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蛋白质与DNA直间接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 生物大分子的直接和间接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可以深入生物大分子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而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电子转移过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的资助下,获奖者开展了蛋白质与DNA直、间接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于...
- 孙伟焦奎赵常志高瑞芳杨茂霞
-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植物产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检测DNA
- 文献传递
- 血红蛋白在离子液体[BMIM]PF_6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被引量:14
- 2007年
- 制备了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碳糊电极(CILE),并对其形貌和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采用涂布法利用壳聚糖-皂土有机-无机复合膜将血红蛋白(Hb)固定于CILE电极表面,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包埋于膜内的Hb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b在薄膜内保持了其原始构象与生物活性,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液中,Hb表现出一对峰形良好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为HbFe(III)/Fe(II)电对的特征峰,对其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求出式电位为-0.352V(vsSCE),电子转移数为0.885,电荷传递系数为0.578,表观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0.149s-1.
- 孙伟高瑞芳王丹丹焦奎
- 关键词:直接电化学碳糊电极血红蛋白室温离子液体
- 吖啶橙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丫啶橙与硫酸软骨素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吖啶橙在492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加入硫酸软骨素后,最大吸收波长不变,但吸收峰强度降低。结果在最佳条件下,溶液吸收度值的降低与硫酸软骨素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3.00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00L/(mol·cm)。工作曲线为△A:0.0001+0.0655C(mg/L)(n=8,r=0.998)。结论此法简单、准确、灵敏、选择性好。优化了结合反应的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的方法。
- 丁雅勤孙伟高瑞芳焦奎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硫酸软骨素吖啶橙
- 室温离子液体六氟磷酸正丁基吡啶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9
- 2007年
- 以室温离子液体(RTIL)六氟磷酸正丁基吡啶(BPPF6)代替传统固体石蜡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RTIL/CPE)。优化出制备电极时石墨与BPPF6的比例为3∶1(w/w),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对RTIL/CPE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石蜡碳糊电极(CP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BPPF6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使RTIL/CPE比CPE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铁氰化钾在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好,ΔEp值为64mV,峰电流响应增加3.5倍,电极过程由吸附控制变为扩散控制,根据计时库仑法求解出铁氰化钾的扩散系数为1.39×10-4cm2/s。
- 孙伟高瑞芳毕瑞锋焦奎
- 关键词:室温离子液体化学修饰电极碳糊电极铁氰化钾
- 血红蛋白在离子液体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 血红蛋白(Hb)是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呼吸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主要物质,研究其直接电化学行为对于研究生命体内的电子转移过程,了解生命过程的氧化还原机理及建立高灵敏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有“绿色”溶剂之称的...
- 高瑞芳
- 关键词:血红蛋白离子液体电催化碳糊电极电分析化学
- 文献传递
- 离子液体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5
- 2007年
- 离子液体具有低蒸汽压、低熔点、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离子导电性、导热性及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软介质和功能材料。离子液体已经被用于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如分离科学、色谱体系、电化学分析与传感器、光谱与质谱等方面。并对室温离子液体在分析化学各个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孙伟高瑞芳焦奎
- 关键词:离子液体色谱电化学光谱质谱
- 藏红T作为电化学探针线扫极谱法测定透明质酸被引量:7
- 2006年
- 在pH1.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藏红T(ST)在-0.35V(vs .SCE)处有一个灵敏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透明质酸(HA)后,由于此条件下ST带正电荷,而HA带负电荷,两者之间通过静电力作用形成一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导致溶液中游离的ST的浓度降低,相应的还原峰电流降低。实验优化了结合反应条件和电化学测定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还原峰电流的降低值与HA的浓度在3.0~100.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nA/s^-2)=27.23+15.18C(mg/L)(n=14,r=0.996)。本方法成功应用于HA模拟样品的测定。
- 孙伟高瑞芳丁雅勤焦奎
- 离子液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2008年
- 以离子液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代替传统液体石蜡为黏合剂与石墨粉相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修饰碳糊电极(IL-CP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对该离子液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碳糊电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BMIM]PF6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使这种新型离子液修饰电极比传统碳糊电极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电流响应明显增加;同时由于[BMIM]PF6具有一定的黏度和较强的疏水性,使制备的电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 杨茂霞谢江坤高瑞芳孙伟焦奎
- 关键词:离子液化学修饰电极碳糊电极铁氰化钾
- 肉桂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肉桂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2mol·L^-1(pH=5.5)的B-R缓冲溶液中,肉桂酸在-0.912V(vs.SCE)处有一个不可逆的还原峰。考察了溶液pH值和扫描速度等因素对肉桂酸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法求出肉桂酸的扩散系数为4.88×10^-4cm^2·s^-1,传递系数0.33,推导了电化学还原方程式。在最佳条件下,肉桂酸浓度在5.0×10^-6~4.5×10^-5mol·L^-1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ip值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0453c(μmol·L^-1)+7.914(n=8,γ=0.996),检测限为4.0×10^-6mol·L^-1。
- 高瑞芳孙伟焦奎
-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肉桂酸电化学玻碳电极
- 吡啰红B与肝素钠结合反应的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
- 肝素(Hep)是一种蛋白多糖,在临床上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它由葡萄糖醛酸、葡萄糖胺磺酸和艾杜糖醛酸组成,在水溶液中由于其酸性基团的解离而成为带多个负电荷的大阴离子。肝素的测量方法有生物学方法和分光光度法、共振光散射技术...
- 孙伟丁雅勤高瑞芳焦奎
- 关键词:肝素钠电分析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