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治疗组24例予前列腺素E1,10ug/d,静脉注射连续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3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示,治疗组3组尿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对不同时期患者均有减少尿蛋白作用,随访3月尿蛋白无明显回升。
- 蒋秋明董松贾晓琳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糖尿病肾病尿Β2-微球蛋白
- 北京市某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5年6-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12个社区的成年常住居民600人,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基本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甲状腺情况,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尿碘含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被调查者焦虑情况,并测量居民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完整且检查项目全面的543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97例,患病率为36.3%;男性患病率(30.80%)明显低于女性(4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为年龄高(OR=1.10,95%CI:1.03~1.22)、女性(OR=1.71,95%CI:1.54~2.10)、吸烟(OR=1.20,95%CI:1.02~1.43)、超重或肥胖(OR=1.02,95%CI:1.01~1.12)和高血压(OR=1.13,95%CI:1.06~1.21)。结论甲状腺结节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社区居民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年龄高、吸烟、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人群应加强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 刘伟马瑞朱慧君彭科娟贾晓琳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社区卫生服务
- PPF方案治疗中晚期食道癌25例近期疗效观察
- 2000年
- 目的 观察不适于手术或放疗的中晚期食道癌25例PPF方案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的改善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PPF方案联合化疗.结果 近期疗效PR9例(36%),MR5例(20%),有效率(PR+MR)为14例(56%).结论 本组虽无完全缓解病例,但大多数病人治疗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PPF方案的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贾晓琳董松杨丽艳
- 关键词:食道癌药物疗法近期疗效
-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作用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64例,分为2组,每组32例。根据NCEP-ATPⅢ指南,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40~80mg)或者瑞舒伐他汀(10~40mg)3个月。比较两组间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两组在降低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无差异。但是,瑞舒伐他汀更显著地降低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更有效。
- 雷蕾张熙洋崔立芹王意忠贾晓琳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血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 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分型。方法29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BMI被分为非肥胖组(19例)和肥胖组(10例)。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起病情况、胰岛功能、血糖和血脂方面的差异。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的胰岛素缺乏程度相对较轻,血脂较高。结论自发酮症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于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建议考虑独立分型。
- 蒋秋明董松贾晓琳
- 关键词:酮症糖尿病肥胖
- 低剂量国产G-CSF治疗实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实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给予低剂量rhG-CSF 100μg/qd;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结果研究组用药后48小时内白细胞即有上升,用药5天后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且研究组白细胞上升所需要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实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低剂量国产rhG-CSF升白细胞作用显著、安全、经济实用。
- 贾晓琳杨丽艳李玉芳王意忠
- 关键词:低剂量RHG-CSF实体瘤白细胞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