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朝荣

作品数:55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细胞
  • 15篇干细胞
  • 13篇血管
  • 12篇心肌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11篇骨髓间充质
  • 10篇动脉
  • 10篇骨髓
  • 10篇骨髓间充质干...
  • 9篇心病
  • 7篇内皮
  • 6篇心电
  • 6篇心肌梗死
  • 6篇缺血
  • 6篇离散度
  • 6篇梗死
  • 6篇冠心病
  • 5篇血管新生
  • 5篇冠状

机构

  • 41篇太和医院
  • 14篇武汉大学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郧阳医学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何朝荣
  • 36篇王崇全
  • 34篇王玮
  • 26篇党书毅
  • 21篇詹中群
  • 16篇王俊峰
  • 11篇方志成
  • 11篇黄从新
  • 9篇盛富强
  • 8篇徐蓉
  • 8篇周明
  • 8篇张群林
  • 7篇王治校
  • 4篇毛山
  • 4篇王晓勋
  • 4篇王卫民
  • 4篇周建华
  • 3篇吴瑞霞
  • 3篇程龙献
  • 3篇王斌

传媒

  • 5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poE-/-小鼠骨髓MSC并进行鉴定。将30只apoE-/-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eg组)、阳性对照组(Pos组)和MSC移植组(MSC组),每组10只,Pos组和MSC组分别从尾静脉注射DMEM和MSC。比较各组小鼠不同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炎性因子浓度。结果与Neg组和Pos组比较,MSC组脾细胞中CD4CD25/CD4细胞数目显著增加,Foxp3CD25T细胞显著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反应下降;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浓度显著升高,干扰素γ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g组与P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移植能上调apoE-/-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目并增强其功能,抑制动脉硬化炎性反应和抗动脉硬化作用。
王治校何茜蔡超詹中群何朝荣王崇全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载脂蛋白E类T淋巴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
王玮方志成党书毅张文君吕军周明何朝荣王崇全吴瑞霞王俊峰詹中群
1、该研究的结果证实:(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定向分化心肌样细胞及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具有心肌样细胞和内皮祖细胞超微结构特点、细胞表面高表达CD133等;(2)动物实验表明,标记Brdu移植细胞能够在心肌梗死局部...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梗死动物实验
窦性心律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即刻P波离散度变化与左房平均压变化之间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后即刻P波离散度(Pd)变化与左房平均压(LMAP)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窦性心律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成功施行PBMV患者32例。测量PBMV术前、术后即刻Pd、LMAP、二尖瓣口面积(MVA)及左房大小(LAS)。计算Pd变化值,并分别与LMAP、MVA及LAS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BMV术前、术后即刻Pd、LMAP、MVA、LAS分别由(55.9±4.4)ms、(30.1±2.8)mmHg、(0.9±0.3)cm2(、51.2±6.1)mm变为(43.5±5.4)ms(P<0.05)(、15.4±3.9)mmHg(P<0.05)(、1.8±0.4)cm2(P<0.05)、(50.1±7.3)mm(P>0.05);Pd变化值仅与LMAP变化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32,P<0.05)。结论窦性心律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术后即刻Pd变化与LMAP变化可能有关,提示心房牵张可能是Pd变化的原因。
盛富强王玮王崇全党书毅何朝荣王俊峰徐蓉
关键词: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波离散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①21只日本大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干细胞移植组,每组7只。②心肌梗死模型制作3周后,心肌梗死组及干细胞移植组分别在梗死周边区域注射100μL细胞培养基或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不处理。③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评价心室重塑。处死动物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查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各组兔心脏超声检测结果: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56.27±1.73),(69.41±3.19)%,P<0.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10.25±0.89),(8.13±0.79)mm,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3.82±1.02),(11.24±1.21)mm,P<0.001]、室壁运动明显改善。②各组细胞凋亡检查结果: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凋亡显著降低[(14.00±0.31)%,(4.30±0.57)%,P<0.001]。结论:干细胞移植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预防心室重塑,具有改善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方志成王玮王崇全党书毅何朝荣周明刘志祥
关键词:干细胞心肌梗塞细胞凋亡
动态心电图、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1997年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和潘生丁试验(DPT)对50例冠心痛(CHD)进行检查,结果提示DCG诊断CHD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7%,而DPT诊断CHD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7%,两者联合诊断CHD的敏感性为84.44%,特异性和阳性诊断价值达100%。DCG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发作频率,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监测有着重要意义,两者结合使诊断CHD简便而且较为可靠的方法。
何国厚杨桂元何朝荣周建华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潘生丁试验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Ⅰ组,选择7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Ⅱ组,选择6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Ⅲ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hs-CRP及UA水平,并对hs-CRP与U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hs-CRP与UA依次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0例Ⅰ组患者中共有39例(48.8%)预后不良(死亡、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患者hs-CRP与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与Ⅱ组患者血清hs-CRP与UA呈显著相关(P<0.05),而二者在Ⅲ组患者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高UA及hs-CRP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的联合检测对于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毛山胡学宁王崇全王治校詹中群何朝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
结扎法肢体永久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何朝荣李艳斌贺祎
关键词:肢体缺血结扎法缺血性血管疾病组织血流灌注多普勒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肺心病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肺活量(V)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毛山胡学宁王崇全王治校詹中群何朝荣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
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前传双重激动心室致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
2009年
目的:研究窦性冲动沿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传导致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探讨房室结快、慢径同时传导的影响因素。方法:56岁男性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心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性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结果:心动过速时,记录食道电图P波后两个QRS波群呈P-QRS1-QRS2型;希氏束电图示A-H1-V1-H2-V2,心房激动沿双径同时前传时快径文氏或高度阻滞、慢径不典型文氏阻滞;心房内电生理刺激诱发出1∶2房室激动现象,呈S-A-H1-V1-H2-V2;快径不应期430 m s,慢径不应期260 m s;房室结区无室房逆传功能。P-P间期≤0.72 s,1∶2房室传导多见。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心动过速终止,房室传导为1∶1。随访3月未再发作心动过速,心脏结构与功能正常。结论: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传窦性冲动引起心动过速为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径前传不应期、传导时间差异及房室结区无室房逆传特性、窦性频率变化可能是窦性冲动能否同时沿双径路前传双重激动心室的影响因素。射频消融可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何朝荣王崇全党书毅王玮詹中群王斌彭贵海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足的伦理思考被引量:2
2006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能够有效恢复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再灌注。目前能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仅占患病总体的一小部分,冠心病患者尚存在PCI治疗不足的情况。
盛富强王玮王崇全党书毅何朝荣王俊峰徐蓉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医学伦理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