2周内接受了EBCT复查。对其手术前后EBCT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应临床指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术前EBCT检查8例患者中主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干内显示附壁充盈缺损共7支。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显示部分充盈缺损共28支、缺支共6支;2例患者于肺窗可见“马赛克征”,3例可见条索影;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平均为36.5mm。m术后复查EBCT显示所有患者肺动脉及分支内充盈缺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消失。其中左右肺动脉及主肺动脉内附壁充盈缺损均消失,血栓清除率达100%,22支肺叶及肺段动脉充盈缺损影消失,6支完全闭塞的肺血管分支开通,血栓清除率82,4%(28/34),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平均为34,2mm。较术前回缩。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与EBCT血栓征象消除状况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EBCT对CTPH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也是PTE手术治疗后随访的可靠方法。 罗勤 柳志红 胡海波 宋云虎 祁晓鸥 戴汝平关键词:电子束CT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多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发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策略。方法27例多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同期按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狭窄(PS)→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的顺序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或无明显残余分流;24例完成1~12个月随访,有1例死于其他病因,其余无并发症。结论对多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采取合理的策略会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刘煜昊 蒋世良 胡海波 赵世华 凌坚 郑宏 徐仲英 黄连军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等渗和低渗对比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等渗、低渗对比剂注射后对比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搜集CHF患者等渗、低渗对比剂注射后CI-AK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669例患者,其中303例接受等渗对比剂,366例接受低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相比,等渗对比剂CI-AKI的发生率更低(RR=0.48,95%CI:0.33~0.70,P=0.0001,I^(2)=0%)。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是经静脉途径(P=0.03)还是动脉途径(P=0.002),等渗对比剂CI-AKI发生率均较低;与特定种类的低渗对比剂比较时,碘克沙醇较碘普罗胺(P=0.02)、碘佛醇(P=0.02)、碘海醇(P=0.004)的CI-AKI发生率低;无论当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时(P=0.001)还是eGFR>60 ml/(min·1.73 m^(2))时(P=0.03),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较低渗对比剂CI-AKI发生率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渗对比剂会导致更多的不良事件。结论:相比于低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注射于CHF患者后可能会有更低的CI-AKI发生率,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对CHF患者的肾损伤可能会更小。 张辉 谢瑞刚 葛英辉 胡海波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