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淑玮 作品数:16 被引量:14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2023年 简述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的基本情况、分类及数量占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配套环境监管存在缺项、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支撑不够、标准更新不及时、标准效力受限、同一目标物质的多种监测方法缺乏等效性评价、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生物和生态遥感监测标准薄弱等。提出了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建立评估复审机制和基准方法体系、加强新污染物监测科学研究等工作建议。 曹宇 王江飞 雷晶 裴淑玮 裴淑玮 刘丽颖 李旭华 王东 余若祯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 标准制修订 华北农田施肥对温室气体及含氮气体排放影响 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针对三种施肥措施(正常施肥、施用硝态氮肥及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处理)下温室气体(N2O、 CH4、CO2)交换通量进行了一年半的连续观测。同时运用动态箱法针对... 裴淑玮关键词:温室气体 施肥 秸秆还田 华北平原 油松排放单萜烯生成O_3的变化特征及潜势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以油松排放单萜烯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O3为基础,分析了O3浓度的变化特征和对O3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单萜烯的O3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油松排放单萜烯光化学氧化生成O3的浓度日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一般13:00~14:00达到当天最大值,19:00~20:00达到当天最小值。高温、低湿度、高单萜烯浓度以及较高的紫外辐照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O3的生成。研究还发现,温度与O3的相关性最大。单萜烯对O3有一定的生成潜势,其中α-松油烯对O3的生成贡献最大。 王举位 裴淑玮 王宇 彭应登 伦小秀 齐飞 张征关键词:臭氧 单萜烯 浓度日变化 油松 华北平原玉米-小麦轮作农田N_2O交换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21 2012年 以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对正常施肥及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农田N2O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1 a对比研究.正常施肥及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样地N2O全年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7.61 kg.hm-2和12.6kg.hm-2,其中秸秆还田引起N2O排放明显增加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季节.两种处理样地在玉米季N2O的排放量占全年累积排放的57%~86%,表明华北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中N2O排放主要集中在玉米季.各次施肥后10 d内N2O的累积排放量约占全年总排放量的71%~88%,显然现有化肥极大促进了华北农田N2O排放. 裴淑玮 张圆圆 刘俊锋 伦小秀 牟玉静关键词:氧化亚氮 施肥 秸秆还田 华北平原 一种测定水质中4-支链壬基酚和双酚A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测定水质中4‑支链壬基酚和双酚A的方法及装置。测定水质中4‑支链壬基酚和双酚A的方法包括:对待检测水样进行固相萃取,得到浓缩液;对浓缩液进行衍生化处理,得到待测试样;采用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气相色谱... 裴淑玮 周同娜 刘丽颖 段慧玲 余若祯 孙涛 李月英 吴丽华辽河入海口及城市段柱状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对辽河入海口地区(LN-2)和沈阳地区(LN-5)柱状沉积物粒度组成、TOC、TN、C/N比值和金属元素的分析,结合沉积物^(210)Pb的年代测定,探讨了有机质和金属元素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I_(geo))和富集因子法(EFs)对沉积物中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LN-2和LN-5均以粉砂为主,LN-2粒度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垂向分布变化不大,LN-5则呈波动变化.通过C/N比值对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N-2中C/N比值范围在5.24~7.93之间,具有机质来源以河流自身为主,LN-5中C/N比值范围在9.94~14.21之间,以陆源输入为主.Al、Ca、Fe、Mn、Ni、Cu、Zn、Cd、Pb和Cr在两个柱状沉积物垂向上变化规律有所不同,LN-2沉积物中Ni和Zn元素以及LN-5沉积物中Pb和Zn元素受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其他元素均与有机质分布规律相似,表明这些元素主要受自然作用和有机质影响.研究地区金属元素污染评价结果显示,Ni、Zn和Pb的污染程度较其他元素严重.结合辽宁省和研究地区近20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王维 周俊丽 裴淑玮 刘征涛关键词:柱状沉积物 有机质 金属 不同形态的砷水生生物基准探讨及在辽河流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2015年 有毒元素砷在我国各流域分布广泛,主要包括三价和五价两种价态,其毒性差别很大,目前我国缺乏本土的砷水质基准研究,而国外的砷水质基准多以总砷表示,科学性有待商榷.因此,本文分别搜集了三价砷、五价砷和总砷对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共获得三价砷12属12种,五价砷18种23属,以及总砷25属29种的合格数据.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物种敏感度排序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三价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84.26 μg· L-1和56.55 μg·L-1,五价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1171 μg·L-1和633.3 μg·L-1,总砷的急性和慢性基准阈值分别为264.4 μg·L-1和150.7 μg·L-1;总砷的基准阈值与美国现行砷基准值相当,而五价砷基准阈值与三价砷基准阈值体现出数量级的差异,因此,需要分价态考虑砷基准的制定.基于推算的砷基准阈值,用商值法评价了辽河流域枯水期总砷暴露的生态风险.检测结果表明,辽河的总砷暴露浓度范围在2.6-82.4 μ上g·L-1之间,全部位点均无风险,但西辽河段上游支流两点位的砷浓度分别超出三价砷慢性基准阈值的1.20和1.45倍,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砷暴露风险. 张娟 闫振广 高富 武江越 裴淑玮 周俊丽 刘征涛关键词:砷 生态风险分析 水质基准 施肥及秸秆还田处理下玉米季温室气体的排放 被引量:39 2012年 以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在玉米整个生长季,运用静态箱法针对正常施肥及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处理进行了为期3年N2O排放通量的连续观测,并开展了1季CO2和CH4交换通量的研究.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阶段N2O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83%—96%,表明现有化肥的使用明显导致了农田N2O排放增加.与控制地相比,施肥和耕种可导致玉米田CO2排放明显增加,且正常施肥及秸秆还田样地CO2排放主要集中在苗期至吐丝期.控制地、正常施肥样地及施肥结合秸秆还田样地CH4的累积排放量均为负值,说明旱地土壤是CH4的一个汇.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季N2O和CO2的排放量,但对CH4的吸收有所抑制.正常施肥样地和秸秆还田样地全球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392.8 kg C.hm-2和-179.2 kg C.hm-2,表明华北农田在现有耕作方式下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一种重要汇. 裴淑玮 张圆圆 刘俊锋 牟玉静 伦小秀关键词:温室气体 施肥 秸秆还田 玉米田 华北平原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14年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和人体中.由于PBDEs具有生物累积性、环境持久性,生物毒性和远距离传输特性,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近年来环境和人体中PBDE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多种环境介质和人体中PBDEs的污染水平、污染来源和分布特点,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深入开展PBDEs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王维契 周俊丽 裴淑玮 高富 刘征涛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环境介质 污染现状 基于公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问题探讨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2 2023年 简述了中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的基本情况,汇总并分析了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问题并给出相应解答,提出今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建议。 曹宇 王江飞 王东 刘丽颖 裴淑玮 李旭华 余若祯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